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國際形勢不斷演變,加上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信創領域已經開始從“能用”過渡到了“好”。特別是國產信創服務器,近年來采購量激增,頻現大單。
對于信創服務器來說,任何生態都是圍繞CPU而搭建,因此選用何種國產CPU是繞不開的話題。目前,國內信創服務器領域已經形成海光、兆芯、鯤鵬、飛騰、龍芯、申威六大主要廠商的發展格局。幾家廠商產品側重點均有所不同,在性能、生態和安全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品牌選擇成為信創市場一大難題。
為了更直觀地感受不同品牌國產CPU之間差異,業內對基于不同CPU的服務器產品進行了詳細測評。
跑分對比:國產CPU龍頭逼近國際主流水平
在基準測試方面,通過測評目前市面上主流信創服務器CPU,海光處理器在SPEC CPU 2017和SPEC CPU 2006兩個基準測試中,對比國際x86處理器以及其他國產信創服務器CPU,都表現出非常強大的性能。
具體而言,在SPEC CPU 2017、SEPC CPU 2006測試中,海光處理器的整體表現要優于AMD和Intel。
不止如此,海光處理器在其他測試中也表現出了強大的性能。在內存測試STREAM中,優于國產Arm處理器及Intel 84XXX;在Unix/Linux系統基準性能測試UnixBench中,比Intel 及國產Arm處理器分數高;此外,在性能功耗評測SPECpower_ssj 2008中,海光全系列產品能耗全面強于Intel同類產品。
而在搭載海光處理器的中科可控通用服務器機架產品Suma R520 H40中,其多項測試中與國際主流產品(英特爾至強銀牌處理器)參數持平,部分指標優勢明顯。
圖注:本項測試得分越高性能越好
信創領域,性能一直是人們關心的問題。通過持續的自主研發與迭代,海光CPU在信創芯片領域率先實現了性能突破,其表現不僅顯著超越國內同類信創產品,更已逼近國際主流芯片性能水平。正因如此,海光的芯片才得以占據國產CPU市場的半壁江山。比如說,2022年國產服務器領域,海光信息的市場占有率高達53.6%。規格對比:緩存更大,接口更強大
服務器采購選型過程中,拼殺絕不止步于CPU的性能,而在于全方位的能力和超強的可擴展能力。對比目前市場主流產品,海光處理器擁有三點明顯優勢:
第一,L3緩存更大。這意味著,相比其他處理器,海光處理器能夠有效地減少內核的等待延遲,擁有更高的處理器效率。
第二,支持內存數量更多,頻率更高。
第三,支持更多互聯接口,解決了CPU和設備、設備和設備之間的內存鴻溝問題,并為服務器帶來高帶寬和低延遲優勢。
場景對比:公有云業務性能全面提升
只有在實際應用場景中不斷優化,才能充分發揮CPU性能,賦能千行百業。近年來,AI開始滲入千行百業,AI算力已成眾多企業關注焦點。而支撐這些AI應用高效運行的,正是強大的云計算能力。
據某頭部運營商使用海光服務器反饋數據,從國際主流遷移至海光,其公有云業務的虛擬化性能測試提升了20%,現網云全主機性能提升了20%,虛擬機密度提升了40%,混合并行訓練集群性能提升了14.5%,AI for Science場景行業應用調優提升了87%。與此同時,大模型業務主流模型生態適配100%。
安全對比:系統性布局各種核心技術方案
2024年10月,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一則聲明引發關注,其文章指出英特爾存在安全漏洞頻發、可靠性差、漠視用戶投訴、假借遠程管理之名監控用戶以及暗設后門危害網絡和信息安全等嚴重問題。而在去年年底,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通信企業協會、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四部門更是聯合聲明,呼吁采購國產芯片。
在信創領域,安全可靠無疑是至關重要的首要任務。迄今為止,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共披露了3期安全可靠測評結果。其中,海光系列處理器表現突出:海光2號C86、C86-3G、C86-4G均通過了安全可靠測試。
海光在安全技術領域進行了系統性布局。同時,為了對C86處理器安全技術進行規范和統一,海光推出了C86處理器安全計算架構CSCA(C86 Security Computing Architecture),其中包含的安全技術有安全密鑰、安全處理器、安全啟動、安全存儲、密鑰管理及使用、動態度量保護、內存加密、機密計算、密碼計算、可信計算標準支持、芯片安全防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海光的CPU內引入了一種新型解決方案,內部集成了密碼學協處理器 (CCP),底層C86指令集可支持密碼學指令,通過密碼運算加速、密鑰管理和HCT等技術,為云上和大數據加密等場景帶來更先進的解決方案。生態對比:兼容3000多萬原生Windows應用
