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成為探測機器人領域很重要的一部分,可以為機器人提供非常重要的反饋。比如視覺SLAM算法可以構建環境地圖并確認攝像機自身在地圖中的位置。圖像匹配技術和三維重建技術,可以為機器人定位或轉向提供一個快速的反饋。手勢識別,手眼協調,人體運動識別,能給予機器人不同的人機交互模式。
機器人的市場規模
報告數據顯示,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工業、特種機器人市場增速穩定,服務機器人增速突出。2018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了298.2億美元,2013-2018年的平均增長率約為15.1%。其中,工業機器人168.2億美元,服務機器人92.5億美元,特種機器人37.5億美元,占比分別為56%、31%、13%。
探測機器人中的智能技術
深度強化學習:使用深度強化學習是在復雜度可以接受的情況下,讓機器人通過試錯來學習,能控制機器人在復雜環境中完成避開障礙,收集物品并到達指定地點等任務。深度強化學習的應用較好的解決了傳統算法中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最優、在相近的障礙物群中震蕩且不能識別路徑、在狹窄通道中擺動以及障礙物附近目標不可達等問題,并且大大提高了機器人軌跡跟蹤和動態避障的實時性和適應性。
深度模仿學習:經過多年的發展,模仿學習已經能夠很好的解決多步決策問題,其訓練目標是使模型生成的狀態-動作軌跡分布和輸入的軌跡分布相匹配。
SLAM: 激光SLAM系統通過對不同時刻兩片點云的匹配與比對,計算相對運動的距離和姿態的改變,也就完成了對機器人自身的定位。激光雷達距離比較準確,誤差模型簡單,在強光直射以外的環境中運行穩定,點云的處理也比較容易。
視覺SLAM技術:視覺SLAM可以幫助機器人獲取三維空間環境信息,使其具備自主移動、路徑規劃、場景理解等功能。視覺SLAM的優點是它所利用的豐富紋理信息。例如兩塊尺寸相同內容卻不同的廣告牌,基于點云的激光SLAM算法無法區別他們,而視覺則可以輕易分辨。
無線 :得益于的1ms的延遲時間, 5G的速度提高將簡化數據收集。5G無線連接技術將給機器人帶來極大的靈活性并更快的傳回數據, 5G的云化統一架構也將使能未來的云端實現實時控制。
三維物體識別:三維數據由直接獲得,可以表示為深度圖、點云、網格、CAD等不同形式。其中點云數據獲取便捷,易于存儲,具有離散和稀疏特性,方便擴展為高維的特征信息。另外,大部分立體視覺傳感器具有主動發光單元,因此在不同的光照環境下 仍然可以得到相似的結果。這就使得三維視覺相對于傳統的二維視覺受環境和觀測條件影響較小。除了穩定性外,三維點云相對于二維圖像具有更加豐富的信息,這為后續處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便利性。
探測機器人中的應用任務方向
智能探測機器人案例簡述
ANYmal:是由蘇黎世理工學院的ANYbocs團隊設計出來的一款在惡劣工業環境中作業的四足機器人,研究人員給它配備了傳感系統來執行探測和援救行動、檢查和其他監視任務。研究團隊通過應用深度強化學習使ANYmal機器人獲得了新的運動技能:以不同速度的前進后退,奔跑速度更快,甚至在復雜的環境中還能跌倒后爬起來。
Guardian-S robot:由SARCOS開發的Guardian-S機器人被用于偵查坦克,車輛或其他危險材料,為作戰部隊提供關鍵情報。同時可以進行遠端傳輸數據從而減少人員傷害。 除此之外,Guardian-S能夠進入威脅區域包括樓梯一樣的崎嶇地形,管道或火災現場等進行救援。
SnotBot:是Ocean Alliance被用來探測海洋生物的生命特征。例如,鯨魚的噴水蘊含一些重要的生物數據,如DNA、懷孕激素、病毒、細菌和毒素等。通過利用SnatBot監測鯨魚的噴水、鼻涕以及呼氣的聲音,研究人員只需待在遠處的船上等待SnotBot設備收集數據,即可精準識別并實時監測鯨魚的健康狀態。
探測機器人的局限性
投入成本高,維護成本高,人力成本高:由于需要探測機器人的任務較難,從而導致對機器人零部件,材料, 芯片,甚至包括攝像頭傳感器等要求都很高;另外,機器人的很多零部件,在經歷火場等惡劣環境后較易損壞,尤其是其,容易受到潮濕、濃煙和灰塵等影響,維護費用較高;同時,探測機器人執行任務時,對人員操作,維護和保養技術要求也極高。
真實環境中變量無法控制:在機器人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很多因素是無法控制的,比如一天之中不同時間段的自然光照條件不同,以及物體周圍的背景可能會散射特定顏色的光導致物體的顏色發生改變,而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識別的結果。
探測機器人的發展趨勢
無線5G技術的應用會非常普及: 基于5G網絡傳輸下的實時視頻監控和設備運行狀態數據跟蹤,高速率、低時延、高可靠性的優勢能幫助探測機器人快速傳遞觀測到的信息。
服務形式的轉變:將更多進入按需的即服務的經濟,類似于云服務的模式向最終用戶提供服務。例如,在海洋領域,政府工作人員可以向無人艇運營企業租賃或者按月訂購來探測海洋資源。
來源;機器之能
上一篇:新能源行業SCARA工業機器人各種新品的性能和特點分析
下一篇:工業機器人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好處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
美國技術陶瓷公司(ATC,American Technical Ceramics)是一家專注于設計、制造和銷售高性能技術陶瓷產品的公司。以下是關于ATC公司發展的五個相關故事:
公司成立與初期發展:美國技術陶瓷公司成立于1967年,總部位于美國紐約州的Huntington。公司最初以生產高質量的多層陶瓷電容器而聞名。在成立初期,ATC專注于開發陶瓷材料和制造工藝,確保產品具有優異的電氣性能和可靠性,滿足客戶的需求。
