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最新發布的《全球機器人2019——工業機器人》報告數據,2018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出貨量42.2萬臺,比上年增長6%;年銷售額達到165億美元,創下新紀錄。
IFR預測,2019年的工業機器人出貨量將從2018年的創紀錄水平回落,但預計隨著持續的自動化和技術改進,2020年至2022年,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平均每年增長12%,預計2022年將達到58.4萬臺。
1.全球五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亞洲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2018年,該地區三大市場的增長情況喜憂參半:中國和韓國的安裝數量下降,而日本則大幅增長。總的來說,亞洲增長了1%;第二大市場歐洲的安裝量增長了14%,連續第六年創下新高;在美洲,增長率比前一年高出20%,這也是連續第六年創下新的紀錄。
2018年,中國、日本、韓國、美國和德國五大工業機器人市場占到全球安裝量的74%。
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占總安裝量的36%。2018年,安裝量約15.4萬臺。這比前一年減少了1%,但超過了歐洲和美洲安裝的機器人安裝總數。安裝價值達到54億美元,比2017年增長21%。
中國機器人供應商在國內市場總安裝量中的份額由2017年的22%上升至2018年的27%,增加了5個百分點。這一數據符合中國促進國內制造商發展的政策;另一方面,外國機器人供應商(包括非中國供應商在中國生產的設備)的安裝量減少了7%,約為11.3萬臺(2017年約12.2萬臺)。這一減少也是由于汽車工業的疲軟造成的。
日本的機器人銷量增長了21%,達到55000臺,創下了該國有史以來的最高值。對于一個已經高度自動化的工業生產市場來說,2013年以來17%的平均年增長率是驚人的。日本目前也是世界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制造商,2018年交付了全球供應量的52%。
美國的機器人安裝量連續第八年增長,2018年安裝量約40300臺,達到新的峰值。這比2017年高出22%。自2010年以來,美國所有制造業的增長一直由自動化生產驅動,以增強美國國內和全球市場的產業實力。
2018年韓國的機器人安裝量約38000臺,下降了5%。這主要是由于該國在很大程度上經歷了電子行業艱難的一年。不過,自2013年以來,安裝量實現了平均每年增長12%。
德國是世界第五大機器人市場,歐洲排名第一,其次是意大利和法國。2018年,機器人銷量增長26%,達到近27000臺,創下歷史新高。安裝量主要來自汽車工業的驅動。
從工業機器人密度來看(每萬名制造業員工所擁有的機器人數量),新加坡達到831臺,全球最高,其次是韓國(774臺)與德國(338臺)。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密度為140臺,高于全球各地區的平均水平。
2.工業機器人的主要應用行業
汽車行業
汽車行業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應用行業,在2018年約占總供應量的30%。在經歷了安裝量增長21%的非常強勁的2017年之后,這一水平得以保持,并在2018年略微增長了2%。
對新車生產能力和現代化的投資推動了該行業對機器人的需求。使用新材料、開發節能驅動系統以及所有主要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都推動了該項投資。目前,79%的汽車工業機器人安裝量分布在5個主要市場:中國(39351臺)、日本(17346臺)、德國(15673臺)、美國(15246臺)和韓國(11034臺)。據OICA的統計,作為世界第四大汽車生產國,印度的汽車工業安裝了大約2100臺工業機器人。
電氣/電子行業
2017年,電氣/電子行業本將取代汽車行業,成為工業機器人最重要的應用行業。然而,2018年,全球對電子設備和組件的需求大幅下降對這一趨勢造成了影響。該行業可能是受美中貿易危機影響最大的行業,因為亞洲國家是制造電子產品和零部件的領頭羊。
電氣/電子行業的機器人安裝量從2017年的最高水平約12.2萬臺下降到2018年的10.5萬臺,降幅達14%。該行業總安裝量的79%分布在三個主要國家:中國(43%)、韓國(19%)、日本(17%)。在幾個重大項目(7080臺)的推動下,越南在2017年實現了安裝量的一次性增長,但在2018年回落(689臺)。
金屬和機械工業
