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2日,北京智能車聯產業創新中心正式發布了《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報告(2019年)》(簡稱:2019北京報告),在這份報告中,百度在2019年測試總里程和測試車輛數量兩項數據均位列第一,分別是75.4萬公里和52輛。
在2月27日,全球自動駕駛最熱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車輛管理局(簡稱:加州DMV),則發布了2019年自動駕駛人工接管報告(簡稱:2019加州報告)。這份報告主要公布三項數據:測試車輛數量、測試里程和每千英里接管次數(數值小為佳)。在每千英里接管次數上,百度以0.06次居首。
中美兩國是全球自動駕駛發展最熱門的國家,北京和加州是中美兩個最具代表性的區域,在這兩份官方的年度自動駕駛測試報告中,百度在不同的領域獲得“第一”。那么,問題來了:1、北京和加州的自動駕駛測試標準,哪個更接近商業化的需求;2、在這兩份不同判斷維度的報告中,百度的這三項第一,其“含金量”究竟如何?
兩份報告都是承擔自動駕駛測試管理責任的主體,根據早已制定的管理方式進行數據采集和分析對比,下面,想看看北京和加州,中美兩個不同的地區,對自動駕駛的監管區別。
01 自動駕駛測試管理:北京VS加州
自動駕駛技術,作為一項破壞式創新的技術,自其上路開始就必須受到監管,這也是全球范圍內的共識。無論是北京,還是加州,或者別的自動駕駛測試城市,都對上路測試的自動駕駛車輛及進行自動駕駛測試的公司,采取對應的監管措施。
北京以其自動駕駛測試條件之嚴苛,成為中國自動駕駛測試的代表區域;加州以其自動駕駛測試公司數量之多以及測試管理、起始時間,成為美國自動駕駛測試乃至全球自動駕駛測試的代表區域。2019年,在北京進行自動駕駛測試的公司為13家,在加州進行自動駕駛測試的公司有64家。
加州作為全球最先進行商業性質的自動駕駛測試區域,加州DMV制定了自動駕駛車輛的監管措施,參與自動駕駛測試的公司每年遞交包括測試車隊規模、測試里程、接管次數(以及每次接管情況說明),加州DMV根據各公司數據,匯總公布每年的《自動駕駛人工接管報告》。值得一提的是,每當自動駕駛車輛發生交通事故的時候,涉事公司要在事故發生后10個工作日內遞交事故報告。
北京作為自動駕駛測試的后起之秀,參考了加州DMV的管理方式,并且根據中國市場和中國道路狀況特點,制定了北京的自動駕駛測試規則,對自動駕駛測試車輛及公司,進行更為嚴格的管理。
北京的自動駕駛測試規則包括幾個方面:
1、測試場地方面:制定和推進自動駕駛車輛測試的場(封閉試驗場)——路(開放測試道路)——區(開放測試區域)”三級測試環境的建設與開放;
2、測試牌照方面,則有T1-T5針對R1-R5不同場景路況的測試牌照;
3、自動駕駛技術路徑方面,則有單車智能和車路協同測試方式。
北京智能車聯產業創新中心,根據早已制定的規則,收集了各測試車輛的數據和表現,匯總發布的報告,更多的顯示了該中心重點關注的內容。例如,在公開道路接管上,2019北京報告,則對接管的不同類型進行分類和總結。例如,人為原因造成的接管,以及被動原因造成的關鍵脫離;脫離的原因,有策略缺陷、人工安全防御、系統故障等分析,一目了然。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在對自動駕駛車輛的監管,做到了實時性的監管,通過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監管平臺,可以精準到開放測試道路電子圍欄、駕駛員(安全員)甄別及測試情況監控、測試車輛歷史軌跡追溯等。
上述如此精準的對自動駕駛車輛的監管,是美國加州所沒有的。同樣,對自動駕駛車輛測試進行根據R1-R5不同場景路況對應的T1-T5不同級別的牌照管理,分別對應不同的測試環境和路況,以及封閉場地測試及管理,這些都是美國加州所沒有的。
總而言之,加州的自動駕駛測試監管是松散型的監管,只有對自動駕駛車輛發生事故有嚴格的時效要求,其余數據是采取企業自報為主;北京的自動駕駛測試監管,則分級別、分區域和分技術路徑的,管理更為細致,更接近商業化的需求,能夠積累更多的經驗。對于參與測試的自動駕駛車輛和公司而言,需要遵循的規則就更多,這是巨大的挑戰。
