四大利益團體集體炮制
一位不愿具名的軍事專家向本報指出,這與當下的中美關系以及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密切相關。
“自從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的增長成為世界上一個亮點,歐美一些利益集團炮制‘中國間諜案’,這是它們制約中國的一個方式。”這位軍事專家說。
傅夢孜則指出,奧巴馬上臺之后,中美關系平穩過渡,引發了保守派的不滿,“中國間諜論”更大程度上是他們一手炮制。
上述軍事專家總結說,炮制“中國間諜案”的機構或團體大致有四類:一是美國情報機構,每當美國或西方國家從事間諜活動被戳穿,或者秘密活動被揭穿時,西方國家總是“很合時宜”地揪出“中國間諜”;二是美國軍政圈內一向對華態度強硬的右翼保守派;三是與中國有商業或技術競爭的對手;四是靠吃“中國間諜”飯的專家或智囊機構,憑借此論調得出“中國威脅現實存在”的結論。
玩“釣魚執法”誘人上鉤
美國一些團體不僅炮制“中國間諜論”,甚至使用一些招數“制造生產”出“中國間諜”。
莊競華和梁秀文夫婦現居廣州。2003年,在美國開公司的他們分別被美方拘捕,被指涉嫌“向中國出口戰斗機和導彈零部件”。之后的兩年間,“在美華人向中國出售戰機導彈零件被判刑”、“加州女華人對華非法出口軍火被判兩年半”等類似標題在美國媒體上頻繁出現。
現在已經被證明的事實是,梁秀文和莊競華當時陷入了美國情報和特工部門設下的一個臥底圈套。從1999年7月到10月,他們被引誘和美國情報、特工部門的臥底做了3筆交易,其中包括兩項商品,一種明確不許出口到中國,一種需要申請美國政府的出口許可證。
回憶當年的案件,梁秀文對媒體說:“其實他們就是要制造一起華人向中國非法出口武器的案件,好給人形成一種中國人偷美國國防技術的印象。”
對此,上述軍事專家表示,“釣魚式執法”是美國情報和特工部門慣用手法,中國人一定要用美國法律的尺度要求自己,盡可能避免落入圈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