技術創新與產品擴展: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市場需求的變化,ATC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并擴展產品線。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新產品,包括陶瓷電感器、濾波器、天線以及定制陶瓷元件等。這些產品在通信、航空航天、醫療、汽車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國際業務拓展:為了滿足全球客戶的需求,ATC逐步拓展了國際業務。公司在亞洲、歐洲和其他地區設立了銷售辦事處和分支機構,建立了全球銷售網絡。通過與國際客戶和合作伙伴的合作,ATC不斷拓展市場份額,并加強了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質量控制與認證:作為一家專注于高性能技術陶瓷產品的公司,ATC始終將質量放在首位。公司實施嚴格的質量控制措施,從原材料采購到生產制造、產品測試和交付都嚴格把關,確保產品符合客戶的要求和行業標準。ATC的質量管理體系獲得了ISO 9001認證,為客戶提供了信心和保障。
持續創新與發展:隨著電子行業的不斷發展和技術的進步,ATC致力于持續創新和發展。公司不斷投入研發,并與客戶合作開發定制化的解決方案,以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同時,ATC也積極關注可持續發展和環保責任,努力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并致力于推動綠色技術的發展。
以上是關于美國技術陶瓷公司發展的五個相關故事,這些故事展示了ATC公司從成立初期到如今在技術創新、產品擴展、國際業務拓展、質量控制和持續發展等方面取得的重要進展。
隨著電子行業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為了保持領先地位,EMLSI公司開始實施全球化戰略。公司先后在亞洲、歐洲和北美等地建立了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與當地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這一戰略不僅讓EMLSI能夠更快地了解市場需求和技術趨勢,還為公司帶來了更多的商業機會和合作伙伴。
隨著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電子行業也開始面臨環保壓力。EMLSI公司積極響應環保號召,致力于開發綠色環保產品。公司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環保技術研發,成功推出了一系列低能耗、低排放的電子產品。這些產品不僅滿足了客戶的需求,也為公司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和競爭的加劇,艾華集團意識到,要想在行業中立足并取得長遠發展,必須走科技創新之路。于是,公司成立了多個研究院,專注于基礎材料、產品、工業裝備以及產品應用的研究。通過不斷的科技創新和產品升級,艾華集團成功研發出了耐超高紋波和耐超強沖擊電流的鋁電容器技術,這一技術在市場上獲得了廣泛認可,贏得了飛利浦、歐司朗、GE等世界知名照明客戶的青睞。
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和業績的增長,安國國際的產品線逐漸從計算機外設產品拓展至消費型電子產品和手持便攜裝置。為滿足市場需求,公司不斷推出創新產品,如輸出入裝置暨多媒體圖像處理裝置應用控制芯片、網橋控制芯片、網絡安全保護裝置等。同時,為提升運營效率和靈活性,安國在2015年進行了組織調整和專業分工,將不同業務線分割為多家子公司,使得各業務領域能夠更加專注和高效地發展。
隨著公司產品的不斷升級和優化,AntennaHome逐漸引起了國際大廠的注意。一家知名通信設備制造商看中了公司產品的技術優勢和穩定性能,主動提出合作意向。經過多輪談判,雙方達成了合作協議,AntennaHome的產品開始進入國際市場,公司的業務規模也隨之迅速擴大。
我司重點推廣c8051f系列單片機 c8051f330/c8051f120/仿真器部分參考報價 c8051f330 9元/片 c8051f330st 125元/套 原裝EC3 390元/套(配套下載線+光盤+運費) c8051f單片機仿真器 90元/套(配套下載線+光盤+運費) c8051f120 55元/片 c8051f ...… 查看全部問答∨ |
|
傳統的鎖定放大器[1]適用于許多測量應用。但其共模抑制比和低輸入阻抗將其低功率電阻測量范圍限制在100mΩ至1MΩ。通常它們都采用用戶自制的電流源,而這個電流源難以隨著負載的變化而進行控制,因此精度不高。測量結果以電流和電壓讀數的 ...… 查看全部問答∨ |
|
大蝦們,請問有誰用過凌力爾特公司的開關電容濾波器,我試過ltc1264,ltc1068,ltc1569這幾款開關電容濾波器,結果發現時鐘信號會串入輸出波形,一直不懂是什么原因。。。。。。請教各位大蝦們!… 查看全部問答∨ |
- 賽力斯 5000 萬成立新公司,業務涉 AI 與機器人
- 英偉達引領物理AI革命:從人形機器人到自動駕駛的未來
- 重塑家用機器人大腦!云鯨旗艦機型逍遙002搭載旭日5正式開售
- 英偉達發布全球首個開源人形機器人基礎模型N1 加速機器人開發進程
- NVIDIA 發布全球首個開源人形機器人基礎模型 Isaac GR00T N1-并推出加速機器人開發的仿真框架
- 重磅!分布式AI救生機器人系列公益發明震撼問世,為生命保駕護航
- 機器人的“大腦”如何運作?核心技術揭秘!產業鏈領先企業全解析
- 機器人造機器人?Figure打造高產量BotQ人形機器人工廠,首年產能12000臺
- Borg 01:底特律機器人初創企業的模塊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