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華為在2019年會有如此戲劇性的情節?這要從他們成為了中國首屈一指的科技公司說起。華為在2019年發展順利嗎?與其說順利,更應該說是飆升。說華為遇上難題嗎?與其說是難題,不如說是悲劇。華為的2019,注定與“中庸”、“不過不失”無緣。
沖鋒陷陣,也首當其沖
年資比較深的手機從業者,都知道高通等海外公司,多年來通過通信專利技術,壟斷了2G至4G年代的移動通信標準,不但借著專利賺取大筆專利費、基帶芯片費用,也借著通信專利,順道把手機系統芯片大批大批賣給手機品牌,更被譏為“賣基帶,送芯片”。然后借著基帶和系統芯片兩種對手機極度重要的元素,增加在手機市場上的話語權。
所以,盡管中國手機品牌已在全球手機產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但他們的命門仍然握在別人手里。

2018年全球公司在5G標準技術上貢獻。圖片來源:Statista。
但隨著全球開始搭建5G網絡,華為通過手上通信技術的標準專利,漸漸加大了自己在移動通信市場的話語權。再加上近年參與網絡運營商的基建,華為已經成為全球移動基建設置市場中的重要的領導者之一(上圖),并在全球移動通信上建立了不容忽視的勢力。
究竟有多不容被忽視?特朗普在本年5月說:
從安全角度,從軍事角度來看他們所做的事,這家公司非常危險。
結果,美國商務部宣布將華為及其70家子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之列,禁止美國公司在未經批準情況下向華為銷售產品和技術。此外,也要求海外的運營商和分銷量,也開始停售華為手機。不少分析都擔心,華為會不會像中興一樣,被美國的禁令重創?
愛國不是請客吃飯
禁令對華為的影響無疑是非常大的。華為的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接受 The Information 采訪時,承認美國政府不允許華為使用微軟的Windows、谷歌的Android以及英特爾的芯片等制裁,讓華為“真的很艱難”。
可是,美國的制裁對美國本土企業,同樣也帶來巨大的影響。

2019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機的全球出貨量。圖片來源:IDC。
單以手機市場為例,在制裁生效前的2019年第一季度,華為手機占了全球市場的約20%,而且,是在他們市場份額增加了約50%、而蘋果和三星的全球市場,則分別下跌了約8%和30%。此外,據報道指華為在2018年用于購買元件的700億美元中,其中110億流就向了包括高通、英特爾和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等在內的美國公司。
而且,現在只有華為一家而已。如果把所有國產手機廠商都加進去的話,對美國企業的影響更大。要知道高通在大中華區的收入,就占了他們在2019年全年的的47.8%。
根據MIT科技評論的消息,美國商務部在11月已經收到了 260 個豁免申請,數量超出預期,美國商務部也三度推延華為的禁令,曾經短暫斷供的公司也陸續復供。英國芯片公司Arm更在中國開設“Arm中國”,而全球最大的開源平臺GitHub,也可能因為避免禁制令影響,正考慮在中國成立子公司。即使是目前仍處于斷供的Google,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消息,先前也一直在游說美國政府延遲禁令。
盡管特朗普表示:“明智的領導人總是把本國人民和國家的利益放在首位。未來不屬于全球主義者,未來屬于愛國者。”
但愛國可不是請客吃飯,在商業利益面前,全球主義者好像還是比較多。
直路狂奔的華為
當海外的科技公司,為了特朗普的愛國禁令而苦惱,國內的情況也是亂成一團。因為諷刺地在2019年第三季度,即實體名單實施后的的整季(6-9月),華為的銷量不降反增,而且是用一個很驚人的速度,全速狂奔。

2019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機在中國地區的出貨量圖片來源:IDC。
雖然華為的出貨量和中國區的市場份額急增,但根據IDC的智能手機出貨數據,美國品牌的蘋果在中國區的出貨量和份額,卻是不降反升,如果根據另一調查機構Canalys的數據,蘋果的出貨量分別下跌了28%和1.8%,銷量還是有明顯的影響。但無論在蘋果的數據是升是跌,在兩組統計數據里都可以看到,被華為按在地上摩擦的,同樣也有屬于國產品牌的OPPO、vivo和......號稱“新國貨”的小米。
無疑,華為在年初發表的華為P30 Pro,以及最近發表的華為Mate 30 Pro,從各方面看來都十分出色,但實話實說,華為的對手是否如此經不起打?