02 不同維度的數據、不同維度的說服力
在中美兩國發布的兩份2019自動駕駛測試報告來看,百度獲得了三個第一:
1、2019加州報告中,百度每千英里接管次數0.06排名第一,對比之下,公認的自動駕駛標桿企業,Waymo和Cruise的該項數據為0.08,這個數據當然是越小越好,三者已經接近;
2、2019北京報告中,百度52臺測試車輛在所有測試車隊規模中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小馬智行的車隊規模為5臺,兩者差距為10倍;
3、2019北京報告中,在測試總里程中,百度以75.4萬公里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依舊是小馬智行,測試里程為11.12萬公里,兩者差距為7倍;
數據是多維度的數據,不同維度的數據,顯示對自動駕駛能力不同角度的判斷。單純看單項數據排名,實際上的意義并不是太大。更重要的是,看排名背后的硬實力。對比中美兩地北京和加州的測試管理,北京的測試條件遠比加州要嚴苛、更接近自動駕駛在中國的商業化需求。
加州DMV發布的報告,由于缺乏嚴格的監管和統一的標準,被參與各方所詬病,此前年年接管數據都是排第一的Waymo,今年被百度搶了風頭,Waymo官方也是頗有微詞,這就是沒有一個統一的測試標準的弊端。
對于自動駕駛的能力,不管是中美兩地都在記錄的測試里程,還是測試車隊規模,或者是加州DMV單獨公布的每千英里接管次數,這些數據分別在某個角度反應了一個公司的自動駕駛能力。
例如,每千英里接管次數,反應的是拿掉駕駛員(安全員)的可能性,不管是加州還是北京,分別有關于去掉安全員的管理方式;測試里程和測試規模,反應的是公司的技術能力,技術水平不夠,首先就拿不到北京的測試牌照,更談不上堆砌測試車輛和規模了,資本的門檻與技術的門檻同在。
但是,衡量自動駕駛能力的唯一標準,就是可商業化能力。
03 商業化是唯一的衡量標準
自動駕駛能否商業化,在車智君看來,有三大方面的要求:1、量產;2、成本;3、全路況。
目前自動駕駛測試車輛,大多數采用的是改裝車輛,Waymo改裝的是克萊斯勒的Pacifica為主,Cruise改裝通用旗下車型為主,Aptiv此前一直使用寶馬車型,包括國內的自動駕駛公司,此前大多采用林肯MKZ,現在開始逐漸采用國產車型,如百度采用紅旗車型,長城和比亞迪等車型被多家自動駕駛公司采用。
可量產:除了自動駕駛車型的可量產,還有就是傳感器的可量產。目前,自動駕駛公司紛紛與車企達成合作,研發自動駕駛車輛,例如,在美國,Cruise與母公司通用汽車的合作,在中國,百度與紅旗的合作。
在百度52臺獲得北京測試牌照的車輛,其中就有紅旗EV車型,在40臺獲得載人測試的牌照,主力更是紅旗EV車型,相比長城、比亞迪等自主品牌仍需要改裝用于自動駕駛測試的車型,百度采用的紅旗EV車型是雙方深度合作,推出自動駕駛量產車型紅旗EV,解決量產問題。
成本問題:可量產,本質上也是解決成本問題,包括設備生產成本(含車輛和傳感器)、運營維護成本。國產化的自動駕駛車型,以及采用國產激光雷達,都是降成本的舉措,從而為自動駕駛的規模商業應用解決成本問題。
自動駕駛的商業化,必然是全路況的自動駕駛能力。一定是一步步提高技術、適應不同的道路狀況,相比加州一刀切的自動駕駛測試方式,北京根據中國道路情況,劃分R1-R5不同場景路況、推出T1-T5不同級別的測試牌照,有利于自動駕駛車輛逐步提高技術。車路協同技術的加入,有利于降低單車智能成本、進行規模化管理從而產生規模效益,最終達到商業化的要求。
對于中國的自動駕駛公司來說,除了解決量產和成本問題,還需要適應中國的道路,才能在中國推行自動駕駛的商業化。北京的自動駕駛測試規則,基于中國道路情況和中國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特點,可以被認為是最接近自動駕駛商業化的需求。
在這樣的測試要求下,百度在北京的測試成績,包括了截止目前為止唯一一家獲得北京T4級別牌照的測試企業;唯一一家使用前裝量產車型進行自動駕駛測試和載人測試的企業;唯一一家在北京經開區、海淀區和順義區,實現R1-R4以及RX(車路協同測試)全區域全路段覆蓋的測試企業;投了規模最大的測試車隊、積累了最多的測試里程。