在信創產業需求爆發之際,技術自主僅解決了替代問題,要真正實現'真替真用'和'好用易用',還需構建繁榮開放的產業生態。
國產服務器領域,性能為先,生態為王。事實上,單從性能角度來看,早期的POWER、SPARC、ALPHA等并不比Intel/AMD差,甚至部分性能可能更好。但之所以這些芯片都沒有得到大規模發展,原因就在于生態沒有及時發展起來,最終被x86一統江湖。
賽迪研究院《2024-2026年中國信息創新硬件產業 發展建議報告》中顯示,目前,在全球服務器市場,x86架構的占比超過90%,這源自其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而Windows for Arm尚在起步階段,支持的軟件數量有限;自研芯片需要針對性的軟件適配,才能解決平滑替代的問題。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龍芯桌面和服務器平臺累計適配產品數量已達到2679款,華為鯤鵬Arm架構認證軟件數以萬計,兆芯x86架構自2018年之后受限。相較之下,海光擁有X86指令集永久授權,并自研C86技術,其產品原生兼容超過3000萬款Windows應用程序,可以讓用戶實現信創系統向國產CPU芯片的無縫遷移。
市場趨勢:海光成為國產服務器首選
據 IDC 報告,海光在國產化服務器市場份額居首,在金融和通信等領域市場占有率超過一半。為什么海光在近幾年,尤其是信創市場,越來越多被人所選擇?這是因為,海光一直在全場景、多周期的曠野中持續奔跑。總結起來,為如下三點優勢:
第一,性能強勁。在同等配置條件下,搭載海光最新一代CPU的服務器性能已實現對國際主流產品的追趕甚至超越,在各類測試中均表現優異,實現了性能與能效雙重突破。同時在規格上不斷追趕接近國際主流產品。
第二,代碼安全。海光在CPU內置專用安全處理器(國密)及專用安全處理器支持可信引導,具有全部源代碼,并采用國密算法。
第三,遷移平滑。這體現在x86生態的無縫遷移上。x86技術歷經數十年迭代與驗證,是數千萬行代碼的支撐,承載著全球超九成的商業IT系統。實現“安全發展與發展安全” 相兼顧,能夠兼容x86的c86路線是當下社會經濟主戰場中實現國產替代的最優選擇。
“國產化”絕非信創未來發展的'備選項',而是驅動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引擎。在這樣的前提下,只有形成更多的產品線,才能給用戶更多的選擇。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海光已有近百款機型。包括通用類:雙路、2U雙路、2U單路、1U雙路、四路;人工智能類:4U訓練、2U推理。
當前,無疑是信創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此時,構建開放協同的產業生態已成為當務之急。海光以自主核心技術作為堅實支點,持續在創新之路上篤定前行,同時大力拓展產業合作生態圈,為信創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上一篇:倪光南院士:開源RISC-V是芯片產業變革的新引擎
下一篇:中國擬推政策鼓勵使用RISC-V芯片:市場即將爆發?
推薦閱讀最新更新時間:2025-04-05 10:28



- LT6220 的典型應用 - 單個 60MHz、20V/us 低功率、軌到軌輸入和輸出精密運算放大器
- 具有熱降額功能的 LT3756IMSE 30W 白光 LED 前照燈驅動器的典型應用電路
- 基于NE555的鋸齒波發生電路 ver 0.01
- L7812C遠程關斷穩壓器的典型應用
- SU-03T轉接板
- LTC5593 雙路 2.3GHz 至 4.5GHz 高動態范圍下變頻混頻器的典型應用
- NCS1002A 恒壓/恒流二次側控制器典型應用
- 使用 Analog Devices 的 LT3091HR 的參考設計
- S56X、VPX FPGA 板基于 Rugged Intel Stratix V GX/GS 6U VPX 板和兩個 VITA-57 FMC I/O 站點
- 使用 Analog Devices 的 LTC5800IWR-WHMA 的參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