不少外國媒體指出,華為的銷量急增,與中國人的愛國主義有關。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們也無法證明或否定,華為有否暗中推動過這股情緒來協助銷售。不過在官方口徑上,華為一直拒絕把自己和“愛國主義“串連起來,任正非更曾承認自己的家人也在用iPhone。
煮豆燃豆箕
所以華為的銷量,與自己國產背景的究竟有多大關系?無法判斷。但有一點肯得的是,盡管小米等手機公司,每天都在喊著“新國貨”以作招徠,但一直以來,消費者支持的國產手機,仍然是華為。

第一財經在2019年底進行的手機類別“新國貨榜樣”消費者品牌喜愛度調研,圖片來源:第一財經。
這其實也是意料之內。畢竟這一年來,華為都因為實體名單的關系,讓他們過了一段“真的很艱難”的日子,但也同時長期占據2019年大部分新聞的頭條。因此,先不管華為是否有意帶動這股情緒,消費者對華為“國貨之光”的認知,依舊會急速上升。
當華為在國外市場遇上難關,他們自然要想辨法通過創收來彌補,當他們再帶上巨大的“國貨之光”光環,然后要銷售焦點帶回國內,結果會怎樣?根據36氪的報告指,在本年4月華為早就已經準備“渡江戰役”,就是今年要把華為的市場份額做到50%。
誠然,2019年中國的經濟也不太理想,國內消費者的購買力也沒有增長,無論是IDC的數據也好、或是Canalys的數據也好,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出貨量,在2019年第三季度也跌了3%左右。要知道本來偏愛國產品牌的用戶,也就只會買國產手機,華為在這時候強行“渡江”,難免順手把其它品牌的“國貨“一起干掉。
國內市場的盤子就這么大,難免會煮豆燃豆萁。即使你只買國貨,也不代表國貨就能得益。
華為不是中興,但也要外國的技術
為什么華為比起小米、OPPO或vivo更“國產”,更受國民支持?也就是因為華為比起其他國產的品牌,有更多的自主手機技術。小米等手機廠商雖然是中國公司,但仍然很仰賴外國技術的支持,需要高通(Qualcomm)的基帶和系統芯片,同樣也要用Google的Android系統。但華為呢?他們有著能和高通爭奪通信標準技術的技術,也有自家的基帶、也有內置基帶的強勁系統芯片麒麟(Kirin)。
但盡管華為已經擁有比其他國產手機公司更強的自研能力,但他們除了要解決產品銷量問題,一樣也要克服芯片和系統斷供的難關。

華為核心供應商在全球的分布。圖片來源:第一財經。
華為不是中興,但華為一樣需要外國的技術。
從去年中興被美國制裁,差點因為斷供而破產,已經有很多人說中國需要有自己的芯片,走向科技自立之路。根據第一財經指出,華為早在中興事件后,已經默默準備“消A計劃”。“消A計劃”里需要使用國產芯片,當時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興奮地向全體員工發出信,強調要同步“科技自立”的方案。
但華為的管理層卻沒辦法興奮起來,任正非接受傳媒采訪時表示:
我們做芯片的目的,不是要替代別人形成一個封閉的自我系統,而是要提高自己對未來技術的理解能力。因此,我們并沒有準備完全替代美國公司的芯片,而是和美國公司長期保持友好。所以,不是說什么時候拿出來替代,而是一直在使用自己研發的芯片.....
