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智能相對論
作者丨陳選濱
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浪潮迭起,其中作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工業機器人再度進入高速增長的爆發期,資本的追捧和市場的狂歡造就新的格局。
先看兩組數據。
其一,據計世研究院、創道硬科技研究等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工業互聯網領域共發生了135宗融資活動,融資金額達到200億元左右,且3/4的融資主要集中在2020年的下半年,資本進場的熱度持續到今年依舊不減。
其二,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工業生產數據顯示,1-7月國內工業機器人產量為205094套,同比增長64.6%。在巨大的需求刺激下,工業機器人的產量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在雙重利好的環境下,國內涌現了出一批機器人企業,如新松、埃斯頓、拓斯達、埃夫特等等。作為當前國產工業機器人的領軍者,他們也正在不斷地挑戰著傳統工業機器人四巨頭的地位。
與之相對應的,新舊交替之際,國產工業機器人品牌也走上一條頗為另類的新路徑。斯坦德機器人CEO王永錕在與《投資人說》交流過程中曾提到一個觀點:
“如果只賣硬件,有可能最后會淪為賣鐵的公司,硬件的毛利只會越來越低。未來能夠存活下來的公司一定是有平臺化能力的公司,可以通過軟件來增加用戶粘性和擴大企業的邊界。”
那么,做平臺、做生態,對于國產工業機器人來說,真的可以講好新故事嗎?
01 向平臺模式突圍
無獨有偶,與斯坦德機器人保有類似觀點的國產工業機器人品牌并不止一家,如syrius炬星、珞石機器人等都有意開拓云業務,布局生態,打造平臺型、生態化的機器人企業。
目前,syrius炬星已經接連推出了AIoT平臺FlexGalaxy和機器人操作系統megacosmOS,并進一步啟動基于megacosmOS的開發者社區,生態布局初見端倪。
“基于機器人載體,用軟件和互聯網服務突破企業在經營管理上的瓶頸,才是其價值所在。”在Syrius炬星創始人兼CEO蔣超的眼中,機器人僅是一個物理世界的載體,企業更多的服務價值將來源于軟件和互聯網平臺。
簡單解剖其FlexGalaxy平臺服務,可以進一步發現兩點關鍵信息:一、平臺的鏈接對象跳出工業機器人范疇,向其他AIoT設備、甚至是作業員等擴展。二、依托自研API連接上下游系統,打通信息流進而覆蓋產業全鏈路,不斷深入驅動服務升級。
在此,軟硬兼施,工業機器人產品成為了一個在物理世界撬動數字化服務的支點。
秉持著相似的思路,另一家國產工業機器人企業“珞石機器人”也在開拓自家的平臺生態。其xMate柔性機器人構建了一個全新的技術平臺,將硬件在內的配套體系和底層技術框架整合起來,正在推動xMate柔性機器人系列從單一的產品形態向多元的平臺體系跨越。
怎么來理解這種跨越?我們同樣可以就xMate柔性機器人的產品設計來建立兩個新認知:第一,xMate柔性機器人不是一個產品,可以是多個產品。目前,xMate系列機器人早已發布了多款產品,并于今年工博會又發布了全新的xMate CR系列產品。由此可見,其本質更像是一個技術體系。第二,在xMate柔性機器人的技術體系下,可以針對場景需求來對系列產品進行應用調配與技術融合,進而實現功能優化。
那么,在Syrius炬星和珞石機器人的生態布局之下,你會發現,依托核心技術和數字服務搭建的平臺將是未來發展的競爭力所在,物理世界的機器人產品更多只是承擔著一個技術輸出的載體。
02 必須翻越的一座大山
在這里,我們以一種更加極端的角度去思考國產工業機器人品牌的這種平臺模式——如果生態平臺是未來的品牌競爭力所在,那么是否可以只做平臺,而不去做機器人產品?或是聯合其他友商或生態伙伴來做機器人產品。
答案是肯定不行的。
盡管平臺模式能為未來工業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想象空間,但是工業機器人產品始終是一個必要的承載技術輸出和功能服務的基本載體。《智能相對論》發現,只有工業機器人產品做好了,平臺模式才有繼續發展、走通的可能。
也就是說,對于國產工業機器人品牌來說,哪怕我們能在未來規劃出一條“生態化、平臺型”的康莊大道,但首先都得翻過工業機器人這座大山。
而在工業機器人產品競爭之下,恰恰存在著諸多制約國產工業機器人品牌發展的重要因素。就產品構成和市場格局來說,國產工業機器人要翻越這座大山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首先來看一下產品構成。
