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續航里程無疑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的關鍵指標。各大車企紛紛將提升續航里程作為核心目標,不斷推出更高續航的車型,消費者在購車時也往往將續航里程作為重要考量因素。然而,隨著行業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新能源汽車行業正逐漸迎來一場方向性變革,不再盲目追求續航里程。
盲目追求續航里程的過往與現狀
回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歷程,續航里程的提升確實推動了行業的進步。早期,新能源汽車續航普遍較短,這成為阻礙其大規模普及的重要因素。為了突破這一困境,車企加大研發投入,從電池技術改進、車身輕量化設計等多方面入手,提升續航表現。例如,特斯拉 Model S 最初版本續航里程有限,經過多年發展,新款車型續航得到大幅提升,一度成為長續航新能源汽車的代表。國內眾多車企也紛紛效仿,在宣傳中突出續航優勢,以吸引消費者。
但隨著時間推移,問題逐漸顯現。“理想化續航” 與實際使用的巨大落差成為行業痛點。目前新能源汽車廠商公布的續航里程多采用 NEDC(新歐洲循環測試)標準測試,這是在相對理想的溫度、駕駛習慣等條件下取得的結果。然而在實際使用中,尤其是在冬季低溫、頻繁啟停、高速行駛等工況下,續航里程往往大幅縮水。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21 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續航里程縮水,特別是冬季低溫下續航折損快” 是消費者投訴主要問題之一 。北京市消協發布的電動汽車低溫續航里程比較試驗也表明,所測試的 10 款樣車均存在低溫 “掉電”、續航里程 “打折” 的情況。半數以上受訪車主從未實際體驗到廠家告知的續航里程,這使得消費者對所謂的 “超長續航” 宣傳產生信任危機。
行業方向性變革的原因
技術瓶頸與成本考量
電池技術的發展雖取得一定成果,但在能量密度提升、成本降低等方面仍面臨瓶頸。以目前廣泛應用的鋰離子電池為例,進一步提升能量密度難度較大,且成本難以在短期內大幅下降。盲目追求更高的續航里程,意味著需要搭載更多、更昂貴的電池,這不僅會大幅增加車輛成本,還可能導致車輛重量上升,進而影響操控性與能耗。為了提升續航而增加的成本最終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這無疑會削弱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競爭力。
消費者需求的轉變
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正日益多元化。起初,續航焦慮使消費者格外關注續航里程,但隨著充電設施的逐步完善以及自身對新能源汽車了解的加深,消費者開始綜合考慮車輛的智能配置、駕乘體驗、安全性能等因素。例如,在城市通勤場景中,大部分消費者日常行駛里程有限,過長的續航里程并非剛需,而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舒適的內飾等配置更能提升出行體驗。
基礎設施建設的影響
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情況對新能源汽車的使用體驗至關重要。近年來,我國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進展,但仍存在布局不均衡、數量不足等問題。在一些偏遠地區或老舊小區,充電難問題依然突出。此時,單純提升續航里程并不能有效解決消費者的實際困擾,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充電便利性,成為與續航里程同等重要甚至更為關鍵的任務。
變革后的發展方向
提升綜合性能
車企將更加注重車輛綜合性能的提升。在電池技術方面,除了追求能量密度的提升,還會加強電池安全性、穩定性以及快充技術的研發。例如,固態電池憑借其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成為眾多車企研發的重點方向。在車輛設計上,更加注重空氣動力學,降低風阻系數,提升車輛能效。同時,優化車輛底盤調校、提升內飾品質等,全方位提升駕乘體驗。
智能網聯與自動駕駛
隨著 5G 技術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智能網聯與自動駕駛成為新能源汽車新的發展熱點。車企紛紛加大在這方面的投入,研發更先進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技術。例如,特斯拉的 Autopilot 系統不斷升級,小鵬汽車在智能輔助駕駛領域也取得諸多突破,通過傳感器與算法的協同工作,實現更安全、便捷的駕駛體驗。智能座艙的發展也讓車輛成為一個移動的智能空間,通過車聯網技術,實現車輛與外界的信息交互,為用戶提供更多個性化服務。
構建產業生態
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正由傳統的 “鏈式關系” 向 “網狀生態” 轉變。汽車、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領域多主體相互賦能、協同發展。車企與能源企業合作,共同推進充電設施建設與能源管理優化;與科技企業合作,提升車輛的智能網聯水平;與交通部門合作,探索智能交通與新能源汽車的融合發展模式。例如,一些城市開展的車路協同項目,通過車輛與道路基礎設施的信息交互,實現交通流量優化,提升出行效率。
新能源汽車行業不再盲目追求續航里程,是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通過這場方向性變革,新能源汽車將朝著更加綜合、智能、協同的方向發展,為消費者帶來更優質的出行體驗,推動整個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在這一過程中,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各方需共同努力,突破技術瓶頸,完善基礎設施,構建良好的產業生態,讓新能源汽車真正成為改變未來出行的重要力量。
上一篇:電池管理系統(BMS)的來龍去脈
下一篇:如何給持續 “燃燒” 的電動汽車降降溫
推薦閱讀最新更新時間:2025-04-07 14:32




- L5150GJ 5 V 低壓差穩壓器的典型應用
- LTC3734 的典型應用 - 用于英特爾移動 CPU 的單相、高效 DC/DC 控制器
- LT1940L 低紋波、薄型 5V 至 3.3V/2.4A 降壓型穩壓器的典型應用電路
- 面向Danfoss DCM?1000X的GD3160半橋評估套件
- elrs2.4Gnano-lc濾波:改進國外開發者設計的elrs2.4Gnano接收機
- LT6656BIDC-5、5V ADC 電壓基準和橋式激勵電源的典型應用
- 使用 ROHM Semiconductor 的 BD9A100MUV-E2 的參考設計
- 用于微處理器復位電路的 NCP301HSN22T1 2.2V 電壓檢測器的典型應用
- 具有過壓關斷功能的 LT1161CSW 受保護四通道 1A 汽車電磁閥驅動器的典型應用電路
- LTM4648EY 雙路輸出、具有跟蹤功能的兩相穩壓器的典型應用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