(我們)還是要向美國公司下訂單,如果美國公司不能給我們供應時,自己供應自己的百分比就會提升,自己要想辦法解決自己的問題。
同樣地,同樣地,當Google準備斷供Android給華為之前,華為也準備好了自主的作業系統:鴻蒙OS。但早前華為推出鴻蒙OS后,遲遲沒有在手機上使用鴻蒙來取代Android,華為消費者業務軟件部總裁王成錄在12月也公開表示,華為手機的優先選擇仍然是Android,實在用不了才改用鴻蒙。
備胎,最終仍然只是個備胎。
科技還是屬于全球主義
“國貨之光”的華為,并沒有很興奮地同步“科技自立”的方案。為什么可以完全“消A”,可以“科技自立”,但華為偏偏不愿意這樣做?任正非這樣說:
自主創新作為一種精神是值得鼓勵的,站在人類文明的基礎上創新才是正確的。但是我們要看到,科技創新是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進的,比如我們的海思并非從源頭開始自主創新,也給別人繳納了大量知識產權費用,有些是簽訂了交叉許可協議,有些協議是永久授權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別人的基礎上形成了我們自己的創新。
中國的科技發展,無疑比美國要遲,中國難免要做追趕者,但中國并不需要任何事情都要自主研發這種重復再做輪子,你今天造芯片、明天可能你要造鏡頭、后天也許要寫作業系統,沒完沒了。
要知道光是2017年,整個半導體產業的總產值就高達4300億美元,隨之催生的電子產業更是高達1.5萬億美元。這還不算半導體行業居高不下的材料費用和研發投入。虎嗅作者李賡因而就指出:半導體真的是一個不得不“全球化”的行業,在如此高速迭代而競爭激烈的前沿科技行業,一味追求自主創新,那或許才是最糟糕的結果。

2018年全球15大半導體公司及其銷量。圖片來源:摩爾精英。
古典經濟學上有所謂的比較優勢定律,當一方進行一項生產時,所付出的機會成本比另一方低,就會擁有這項生產的比較優勢,然后就能通過國際貿易,換取自己不具有相對優勢的產品,雙方都獲得利益。2011年,奧巴馬不斷向當時蘋果的CEO喬布斯(Steve Jobs)施壓,要求蘋果回來美國設廠,喬布斯就表示蘋果在中國招了 3 萬個工程師,去支援廠內 70 萬個工人。如果在美國能找到這種數量級別的工程師,那蘋果也能在美國設工廠。
勉強蘋果回去美國設廠,對蘋果來說不是最優的選擇。同樣地,盡管華為擁有自主研發的能力,但自主研發的芯片和系統,在技術不一定會比別人要好,在成本也不一定比別人便宜。對于華為來說,堅持科技自立應該只是一個選項,但它不是一個最優的選擇,更不應該是一個唯一的選項。
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壞的準備
最后希望大家思考一下:小米、OPPO和vivo這些國產手機品牌,為甚么寧愿采購外國的芯片,也不找華為要芯片授權?而華為為什么又不本著“科技自立”的原則,向這些國產品牌推銷自家的芯片?
