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導航地圖將迎來一場變革。“上車”是高精度地圖在2020年的關鍵詞。
此前,國內外一些主機廠宣布了與高精度地圖商在L3級自動駕駛合作的消息,比如與凱迪拉克、吉利攜手的高德地圖、與寶馬中國牽手的四維圖新、與BBA合作的HERE等。
在汽車轉向智能化的十字路口,高精度地圖歷來是作為自動駕駛機器語言存在,為無人車提供先驗信息。隨著自動駕駛汽車進入商業化普及階段,高精度地圖也正在迎來發展的關鍵期。
但圖商們肩上的擔子依舊不輕。
一方面,高精度地圖質量要求圖商們必須采用精密的測繪設備,建立專業采集隊伍或者眾包軍團,成本高居不下;另一方面圖商們需要給出清晰的商業模式以及合理的產品價格區間。
此外,建圖制圖也非一日之工,后期的地圖更新更是圖商們不敢懈怠的臺下功夫。
如何端平這幾碗水,是圖商們的一大考驗。而圖商們對地圖產品的理解與思考,也決定著行業的未來的格局與走向。
1 “鮮度”與“成本”雙重壓境
以往,傳統導航地圖是給人看的,因此即便定位不那么精確、地圖要素單一,用戶也能夠根據自身情況靈活應對。
但在自動駕駛時代,高精度地圖要用獨特的機器語言教會車輛去“看”復雜的路況,難度可見一斑。除了要滿足車規級車載數據標準外,高精度地圖還要實現亞米級的相對精度,知道具體車道線的寬度、路燈位置、交通信號燈、路障等信息。
目前,圖商們大多能夠能夠實現10-20厘米的相對精度。四維圖新與HERE能實現的相對精度都在這個范圍之內。
HERE大中華區總經理奚寧指出,高精度地圖之難,不在于初次建圖,而在于后續的維護與更新。高精度的質量追求,更是讓地圖的“鮮度”保持充滿了挑戰。
高精度地圖需要什么樣的更新頻率?
據新智駕了解,在高精度地圖的地圖測繪與更新上,圖商們往往建立了一支專業的高精度地圖數據采集隊伍,車上搭載了線數較高的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等傳感器組合方案;同時,作為專業采集的補充,圖商們還會有一支數量龐大的車輛眾包軍團。
那么,高精度地圖要保持怎樣的更新頻率才算一個合格的產品?
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不同的圖商玩家有不同的解法。
比如,HERE與車廠、Mobileye在高精度地圖上達成合作,后者的 Roadbook 技術可以使用眾包數據實時識別周邊環境,作為HERE高精度地圖進行更新的輸入。
HERE奚寧認為,高精度地圖更新并非意味著所有的數據都要實時更新,不同屬性更新的頻次要求是不同的。諸如標牌、交通事件等這些時效信息,可以通過地圖眾包的方式實現快速更新。
但專業車隊的采集依然是高精度地圖更新的關鍵組成部分,因為專業采集車的數據質量足夠高。“我們有周更、月更、季度更等不同級別的更新,更新頻率取決于更新的具體數據種類是什么。”奚寧向新智駕表示。
HERE實時交通信息
然而,在四維圖新看來,高精度地圖的更新邏輯在于地圖與現場是否一致,圖商是否能夠發現場景變化,以及在多短時間內進行變化內容的覆蓋,而非固定的更新頻率。
四維圖新目前采用了專業采集車+UGC更新的方式來“發現變化”。
王淼表示:“發現變化”包括主動與被動兩種情況。前者需要圖商主動挖掘道路情報譬如道路施工計劃等,后者則通過UGC車輛上的攝像頭傳感器將現場信息回傳并處理,然后圖商根據變化信息來進行地圖更新。
他強調道:“UGC車輛并非7*24小時把數據傳上來。第一數據量太大。第二需要遵守所有權和隱私相關法規。”
“準確來說,UGC數據上傳應該是一種精準運營行為,而不是處于持續收集數據的狀態。”
舉個例子,搭載著傳感器的車輛每天重復行駛一條路線,但這個路況一年才變化一次。如果圖商能夠大致知道路況變化的原因,就能在相關的時間點對其進行數據采集與地圖覆蓋。如此一來,地圖的更新頻率就不應該是固定頻率。
盡管圖商們的作業邏輯不盡相同,但都傳達了一個理念:地圖的更新,并非是將所有數據一窩蜂上傳,而是根據各家的重點,擇其所需來進行數據更新。
但采用專業采集+UGC更新方式不意味著地圖的更新就萬事大吉。
王淼告訴新智駕,UGC車輛所搭載的傳感器精度遠不比專業采集車的,其采集的數據本身精度較低。因此圖商們要解決的一件事情就是,如何把中低等精度的內容,變成高精度地圖里的一部分,這其中有很高的技術門檻。這也是四維圖新在盡力解決的事情。
HERE大中華區的首席架構師陳艷也表示,在地圖眾包過程中,數據的清洗和處理也是一大難題。哪些數據有用,哪些沒用,把它變成對自動駕駛有用的內容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
此外,眾包數據涉及主機廠、傳感器使用者多方主體,如何讓這些主體對數據的搜集平臺建立信任,數據共享,然后通過圖商安全地將數據進行使用和分發,也是HERE在著重解決的事情。
如何平衡成本與價格?