金屬和機械工業已成為工業機器人的第三大應用行業。2018年,安裝量占總需求的10%。近年來,金屬制品(不含汽車零部件)生產商和工業機械生產商都購買了大量機器人。2018年,裝機量增至約43500臺,較2017年創紀錄的年份(44191臺)減少1%。該行業最大的安裝市場分布在芬蘭(44%)、瑞典(42%)、瑞士(40%)、比利時(30%)、奧地利(27%)、意大利(26%)和丹麥(21%)。
3.協作機器人份額較低,但增長較快
該報告首次對協作工業機器人市場進行了分析。報告認為,盡管協作機器人受到了媒體的強烈關注,但其安裝數量仍然很低,僅占3.24%,在整個市場中屬于利基市場。
2018年,在42.2臺工業機器人總安裝量中,只有不到14000臺是協作機器人。但是數據顯示,從2017年的11100臺到2018年的14000臺,協作機器人增長率達到了23%。
上一篇:艾派科技AGV工博會新亮相,智能無人搬運解決方案
下一篇:2019工博會,仙知機器人如何做到“技”壓群雄,眾人圍觀?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
近年來,隨著元宇宙概念的興起,Epic Games也開始在這一領域進行布局。公司首席執行官Tim Sweeney對元宇宙的發展潛力持樂觀態度,并認為這將是未來游戲和社交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為了實現這一愿景,Epic Games不僅在技術上進行了大量投入和研發,還與多個合作伙伴共同推動元宇宙生態的建設和發展。這些舉措使得Epic Games在元宇宙領域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并有望在未來成為該領域的領軍企業之一。
2006年,Epic Games公布了基于Xbox 360游戲平臺的《戰爭機器》。這款游戲以其出色的畫面效果、緊張刺激的戰斗場景和深入人心的故事情節,迅速在市場上取得了成功。它的暢銷不僅進一步鞏固了Epic Games在游戲開發領域的地位,也證明了虛幻引擎在開發高質量游戲方面的強大能力。
在電子行業的發展過程中,創新合作是推動產業進步的重要動力。Arctic Silicon Devices積極與高校、科研機構等合作,共同開展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通過共享資源、互通有無,公司不僅獲得了更多的創新靈感和技術支持,還推動了整個電子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近年來,隨著電子行業技術的不斷革新和市場環境的變化,協順電子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公司開始進行轉型升級。一方面,公司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產品創新和技術升級;另一方面,公司也積極探索新的業務領域和市場機會。同時,協順電子還加強了與供應商和客戶的合作關系,共同應對市場變化和挑戰。這些努力使得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背景:1966年,在貴州凱里白午山區,國營新云器材廠(后更名為振華新云)正式成立,標志著公司的誕生。
內容:成立初期,公司面臨著技術落后、設備陳舊等困難。然而,在老一輩員工的艱苦奮斗下,公司逐漸摸索出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通過引進新技術、優化生產流程,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成果:經過幾年的努力,振華新云逐漸在電子元器件行業嶄露頭角,為后續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隨著電子行業的快速發展,新技術不斷涌現,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面對這一變革,APMI及時調整戰略,加大研發投入,緊跟技術潮流。公司不僅推出了多款具有競爭力的新產品,還積極拓展新的應用領域,如新能源汽車、物聯網等。通過不斷創新和拓展,APMI成功應對了行業變革帶來的挑戰,保持了持續穩健的發展態勢。
本帖最后由 paulhyde 于 2014-9-15 09:30 編輯 關鍵字: PWM PIC16C67 制動器 DSP 微控制器 脈寬調制(PWM)是利用微處理器的數字輸出來對模擬電路進行控制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技術,廣泛應用在從測量、通信到功率控制與變換的許多領域中。 模擬 ...… 查看全部問答∨ |
|
關于scratchbox的資料好少。 scratchbox是不是一個交叉編譯環境呢? 如果安裝了scratchbox,是不是還要建立一個交叉編譯環境,還是說直接在scratchbox上面就可以編寫在arm上面的可執行程序,而不需要另外建立交叉編譯環境和它配合了? 有沒有什 ...… 查看全部問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