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日韓企業逐漸退出,全球LCD面板產能加速向中國大陸轉移,而國內面板雙雄京東方和TCL科技也憑借產品技術、產能規模等方面的優勢,搶占更多市場份額,行業產能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集中度的提升不僅意味著國內面板廠商營收的擴大,更重要的是頭部企業市場話語權的提升。一方面,國內面板的議價能力增強,帶動毛利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市場份額提升后,行業周期性將呈現減弱的趨勢,國內面板廠商的經營業績將會更加穩定。
從2020年及2021年Q1業績報告來看,京東方、TCL科技等面板廠商的經營業績均出現暴增,這也帶動上游設備及材料廠商的經營業績增長。據集微網不完全統計,92.86%的產業鏈上游公司Q1凈利潤同比增長,更有57.14%的公司凈利增幅超過100%。
面板廠話語權增強,業績持續大增
近年來,在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日韓廠商逐漸退出LCD市場,全球面板生產重心加速向中國轉移。據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大陸地區TFT-LCD面板出貨面積占全球的53%,到2023年更是將會占據全球66%的份額,國內面板市占率迅速提升。
產能集中帶來的結果是國內面板廠商話語權和議價權逐漸增強,而供需偏緊帶來的就是順其自然的漲價。自從2020年5月以來,LCD面板價格持續上漲,漲價趨勢一直延續至今,整個行業也迎來了近10年最長的漲價周期。
京東方董事長陳炎順表示,“本輪價格上漲過程中明顯的特征就是頭部企業集聚效應,供應鏈、制造端、消費端各個環節都明顯向頭部企業靠攏,一旦行業的頭部企業前三名占據市場 60%以上的份額時,行業發展的穩定性將會明顯增強?!?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值得提及的是,隨著行業集中度的提高,面板價格上漲也提升國內面板廠商的盈利能力。從各大面板廠2020年經營業績來看,8家面板廠商中,有6家公司營收出現同比增長,其中5家公司增幅超過10%,僅深天馬、信利國際兩家公司營收略有下滑。在凈利潤增幅,僅有信利國際、彩虹股份兩家出現下滑,而其他6家公司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尤其是京東方、維信諾、華映科技的增幅更是超過100%。
今年一季度,面板產業景氣度得到延續,除了信利國際、龍騰光電之外,其他六家面板廠商均發布今年Q1業績預告。其中,京東方的凈利潤更是達到50億元-52億元,增幅為782%-818%;TCL科技的凈利潤也達到30.5億元-34.2億元,凈利增幅為1030%-1160%。而彩虹股份的凈利潤為10.5億元-11.5億元,實現扭虧為盈。另外深天馬、華映科技的也出現較大的增長。值得一提的是,維信諾是唯一一家虧損的企業,而且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
對于業績增長,京東方稱,進入2021年,遠程辦公、線上服務、居家娛樂等應用市場進一步擴大,IT、TV類產品需求持續增長,加之玻璃基板、驅動IC等原材料供應緊張加劇,面板價格繼續保持上行趨勢,行業高景氣度持續,公司經營業績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
而彩虹股份也表示,顯示行業持續保持高景氣度,產品價格延續上行趨勢。彩虹股份液晶面板和基板玻璃產線較去年同期生產效率提升,產品產、銷量增長,使營業收入大幅度增加,彩虹股份經營業績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
集微咨詢資深分析師李雷廣認為,因疫情的影響,2020年在“宅經濟”等因素的帶動下,筆記本、顯示器、平板電腦等產品出貨量分別同比增長20%、5%、13%。電視出貨量基本與上年持平,但平均尺寸的增長依然帶來更多面板面積的出貨量。
在終端需求持續增長的情況下,造成階段性面板供應緊張。從2020年中開始,液晶面板開始了快速漲價的過程。至2021年一季度,17英寸、50英寸等尺寸面板價格已近翻倍,其他尺寸面板亦有20%-80%不同程度的上漲。此番液晶面板的全面上漲,給各大面板企業帶來利好,這也是目前各家企業財報亮眼的主要原因。
隨著終端產品本輪采購熱潮退熱,以及京東方、華星光電等面板產能的不斷增長,供應偏緊的態勢將會得到緩解,預計三季度會結束本輪面板的漲價潮。
近6成上游公司Q1凈利增幅超100%
從2020年及今年Q1業績來看,各大面板廠商盈利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而面板產業的高景氣度也帶動上游玻璃基板、偏光片、光學膜、設備等需求大幅提升。
行業周知,面板產業上游主要分為設備和材料,其中材料包括背光模組,彩色濾光片,偏光片,玻璃基板、液晶材料、靶材、掩膜版、光刻膠等。這些材料大多都還是被日韓為主的海外企業壟斷,國產廠商市場占有率還相對較低。