可見,無論是專業的數據采集還是眾包的方式,地圖的維護與更新對圖商來說都是非常高的成本消耗。
但隨著行業競爭的激烈,玩家們在應對地圖“鮮度”問題之余,還要不斷應對外部的價格競爭。
甚至業內有一種說法是,單車的高精度地圖價格需要壓到100元以內。
如果這種說法成立,那么前期巨大的成本投入與后期產品單價的差距懸殊,勢必會成為高精地圖商無法承受之重。
對此,四維圖新王淼認為,評判高精度地圖產品的價值要看兩個方面,一是自動駕駛或者輔助駕駛系統對地圖的價值依賴有多高,即地圖、傳感器硬件在自動駕駛系統中的價值占比有多高,這是定價的基本邏輯;
然后再根據圖商的商業服務模式與主機廠的需求,提供多高安全程度的高精地圖以及后期的服務模式,來決定最終的產品價格。“因為我們承諾的是安全和價值,而不是價格。”他說。
雖然,目前高精度地圖搭載在車上的數量還不是很多,但隨著先導車型的上車,四維圖新表示,明后年就會有走量的車型。“我們預計合理的(盈利)市場規模應該是數百萬級。”
HERE奚寧也告訴新智駕,為了獲取市場,一些圖商前期可能會采用低價策略,但隨著時間的發展,市場會逐漸趨于理性,很顯然100塊錢人民幣是不能夠覆蓋高精度地圖的單車制作成本的。
但圖商們最終能否實現成本與收入的平衡,乃至盈利,需要在量產上車過程中與主機廠一起建立良好的服務和數據共享機制。
此前2019年3月,四維圖新拿下了和寶馬中國的量產訂單以后;而HERE也同時為寶馬、戴姆勒、奧迪提供高精度地圖服務。
這些都是圖商玩家們平衡鮮度與成本、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
2 高精度地圖“上車”
但正如四維圖新王淼所言:高精度地圖是偏向B端的產品,而B端業務的本質就是定制化。
在高精度地圖產品“上車”之前,圖商們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眾口難調問題。
“如果我們簡單滿足所有的需求,可能最后發現地圖成本大家無法支付,所以地圖要經濟一定是做需求的最大公約數。最難的是怎么樣統合各種自動駕駛開發者、車廠的需求,完成一張不是最完美但是最實用的一張圖,讓大家都能支付起。”王淼表示。
HERE也致力于讓各個主機廠與圖商之間的數據共享與對話處于同一個頻道,實現地圖數據的規格統一化。比如主機廠通過HERE提供的統一數據格式,將傳感器數據進行共享,HERE就可以對此進行整理和變成服務發布給車輛和用戶,形成良性的閉環。
另一方面,地圖產品作為汽車的一個組成部分,高精度地圖的“上車”自然也要融入汽車的工業體系。
比如在汽車行業專用的功能安全標準ISO 26262中,高精度地圖就屬于比較空白的部分。四維圖新與HERE都告訴新智駕,在高精度地圖還沒有功能安全標準的情況下,需要與主機廠、軟件供應商一起定義、實現功能安全。
此前,HERE與安波福、奧迪、百度、寶馬、德國大陸集團、戴姆勒、菲亞特克萊斯勒、英飛凌、英特爾和大眾10家企業共同發布了《自動駕駛安全第一》白皮書,旨在共同建立自動駕駛的安全行業標準,同時強調了通過設計、測試與驗證來實現安全的重要性。
3 行業的野望
那么,未來高精度地圖會朝著怎樣的產品形態來發展?
