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人工智能正在以革命的形式橫掃科技圈。智能音箱、AlphaGo、無人駕駛、NLP……世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我們可以時刻感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與樂趣。如同電力、蒸汽改變人類世界一樣,人工智能也逐漸滲透進了我們的毛細血管當中。
在阿里巴巴、谷歌等國內外科技巨頭的引領下,國內有諸如曠視科技、極鏈科技Video++、依圖科技等聚焦于人工智能垂直領域的初創企業蓬勃發展。但與此同時,人工智能帶來的安全隱患與道德爭議,也讓各界對AI治理更加重視。新興技術的商業化之路,如果方向不穩,終將是空中樓閣,AI的發展之路,需要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初心上
來自科學和社會的雙重警告
人工智能發展帶來的安全隱患與道德爭議,包括數據泄露、算法偏見、AI技術被濫用、安全隱患、法規不完善等問題。例如AI技術被濫用引發安全威脅。智能化網絡攻擊軟件具備一定的自我學習能力,可模仿系統中的用戶行為,并不斷改變方法,以實現長時間停留在計算機系統中的目的,黑客則可以通過人工智能發起網絡攻擊,引發安全威脅。例如不法分子利用人工智能電視的各種安全隱患進行:遠程控制電視,遠程安裝惡意軟件,遠程監控家庭等,造成用戶隱私泄露或財產損失。
近來,AI換臉技術應用于明星影視劇中引起熱議,人臉識別技術已經得到普遍應用,諸如上班打卡、刷臉購物、支付、手機解鎖、抓交通違章等場景,擁有大量的用戶群體。假如有人利用AI 換臉技術在這些領域弄虛作假,人臉識別又無法辨識真偽的話,那么個人隱私信息、財產等都會被盜,后果難以想象。
隱私問題是數據資源開發利用中的主要威脅之一,智能系統掌握了個人的大量信息,這些數據如果使用得當,可以提升人類的生活質量,但如果出于商業目的非法使用某些私人信息,就會造成數據泄露、隱私侵犯。去年,科技部公布了6張行政罰單,其中涉及基因隱私問題,公眾對于基因隱私的擔憂愈加嚴重。雖然國內正在推進電子病歷等醫療大數據的科研應用,但仍存在數據使用的安全規范和法律保障不夠等問題。
其三,目前的人工智能系統目前還不夠成熟,技術缺陷導致工作異常,可能出現安全隱患。例如機器人、無人智能系統的設計或生產不當會導致運行異常,近年來已有多起安全事故發生,Waymo無人駕駛汽車事故、Uber無人駕駛汽車撞死了行人、特斯拉車禍等讓大家對無人駕駛的安全性打上了問號。AI醫療領域,在圖像診斷等領域以實用化為目標的開發正不斷推進。如果配備疾病識別AI的醫療設備投入使用,有望通過AI分析大量的醫療圖像,從而更易發現病變部位。
而倫理問題可能是人工智能技術帶給人們最為特殊的問題,未來人工智能不僅具有感知、認知和決策能力,還會形成不同個性,在決策中可能會遵循與人類不同的邏輯,造成嚴重后果,對社會文明產生不良影響。
人工智能治理的未來規劃
人工智能的影響普及全球,然而目前還沒有任何實質的政策或措施去制定能使人工智能的潛力最大化并管理其風險的治理機制。這并不是因為政府認為人工智能的治理不重要,而是因為這需要政策制定者、企業和用戶等所有利益相關者一起去打開“潘多拉”魔盒,去討論所有可能涉及到的問題。
人工智能的基石是數據,政府和企業在實際應用中所收集的數據如若被不當地處理或操縱,則會引發比以往數據隱私丑聞更大的風險,以及政府和企業尚未內化的聲譽風險。因此,要防止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濫用和失控,應該從意識形態開始建立科學的數據價值觀體系。
除了從技術安全角度研究確保AI安全的可行技術方法和手段外,還需要從倫理層面為AI安全提供引導和約束,以確保“AI向善”。倫理規范需要在公司、行業、國家層面就人工智能倫理原則和框架達成共識并落實到人工智能研發應用中,因為在技術加速、法律滯后的趨勢下,需要更多依靠倫理規則來發揮事前的引導和規范作用,來確保AI向善。
同時,社會也亟待法律規范的制定,從具體的行業出發對自動駕駛、無人機、醫療診斷、機器人等具體的人工智能應用進行監管,以實現鼓勵創新與保障安全的平衡。國際標準、規則的制定可以確保人工智能的研發應用符合倫理、國際法等共同性要求。
未來已來,普惠全民
未來的人工智能會發展怎樣已有跡可循,而構建一個開放的人工智能生態系統,確保技術進步造福人類更是我們應該關注的。當下的中國正進入新技術帶來的全球大變局,政府、科技公司、學術機構和用戶等所有利益相關者應該聯合起來,堅持以未來共同體的心態,建立積極的生態規則。
科技的進步帶來的是社會生活方式的重塑,普羅大眾都能平等地享受科學技術帶來的便利與可能。在這個機會與挑戰并存的時代,讓我們以負責任的態度開啟智能美好生活。
上一篇:機器視覺增速顯著,如何尋找落地應用場景?