清華大學教授張百哲曾表示,中國面板產值占全球37%,可是上游材料產值只占全球15%、設備只占5%,上游配套的地位與中游面板不匹配。其指出,當前我國上游材料和裝備發展當中的“不平衡”問題相對突出,抵御外部不確定性風險的能力相對較弱,尚未形成全產業鏈的競爭能力。
不過,目前隨著國內面板廠商話語權的增強,也將帶動上游材料、設備等國內廠商發展。近期有產業調研指出,面板材料國產替代趨勢日益明顯,類似數年前消費電子模組行業國內廠商替代日本廠商。
激智科技董事長張彥近日表示,隨著國內面板產業的快速發展,上游材料市場占有率也迅速提升,目前國產擴散膜、發射膜的市場占比均超過80%,而量子膜、復合膜也增長迅速。不過其也指出,目前寬視角膜、OLED用薄膜等基本還是被日本企業所壟斷,這也是中國企業非常重要的機會和發展方向。
值得提及的是,在國內面板廠商的帶動下,國產材料/設備也加速布局,其經營業績也獲得較快的發展。
據集微網不完全統計,已有27家材料/設備廠商發布2020年業績報告(包含年報、快報),有22家企業營收實現同比增長,占比達到81.48%;其中,勁拓股份營收增幅高達78.14%,八億時空的營收增幅也到50.81%,而華興源創、誠志股份、濮陽惠成、三利譜、晶瑞股份、江豐電子的營收增幅均超過30%。另外,東旭光電、新綸科技、深紡織、奧來德、緯達光電5家企業營收出現下滑,而大多與出售非核心資產有很大的關聯。
在凈利潤方面,僅正業科技、東旭光電、新綸科技出現虧損,其他24家企業的凈利潤均為正。在凈利潤增幅方面,有19家企業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包括虧損收窄),占比達到79.17%;其中,三利譜、激智科技、晶瑞股份、江豐電子四家公司凈利增幅更是超過100%。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顯示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上述公司今年Q1經營業績仍保持較快增長的態勢。
目前,已經有14家公司發布Q1業績預告,除了東旭光電虧損之外,其他13家公司均實現盈利,且均出現同比增長,占比達到92.86%。其中,深紡織、三利譜、沃特股份、正業科技、大族激光、南玻集團、誠志股份、新綸科技的凈利增幅均超過100%,占比達到57.14%。
三利譜表示,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子公司合肥三利譜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產能完全釋放,規模效應充分體現,盈利能力進一步加強。而杉杉股份也稱新增偏光片業務并表帶來較大業績貢獻。另外,沃特股份也表示液晶高分子(LCP)材料需求快速增加帶動公司利潤增長。
整體來看,在國內面板廠商的帶領下,上游材料、設備廠商獲得較快的發展,經營業績也快速提升。未來,隨著國內面板產業規模持續擴大,上游材料、設備廠商定然會在相關領域加大布局,用內生或者外延的方式實現國產替代,實現產業鏈協同發展。
上一篇:Counterpoint預測:可折疊產品2022年底全球出貨量是1800萬
下一篇:路透社:臺積電計劃支出28億美元 用在擴產成熟制程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
Geyer Electronic E.K.公司的發展故事
故事一:創立與初步發展
Geyer Electronic E.K.公司由Rudolf Geyer于1964年創立,最初是一家位于慕尼黑萊姆區的電子產品零售店。在那個年代,電子產品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Geyer憑借其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對技術的熱情,逐漸在市場中站穩了腳跟。起初,店鋪銷售各類電子產品,從簡單的收音機到復雜的電子設備,一應俱全。隨著時間的推移,Geyer Electronic憑借其優質的服務和豐富的產品線,逐漸贏得了當地消費者的信任和支持。
故事二:轉型與專業化
1992年,Geyer Electronic經歷了一次重要的轉折點。在Jürgen Reichmann的領導下,公司被收購并進行了戰略調整,正式轉型為一家專門從事頻率產品和特殊電池的公司。這一轉型標志著Geyer Electronic開始專注于某一特定領域,并致力于在該領域成為行業的領導者。公司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不斷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高質量頻率產品和特殊電池,逐漸在行業內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故事三:全球化布局
隨著業務的不斷擴展,Geyer Electronic開始將目光投向全球市場。公司不僅在歐洲建立了穩固的市場地位,還逐漸將業務拓展到亞洲和美國等其他地區。為了實現全球化戰略,Geyer Electronic加強了與全球合作伙伴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頻率產品和特殊電池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同時,公司還建立了完善的全球銷售網絡,確保產品能夠在短時間內送達全球各地的客戶手中。