目前工業機器人的成本構成35%左右來自減速器,23%左右為伺服電機,12%左右是控制系統,機械加工本體可能只占20%左右,其他部分主要是應用。
以精密減速器為例,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70%以上的市場份額都被日本企業所占據,其中日本Nabtesco納博特斯克公司約占60%,HarmonicaDrive哈默納科公司約占15%,Sumitomo住友重機約占10%,斯洛伐克Spinea公司約占5%,其他品牌僅占10%左右。
那么,在這樣的行業格局下,國產工業機器人品牌想要真正的崛起,還得鉚足了勁在核心零部件上加速技術創新,以取得產業鏈的發展主動權。
其次再看一下市場格局。
據IFR統計,2020年發那科、ABB與安川電機的市占率排行全球前三,分別是17.3%、15.7%與12.9%。其中,聚焦國內,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依舊是以海外品牌為主導,在排行榜上本土品牌只有埃斯頓以3.26%的市場份額擠進前九。
顯然,在國產工業機器人品牌的崛起之路上,一批實力雄厚的海外品牌群雄環伺。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中國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加速增長,海外品牌對中國市場愈發看重。發那科、ABB、安川電機先后計劃在近兩年內在上海、江蘇等地投資建廠,擴大產能以及啟動核心零部件生產。
而國產品牌一方面受益于這些海外巨頭的產業鏈供給,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臨著更艱巨的市場競爭,內心或許憂大于喜。
03 路在腳下
回過頭來看國產工業機器人的突圍,平臺模式固然可喜,但工業機器人市場的競爭也固然可嘆。想要走通前者的道路,就必須在后者的創新上尋求突破。
從目前國內的態勢來看,這個思路并沒有問題。今天,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浪潮迭起,根據賽迪顧問的《2020~2021年中國工業互聯網市場研究年度報告》顯示,2020中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總量達到6712.7億元,同比增長10.4%,工業場景的網絡化、數字化與智能化正在進入一個高速普及的階段。
與此同時,工業機器人的應用也仍有巨大的挖掘空間。根據IFR數據顯示,中國非汽車制造的常規制造業機器人密度為95臺/萬人,所有制造業的機器人平均密度為187臺/萬人。對比日本、德國、美國三個國家的情況,中國市場遠遠沒有達到飽和。因此,《智能相對論》認為,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將與工業互聯網“撞個滿懷”,兩者將協同升級工業場景。
因此,對于國產工業機器人品牌而言,錨定網絡化、平臺化的突圍路徑是可行的。接下來的發展,只要能在產品競爭上與海外品牌逐步縮小市場差距,就能進一步發揮出技術平臺的優勢,或將打造出以“平臺+工業機器人”雙輪驅動的新引擎。屆時,工業機器人行業的競爭也就進入一個更加多維的格局。
但是,這樣的多維競爭格局并不能一下子帶給國產工業機器人品牌太多的“超車”機會。因為,當國產工業機器人品牌看到這個方向的同時,海外品牌也有類似的布局和思路,比如發那科的信息化軟件平臺iCARE,就可以總覽整個工程機器人的狀態和數據,提供遠程在線服務和技術支持等。
所以,我們只能抱以希望說,當競爭格局變化了,所呈現出來的機會也隨之增加。打個比方,當平臺服務成為一個常態,國產品牌就可以在IT運維、數據中心、售后服務等方面依托本土優勢,進一步提升服務競爭力,從而避免與海外品牌在機器人產品方面的單維競爭。
那么,在這個階段,國產工業機器人品牌的贏面也就大了許多。
上一篇:瑞松科技,入選2021年廣州市民營領軍企業名單