下一篇:Libra啟動漏洞懸賞計劃:發現關鍵缺陷最高可獲得1萬美元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GISMA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推出新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其產品線從最初的幾個系列擴展到如今的16個系列,涵蓋了超過15000種不同類型的連接器。這些連接器不僅具有高電氣性能和出色的防水性能,還能夠在惡劣的水下環境中保持穩定的工作狀態。GISMA的技術創新能力和產品線拓展策略,為其在電子行業中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一家以開源硬件為核心的公司,BeagleBoard深知教育和人才培養的重要性。他們積極與學校、教育機構合作,提供教育支持和培訓服務,幫助更多的學生了解嵌入式系統開發的魅力。同時,公司還設立了獎學金和競賽項目,鼓勵年輕開發者積極參與創新實踐,為行業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人才。
在競爭激烈的電子行業中,APSA公司始終保持對技術的敏銳洞察和持續創新。公司不斷投入研發資金,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推動產品升級換代。通過不斷創新和技術升級,公司成功保持了市場領先地位。
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變化,Elpress AB意識到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保持競爭力。因此,公司加大了對研發的投入,引進了一批先進的研發設備和人才。經過數年的努力,Elpress AB成功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創新性和領先性的電氣連接產品,如高壓電纜接頭、母線連接器等。這些產品的推出不僅豐富了公司的產品線,也進一步提升了Elpress AB在電氣連接領域的地位。
2015年,中國半導體企業東芯半導體有限公司看中了FIDELIX在存儲芯片領域的優勢,決定對其進行收購。經過多輪談判和協商,東芯半導體成功收購了FIDELIX 25.3%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這次收購不僅加強了東芯半導體在存儲芯片領域的技術實力,也為FIDELIX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和發展空間。
高頻電子深知技術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因此,公司一直保持著對研發的持續投入,不斷推出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服務。同時,高頻電子還積極與高校、科研機構等合作,共同開展前沿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這些努力使得高頻電子在技術創新方面始終保持著領先地位,為公司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高頻電子通過戰略轉型、技術創新、全球化布局、多元化業務布局以及持續投入研發等舉措,實現了從一家小型國防合同制造商到全球領先的高科技供應商的華麗蛻變。這些故事不僅展現了高頻電子的發展歷程和成就,也為我們揭示了企業成功背后的關鍵因素。
本帖最后由 paulhyde 于 2014-9-15 09:51 編輯 請教一下,那位用過CH450 數碼管顯示芯片,我編的這個程序芯片沒有反映,幫忙檢查一下程序好嗎?程序如下:謝謝 #include<reg52.h> #include <intrins.h>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 ...… 查看全部問答∨ |
|
書:《單片機輕松入門》和《8051單片機實踐與應用》。高手進來討論討論! 我想知道的是學習單片機需要哪些東西? 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沒學單片機。現在想學了! 我是計算機專業畢業的,畢業一年了,突然間覺得做軟件沒什么意思,想做點軟硬結合的。于是想學學單片機。 我的C 匯編 模電數電 還行! 在《單片機輕松入門》 ...… 查看全部問答∨ |
|
手頭有一塊開發板(EM-STM3210E),工作一直正常,最近想試一下isp下載程序,跳線boot0跳1,boot1跳0,交叉線連接 ...… 查看全部問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