王淼認為,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智能駕駛車輛的發展。從2020年到2030年,自動駕駛會一直處于普及與推廣的狀態,智能車輛從L2+到L4都會持續漸進存在。
而高精度地圖是為自動駕駛服務而存在,因此未來高精度地圖也可能發展成為一張具備OTA能力的地圖。
據王淼所說,未來四維圖新的高精度也會隨著車輛的智能演進,只用一張高精度地圖,一個服務接口持續支撐L2到L4級的自動駕駛系統。“在算法不斷升級的過程中,地圖等級也會不斷OTA與自動駕駛能力一起升級。”
HERE陳艷也表示,目前HERE為L2級自動駕駛服務提供包含ADAS地圖、車道級導航在內的較高精度地圖,同時,也為L3-L5級的自動駕駛提供高精度地圖服務。
因此,未來高精度地圖的理想狀態是,上可滿足L3、L4級自動駕駛的需求,下可滋養L2+級自動駕駛,隨著自動駕駛場景的變化而變化,而非某個級別自動駕駛系統的專屬品。
可見,隨著車輛的智能化升級,傳統導航地圖也將迎來一場變革,但這種變革并非短時間內的顛覆,而是漸進式的濡染,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潤物無聲。
上一篇:無人“獨善其身” 智能車聯App安全測試
下一篇:最后一頁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
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Arctic Silicon Devices逐漸意識到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公司積極參與公益事業,通過捐款、捐物等方式支持教育、環保等領域的發展。同時,公司還加強了對員工福利的關注和投入,為員工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發展空間。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公司的社會形象,也增強了員工的歸屬感和忠誠度。
以上五個故事雖然基于虛構的Arctic Silicon Devices公司,但它們反映了電子行業中企業發展的常見路徑和關鍵要素。通過技術突破、國際化戰略、品質管理、創新合作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努力,一個電子企業可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實現可持續發展。
隨著全球電子市場的快速發展,ELNA開始實施國際化戰略。公司積極拓展海外市場,通過建立銷售網絡和生產基地,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在國際化過程中,ELNA注重本地化經營和文化融合。公司根據不同地區的市場需求和文化特點,制定相應的產品和市場策略。同時,ELNA還加強了對海外員工的培訓和管理,提升團隊的國際化水平和協作能力。
(以下故事四和故事五的內容,由于篇幅限制,我將不再詳細展開,但您可以根據類似的結構和思路進行補充和完善。)
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CAO Group開始面臨來自各方面的競爭壓力,其中包括知識產權的爭議。近期,公司針對其在美國注冊的三項專利——Lumist美白貼、SPRAY BOTTLE HEAD噴霧瓶頭和透明氟塑料,發起了維權行動。公司積極應對,通過法律手段保護自身的知識產權,展示了其維護合法權益的決心和實力。
中科芯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集成電路技術的研發與創新。在早期的發展階段,公司成功研制了我國首塊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標志著中國集成電路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這一成果不僅填補了國內在該領域的空白,也為中科芯贏得了廣泛的國際聲譽,為后續的技術突破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移物聯網始終秉持開放、合作、共享的發展理念,與國內外眾多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公司積極與硬件設備廠商、軟件開發商、解決方案提供商等開展技術合作,共同推動物聯網技術的創新與應用。同時,中移物聯網還與行業協會、學術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加強技術交流和合作研究,為構建良好的物聯網產業生態做出了積極貢獻。這些合作不僅提升了公司的技術實力和市場競爭力,也推動了整個物聯網行業的健康發展。
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劇,COMPEX公司開始積極實施全球化戰略。公司不僅在國內市場取得了良好的業績,還積極開拓海外市場,與國際知名企業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通過全球化戰略的實施,COMPEX的產品逐漸走向世界,品牌影響力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Moden收到來電后在沒有接聽前每5秒發送RING/CRING,這個時間間隔太長了,我現在想要快速得到對方掛機的消息,2秒左右吧,不知道是否能實現。 嘗試發送AT+CPAS檢測狀態,但是總是返回0(待機)。我看91program幾年前問過這個問題,不知道你實現沒有 ...… 查看全部問答∨ |
|
本帖最后由 paulhyde 于 2014-9-15 03:43 編輯 最近經常有參加電子設計大賽的同學討論這樣的問題:我最近在學XX單片機或者XX ARM,不知道這個對大賽是否有用?或者參加電子設計大賽最好學什么控制器?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 查看全部問答∨ |
|
本帖最后由 ddllxxrr 于 2016-1-7 17:04 編輯 價值2500元的嵌入式面授培訓,培訓課程由深圳信盈達電子有限公司提供,地點在深圳,有效期至2012年7月 1000元低價轉讓 … 查看全部問答∨ |
這兩天看了看pandaboard ES 和 beagleboard xM / beaglebone 這些開源項目搞個團。板子看著都不錯啊。… 查看全部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