在有著最接近商業化需求的自動駕駛測試標準下,百度進行大規模的測試,積累了中國最多的自動駕駛測試里程,積累了不同路況、積累了更多的自動駕駛經驗,距離在中國實現自動駕駛規模商業化或許能夠更近一步。目前,百度在長沙、滄州等地,相繼開展自動駕駛商業化測試和運營。
在2019北京報告中,測試里程排名第二的初創企業Pony也獲得了資本的認可。在2020年2月26日,官宣拿到豐田高達4億美元的融資。
最后,相比中國自動駕駛公司紛紛前往加州測試自動駕駛車輛,車智君更希望看到Waymo、Cruise這類國外的自動駕駛公司,來到中國、來到北京測試其自動駕駛技術,在中美兩地相同的測試環境里,才能真正對比展示各自的自動駕駛技術能力。
上一篇:現代推出了一款使用操縱桿來操控的概念電動汽車Prophecy
下一篇:發布Ultium電池系統,通用汽車加速電動化轉型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
Empro Technology Corp成立于2005年,由一群熱衷于電子技術的工程師創立。在初創階段,公司專注于研發高效能、低功耗的半導體芯片。經過數年的不懈努力,公司成功推出了一款具有顛覆性技術的芯片產品,其性能遠超當時市場上的同類產品,迅速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Elma對產品質量的追求是顯而易見的。通過對所有員工的培訓以及遵循認證的ISO標準的系統程序,Elma達到了行業領先的質量水平。這種對質量的承諾不僅體現在產品制造過程中,更貫穿于整個公司的運營和管理中。
進入21世紀,Cree在功率器件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2004年,Cree開始大范圍采用氮化鎵(GaN)材料,并成功將其應用于大功率RF器件產品設計。這些GaN射頻器件主要服務于美國軍工領域,如“薩德”導彈防御系統,其超寬的頻率覆蓋和大功率射頻功率技術無人能及。這一技術的成功應用,不僅提升了Cree的技術實力,也為其打開了新的市場空間。
隨著產品質量的不斷提升和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ANSHAN公司開始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公司通過與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參加國際電子產品展覽會等方式,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公司還注重售后服務體系建設,為客戶提供全方位、高效的服務支持。這些舉措有效提升了公司的市場競爭力,使ANSHAN成為電子行業中備受矚目的品牌。
1962年,赫爾穆特?維茨(Helmut Vietze)加入Baumer Electric Ag,成為一名模具制造工。他憑借出色的個人能力和工作表現,很快在公司中脫穎而出。1964年,公司創始人Herbert Baumer去世后,Helmut Vietze接管了管理層,并帶領公司走向新的發展階段。他的領導為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動了Baumer在技術和市場上的雙重突破。
隨著產品線的不斷豐富和技術實力的不斷提升,Aborn Electronics開始積極尋求市場拓展。公司先后在國內外多個地區設立了銷售網點和分支機構,并通過參加各類行業展會和論壇,加強與其他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同時,Aborn Electronics注重品牌建設,通過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逐漸樹立起了良好的企業形象和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