小米、OPPO和vivo,與華為始終是競爭對手。他們不想讓自己的產品,需要仰競爭對手的鼻息而存活,他們也需要通過采購,實現產品的差異化。對于華為來說,也不可能把自主研發出來的技術用來資敵。可是,假設他們不幸被列入實體清單,一方有難,八方來援,他們之間也許會聯手合作--但這絕對不是國產廠商的最優選擇。
上一篇:果粉必看!各款PD移動電源實測
下一篇:彩電行業寒冬下,智慧屏虎頭蛇尾,彩電企業如何變革?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
HVPSI成立于本世紀初,起初是一家小型的技術初創企業,專注于研發高效、可靠的高壓電源模塊。在創始人及核心團隊的帶領下,公司迅速在MOV(金屬氧化物壓敏電阻)模塊領域取得了突破。這些模塊在電力電子設備中起到了關鍵的過壓保護作用,有效提高了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通過不斷的技術迭代和產品優化,HVPSI逐漸在行業內樹立了技術領先的形象。
隨著國內市場的逐步飽和,Aerotronics Marketing Inc公司積極尋求國際市場的拓展。公司通過參加國際電子展會、建立海外銷售網絡、開展國際貿易合作等方式,成功將產品打入國際市場。這一舉措不僅為公司帶來了更多的商機,還提升了公司的國際影響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Blue Creation公司意識到單打獨斗難以立足。于是,公司積極尋求與其他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通過與一家知名芯片制造商的深度合作,Blue Creation成功將其電源管理技術集成到對方的芯片產品中,雙方共同開拓市場,實現了互利共贏。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Blue Creation的知名度,也為其帶來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AEMC Instruments公司成立于1976年,隸屬于Chauvin Arnoux集團。這個新成立的公司在電子行業中嶄露頭角,憑借其在電氣測試和測量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迅速獲得了市場的認可。初創時期,AEMC Instruments公司以研發和生產電流測量探頭、電能質量分析儀等核心產品為主,這些產品憑借其準確性和穩定性,為公司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Embedded Planet公司自成立之初就注重技術創新和與業界領導者的合作。通過持續研發,公司成功開發出一款革命性的嵌入式系統解決方案,這一解決方案能夠顯著提升設備的性能和效率。同時,Embedded Planet積極與卓聯半導體公司合作,共同推出了一款偽線模塊,該模塊能夠大幅度降低通過分組網絡傳送TDM業務的網絡設備的復雜性,并縮短開發時間。這一創新產品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也為公司贏得了更多的合作機會。
在電子行業中,技術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EF Johnson公司深知這一點,始終將研發作為公司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公司不斷加大對研發的投入,積極引進高端人才,并與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這些舉措讓EF Johnson在技術上始終保持領先地位,不斷推出具有競爭力的新產品和解決方案。
作為現在,電子行業發展的速度來看已經有相當成熟的東西了。國內的技術起步晚,做的少,不具備規模。但是在中國市場上哪個企業不是在模仿抄襲國外的技術。在深圳不是有很多企業在做別人做過的電路,選擇一些元件,盡量壓低成本來獲得利潤。企業上追 ...… 查看全部問答∨ |
彩用最新超級單片TMPA8859-3 將本機HYDFSR-0092遙板改裝,打開后蓋,用連線短接CD9012的2和16腳(相當于F1鍵)再按聲音模式鍵,待顯示M1字符,即可進入工廠菜單.用節目+-鍵選擇菜單,用音量+-鍵調整參數.按F1退出… 查看全部問答∨ |
2008年7月22日將會在無錫舉辦一個FPGA設計技術的培訓課程。 內容包括Modelsim的使用方法以及一些其他的設計,邏輯綜合等。 大家如果有興趣參加,可以跟帖,并留下聯系方法。隨后會和大家確認具體時間和地點。 本次培訓作為本人向大家送出的第一份禮 ...… 查看全部問答∨ |
file:///H:/DOCUME~1/Owner/LOCALS~1/Temp/$BZ9U~ASWF%25LD_)G5FR)4JG.jpg 單片機+溫度采集系統 內有溫度傳感原理圖,溫度采集系統方案設計… 查看全部問答∨ |
“簡簡單單DSP”系列學習活動——第六期AD學習及使用 2812的AD是一個12位的,實際只有一個AD轉換器,但是有16個輸入通道,通過內部模擬開關選擇。這16個通道可以分為兩個8通道的,也可以級聯為一個16通道的。 ADC功能 ...… 查看全部問答∨ |
|
ADC_IOControl 和DeviceIOControl讀取數據。 問題描述:我需要通過DeviceIOControl函數從我的ADC驅動中讀取AD轉換結果,但是始終無法讀取正確結果。我們知道DeviceIOControl調用ADC_IOControl函數。ADC_IOControl函數中可以得到正確的AD結果,應該是ADC_IOControl函數到DeviceIOControl函數之 ...… 查看全部問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