故事四:認證與品質保證
為了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和客戶滿意度,Geyer Electronic積極尋求國際認證。公司通過了DIN ISO 9001:2015等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這標志著Geyer Electronic在質量管理方面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通過嚴格的質量控制和持續的技術創新,Geyer Electronic不斷推出高品質的頻率產品和特殊電池,贏得了全球客戶的廣泛認可和信賴。
故事五:搬遷與未來發展
為了滿足未來發展的需要,Geyer Electronic于2022年搬到了位于Planegg的新公司所在地。這次搬遷不僅為公司提供了更加寬敞和現代化的辦公和生產環境,還為公司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新的起點上,Geyer Electronic將繼續秉承“質量第一、客戶至上”的經營理念,不斷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為全球客戶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和解決方案。同時,公司還將積極探索新的市場領域和發展機遇,努力成為全球電子行業中的佼佼者。
APM公司由一群熱衷于微電子技術的專家在亞太地區創立。初創時期,公司面臨著資金緊張、市場競爭激烈以及技術瓶頸等多重挑戰。然而,APM憑借其團隊對技術的深刻理解和對市場的敏銳洞察,成功開發出一款具有競爭力的微控制器產品,迅速在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這款產品不僅性能穩定,而且價格適中,滿足了當時市場對低成本、高性能微控制器的迫切需求。
在競爭激烈的電子行業中,質量管理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DDD公司高度重視產品質量管理,建立了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和檢測機制。公司從原材料采購、生產過程到成品檢驗都實行嚴格的質量控制,確保每一件產品都符合客戶的要求和行業標準。這種對質量的執著追求使得DDD公司的產品在市場上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譽。
在追求產品性能的同時,COILCRAFT公司也非常注重產品質量和環保。公司采用先進的設備和工藝,確保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此外,公司還積極采取措施減少能源和資源的消耗,優化生產流程,降低廢物排放。這種對質量和環保的堅持使得COILCRAFT在行業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隨著電子行業的不斷發展,COILCRAFT公司意識到技術創新是保持競爭力的關鍵。于是,公司加大了對研發團隊的投入,不斷推出新產品和新技術。其中,射頻芯片電感器和功率磁性元件的推出,極大地滿足了通信設備、網絡設備等領域對高性能磁性元件的需求。此外,COILCRAFT還具備定制磁性元件的能力,能夠根據客戶的精確要求進行定制生產,這一服務贏得了眾多客戶的青睞。
近年來,電子行業經歷了多次技術變革和產業重組。面對這些變革,CT公司積極調整戰略方向,加大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領域的研發投入。同時,公司還推出了一系列創新產品和服務,以滿足市場的新需求。這些舉措使得CT公司在行業變革中保持了領先地位,實現了持續穩健的發展。
自己從事DSP開發也有6-7個年頭了,自己也總結了一些經驗,今天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互相學習,特別需要說明的是,以下所說的都是個人自己的看法,僅供參考,畢竟每個人的條件不一樣,包括經濟條件,學習能力和專業基礎,以及智商水平等等,所 ...… 查看全部問答∨ |
|
平安城市是最近這兩年新提出的城市建設方向,隨著今年幾起校園襲擊事件的發生,以及其它一些危害社會安全事件的發生,群眾更加呼吁要建設平安城市,平安城市的建設需要從上級到下級、多部門的共同努力,人力方面的投入自然不用多說,一定要大力的投 ...… 查看全部問答∨ |
|
請教各位大蝦,在CE/Mobile下,SPI host端掛2個SPI slave設備時,它們的讀寫操作如何通過CS信號切換?請賜教。不勝感激!… 查看全部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