下一篇:仙工智能出席盛澤國際紡織展,以一站式智慧物流解決方案賦能紡織行業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Deutronic Elektronik GmbH始終堅持創新驅動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公司不斷推出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服務,以滿足客戶的不斷變化的需求。同時,公司也注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積極推廣綠色能源和環保技術,為社會和環境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競爭激烈的電子行業中,Cadeka公司為了增強自身實力,積極尋求并購與整合的機會。公司先后收購了幾家具有技術優勢和市場份額的小型電子企業,通過整合資源和技術,實現了優勢互補和協同效應。這些并購不僅提升了Cadeka公司的技術實力和市場地位,還為公司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
Crystal Semiconductor Corp成立之初,面臨著資金短缺、技術難題和市場競爭的多重壓力。然而,公司的創始人憑借對半導體技術的深刻理解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成功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工程師和投資者。他們共同攻克了技術難關,推出了首款具有競爭力的晶體管產品,迅速在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產品的日益成熟,Aces開始將目光投向國際市場。公司積極參與國際電子展會和技術交流,與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Aces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逐漸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同時,公司還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將產品銷往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
Aerotronics Marketing Inc公司在電子行業中嶄露頭角,源于其一項革命性的無人機技術。公司研發團隊歷經數年努力,成功開發出一款具有高精度導航和穩定飛行能力的無人機,廣泛應用于農業監測、地質勘探等領域。這一技術的推出,不僅填補了市場空白,還為公司贏得了大量訂單和合作伙伴,推動了公司的快速發展。
在測量、控制等領域的應用中,常要求單片機內部和外部RAM中的數據在電源掉電時不丟失,重新加電時,RAM中的數據能夠保存完好,這就要求對單片機系統加接掉電保護電路。掉電保護通常可采用以下三種方法:一是加接不間斷電源,讓整個系統在掉電 ...… 查看全部問答∨ |
|
是有意從事各種嵌入式軟硬件開發,方案、產品設計的創業學生、個人或團隊有好消息了,本公司現在面向以上人士提供《創新工作室》的合作。 本公司是致力于采用國產嵌入式SOC芯片開發的高科技公司,主營SOC芯片開發銷售。 ...… 查看全部問答∨ |
|
MSP430F541x, MSP430F543x ,MSP430F543xA,MSP430F541x,MSP430F55xxA官方示例代碼 附件中代碼是TI提供的MSP430F541x, MSP430F543x ,MSP430F543xA,MSP430F541xA, MSP430F55xx 官方示例代碼,可以作為MSP430使用過程中最可靠的代碼參考 [ 本帖最后由 wstt 于 2012-5-31 20:52 編輯 ]… 查看全部問答∨ |
DSP軟件工程師 北京崗位職責:1、負責寬帶無線接入系統無線系統產品物理層算法的驗證及實現;2、負責無線側基站產品物理層軟件的開發及維護。任職要求:1、碩士及以上學歷,電子、通信等相關專業;2、熟悉數字信號處理算法,具有良好的通信理論知識 ...… 查看全部問答∨ |
- 賽力斯 5000 萬成立新公司,業務涉 AI 與機器人
- 英偉達引領物理AI革命:從人形機器人到自動駕駛的未來
- 重塑家用機器人大腦!云鯨旗艦機型逍遙002搭載旭日5正式開售
- 英偉達發布全球首個開源人形機器人基礎模型N1 加速機器人開發進程
- NVIDIA 發布全球首個開源人形機器人基礎模型 Isaac GR00T N1-并推出加速機器人開發的仿真框架
- 重磅!分布式AI救生機器人系列公益發明震撼問世,為生命保駕護航
- 機器人的“大腦”如何運作?核心技術揭秘!產業鏈領先企業全解析
- 機器人造機器人?Figure打造高產量BotQ人形機器人工廠,首年產能12000臺
- Borg 01:底特律機器人初創企業的模塊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