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支持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ADAS),汽車上安裝的雷達傳感器數量越來越多,其中包括多個中距離和遠距離雷達,用于支持汽車工程師學會定義的 L2 級自動駕駛。雖然這種雷達組合可以實現安全運行所需的前向掃描范圍,并且到目前為止已經足夠,但在成本敏感型市場中,由于所面臨的要求不斷變化,原始設備制造商 (OEM) 需要新的設計解決方案。
由于具備 L2 級及更高自動駕駛級別的下一代汽車將爭相以越來越低的成本向消費者提供這些自動駕駛功能,因此需要優化的硬件和軟件。
現代架構:當今形勢
自動駕駛車輛傳感器架構取決于車輛的自動駕駛能力級別。實現自動駕駛操作需要實時收集和處理大量傳感器數據。如果傳感器同步工作,特殊的軟件可以使用傳感器數據來構建車輛前方世界的虛擬圖像。通過這個虛擬圖像,ADAS 微控制器 (MCU) 便可計算出正確的路徑或避開障礙物。
雷達通過發射無線電波,并接收由路徑上物體反射的無線電波來檢測物體。然后,雷達會測量從發射無線電波到傳感器檢測到無線電波之間經過的時間,從而計算出物體的距離。在 L2 級或更高級別自動駕駛汽車的典型應用中,雷達傳感器的組合包括三到五個支持高達 150m 探測范圍的中距離雷達傳感器和一個支持高達 250m 探測范圍的遠距離前置雷達。
這些雷達均持續以幀的形式向雷達電子控制單元提供數據。然后,由 OEM 和一級制造商開發的軟件棧負責根據中央時鐘同步各個不同的數據幀,而這需要大量的處理開銷。因此,不斷增加的數據需求在性能、功耗、尺寸和價格方面對中央處理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 (TCP/IP) 協議棧的物理層 (PHY)上進行幀的硬件級同步,可以顯著降低中央 ADAS MCU 的后處理需求。德州儀器 DP83TC817S-Q1 以太網 PHY 收發器能夠使兩個或更多雷達的雷達幀在時域和頻域上實現硬件級同步,精度達到納秒級。下圖展示了這一概念。

圖:兩個雷達在時域和頻域上實現同步
使用硬件同步實現ADAS 自動駕駛操作的優勢
OEM 已經將以太網作為區域、域和混合架構中大型系統的數字主干。在現有的 ADAS 架構中,以太網用作雷達和中央計算系統之間的通信鏈路。在雷達子系統中,以太網 PHY 將幀數據發送到中央 ADAS 計算機。
德州儀器 DP83TC817S-Q1 具有多項高級功能,能夠利用精密時間協議 (PTP) 恢復傳入的中央時鐘。該器件的集成輸入/輸出用于觸發雷達幀,從而在多個雷達之間及時實現雷達幀同步。這個同步的幀會被傳送回雷達電子控制單元。然后,DP83TC817S-Q1 測量接收到的雷達幀的頻率偏移,并在下一個幀周期校正雷達頻率偏移,從而使后續幀在頻域上實現同步。時域和頻域同步使中央 ADAS MCU 幾乎無需進行后處理,就能使用從傳感器獲取的數據,并提供比軟件級同步更高的精度。
結語
以太網 PHY 收發器通過簡化現有 ADAS 架構并減少軟件棧處理,提高了現有雷達系統汽車架構的精度、效率和探測范圍,從而能夠滿足 OEM 和一級制造商的需求。DP83TC817S-Q1不僅減少了 ADAS MCU 上的處理負擔,而且還縮短了完整雷達系統的開發周期并提高了其性能水平,使得原先成本受限的架構得以實現。因此,這些特性的結合無疑將縮短下一代 L2 級及更高級別自動駕駛汽車的開發周期。
關鍵字:德州儀器 以太網 PHY收發器 汽車雷達
引用地址:
德州儀器以太網PHY收發器如何擴大汽車雷達的覆蓋范圍
推薦閱讀最新更新時間:2025-04-23 16:04
TI新型以太網物理層,可擴展工廠和樓宇自動化應用范圍
德州儀器(TI)近日宣布推出一種通過單對雙絞線傳輸長達1.7 km的10 Mbps以太網信號的新型以太網物理層(PHY)。DP83TD510E的電纜距離經過擴展,比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802.3cg 10BASE-T1L單對以太網規格的200米要求還長1.5km。額外電纜長度可幫助設計人員擴展工業通信范圍,不會增加系統重量或布線成本。 滿足長距離通信的更高帶寬需求 隨著工廠和樓宇自動化系統的復雜性不斷增長,在網絡邊緣與節點之間傳輸更多數據的需求也在增加。直接訪問邊緣節點應用的能力可改善控制和狀態監控,同時還可簡化聯網系統之間的數據共享。 當前,用于將連通性連接到邊緣節點的解決方案通常使用由網絡網關通過協
[網絡通信]
信號干擾危及汽車雷達安全
雷達安全這一鮮為人知的問題正在成為輔助駕駛和高度自動化車輛的潛在致命弱點:雷達信號相互干擾。 雷達已成為補充 CMOS 成像相機的重要傳感方式。雷達可在所有天氣條件下工作,并支持一系列自動駕駛功能,包括自動緊急制動 (AEB)。但是,如果雷達最終像捉鬼敢死隊的粒子加速器一樣穿過彼此的氣流,它們可能會被挫敗或出現故障。 “有件很重要的事我忘了告訴你。 不要越過溪流。會很糟糕?!?雖然這還不是汽車制造商公開警告或駕駛員普遍認為的現象,但在擁擠環境中運行的汽車雷達將面臨嚴重干擾。 雷達的應用范圍從自適應巡航控制和盲點檢測到前向碰撞警告系統和智能泊車輔助。為了讓車輛獲得 360 度全景,它需要短程和遠程雷達芯片。AEB 通常使用雷
[嵌入式]
激光雷達與自動駕駛汽車“分手”
自動駕駛汽車的大規模上路可能離我們還很遙遠,然而起主要推動作用的傳感器開始逐漸成為主流。激光雷達技術正在滲入人類駕駛的車輛,也正在其他的行業中發光發熱。 激光雷達技術與非自動駕駛車輛融合的最新成果是沃爾沃在11月發布的EX90。該公司與激光雷達供應商Luminar五年合作的第一款結晶也隨之亮相,一個標準的前置激光雷達裝置將支撐起這款跨界車的駕駛輔助功能。 激光雷達裝置曾經象征著自動駕駛的雄心壯志。如今,沃爾沃的設計師將Luminar的Iris激光雷達裝置更巧妙地整合到EX90的車頂線。 這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只不過與最初的預期有些出入。 “激光雷達供應商寄希望于自動駕駛汽車的出現顯然是一個錯誤的商業案例。
[汽車電子]
VelodyneAnsys合作開發下一代汽車激光雷達傳感器
4月12日,激光雷達制造商Velodyne和美國Ansys公司宣布合作開發下一代汽車激光雷達傳感器的軟件模型,可顯著提高先進自動駕駛汽車(AV)的風險識別功能。此次合作將Velodyne的激光雷達設計整合到Ansys的虛擬傳感器套件中,加快了汽車制造商整合Velodyne傳感器的速度,從而提供行業領先的駕駛安全性并大大加快了AV上市速度。 (圖片來源:Velodyne) 許多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面臨的挑戰之一是實現可靠測試和識別潛在危險邊緣狀況所需的魯棒性。為處理上述問題,AV需要使用激光雷達作為冗余檢測技術,以在各種操作情況下進行有效地定位和跟蹤物體。但要想獲得可靠的驗證,激光雷達傳感器必須執行超長英里的詳盡
[汽車電子]
通用無人駕駛汽車在毫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上的應用解析
通用汽車在2018年1月13日發布通用無人車安全報告,并宣稱將在2019年量產基于Bolt純電動車改裝的無人車,本文根據公開資料對通用無人車做一些分析估計,僅供大家參考。 通用的無人車沒有方向盤和踏板,顯然是無法人工介入,也彰顯通用對自己無人車技術的信心。同時也顯示出傳統車企在無人車領域強大的競爭力,如果谷歌想要做類似的無人車,那么谷歌必須求助于菲亞特克萊斯勒FCA為其定做。這就是新興造車企業或IT自動駕駛企業的尷尬之處,不和傳統車企合作,它們無法拿到一款相對比較優秀的改裝平臺,算法再強大也無法落地。 新興造車企業或IT自動駕駛企業也無法得到優秀汽車廠家的支持,因為優秀汽車廠家視其為競爭對手,只會盡力打壓,不會出手援助。只
[汽車電子]
恩智浦:每輛自動駕駛汽車上配備的雷達模塊可達220美元
完成對飛思卡爾的合并以后, 恩智浦 (NXP)年營收跨過百億美元大關,根據IC Insights的數據,排名進入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公司。特別是在汽車電子領域,新恩智浦超越瑞薩,成為全球第一大車用半導體供應商。近日,恩智浦半導體大中華區汽車電子業務部總經理陳偉進向媒體介紹了恩智浦汽車電子的最新狀況。 ?
?
智能手機增速趨近停滯之后,下一個“殺手級應用”尚未出現,從過去幾年的可穿戴到今年的虛擬現實,這些概念火熱但難以有效拉動半導體市場的增長,汽車電子倒是一個確定性的增量市場。電動汽車及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ADAS )技術的商業化已經非常成熟,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究進度推進也很迅速,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系統已經被美國公路交通安全局(NHT
[嵌入式]
汽車以太網技術演進,為自動駕駛鋪平道路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自動駕駛汽車正逐漸成為現實。而要讓自動駕駛成為普遍可行的選擇,一個關鍵的原因在于汽車所需的大量數據和信息的傳輸。汽車以太網作為一種重要的車聯網技術,正逐漸成為汽車行業關注的焦點。通過技術的不斷演進更新,汽車以太網將越來越符合自動駕駛的需求。 車載以太網技術的演進 AUTOSAR(汽車開放系統體系結構) AUTOSAR 是開放和標準化的汽車軟件體系結構。它由汽車制造商、供應商和工具開發商聯合開發完成。AUTOSAR 包括在汽車中使用的 TCP/ IP 協議模型。汽車行業已經達成一致,同意將 AUTOSAR 確立為標準,各家汽車制造商將在實施標準層面展開競爭,而不必再對標準本身提出爭議。
[汽車電子]
Microchip推出用于工業自動化的新型千兆以太網交換機LAN9662
該交換機具有 AVB/TSN 和集成 PHY,并包含一個實時引擎,用于處理飛行中的 高速循環數據 工業自動化和數字化轉型正推動可擴展、標準化網絡解決方案市場快速增長,以滿足商業運營技術(OT)部署的需求。為了向自動化制造商提供全面的網絡解決方案,Microchip Technology Inc.今日宣布推出LAN9662千兆以太網交換機。該交換機具有四個端口、音視頻橋接和時敏網絡 (AVB/TSN)、兩個集成 10/100/1000BASE-T PHY 和一個 600 MHz Arm? Cortex?-A7 CPU 子系統。 為支持工業以太網應用,LAN9662 具有實時引擎(RTE),能夠修改飛行中的以太網幀,從而實現更
[網絡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