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人而言,TomTom幾乎就是車載衛星導航設備的代名詞。但實際上,這家荷蘭地圖制作公司正在建立豐富的導航數據庫和高清地圖,以應對未來聯網無人駕駛汽車的競爭。
盡管TomTom在用戶中的影響力比不上谷歌地圖,但它也為許多日常服務提供支持,包括Uber和和蘋果地圖。微軟也使用了TomTom來支持自己的Azure、必應地圖和Cortana等服務。
為了支持龐大的聯網車以及移動服務,這家公司的合作對象中包括了不少大名鼎鼎的企業。上個月TomTom和微軟以及公共交通數據平臺Moovit建立了合作,將匯聚三方的資源為開發人員創建一個多模態的交通平臺,這其中就利用到了TomTom的行車和停車的實時數據。在過去的一周里,TomTom宣布和尼桑、菲亞特克萊斯勒以及大眾集團等汽車廠商聯手,在歐洲,TomTom的地圖和導航服務將覆蓋大眾、奧迪、保時捷、斯柯達、蘭博基尼和賓利等品牌。另外在中國和日本地區,這家公司成為首家奧迪汽車交通服務供應商。
更耐人尋味的是,TomTom還宣布將為“多家排名前十”的汽車制造商提供高清地圖,這種地圖將包含車道模型和交通信號燈,精度能達到厘米級。對于無人駕駛汽車而言,這種技術無疑是一塊重要的基石,因為它需要精準地確定自己和周圍汽車的距離,確保在行駛中不會發生碰撞。目前最精準的GPS系統在路面上也可能存在幾米的誤差,這樣的誤差可能會讓無人駕駛汽車跑偏,甚至開到人行道上。
TomTom還宣布其高清地圖將覆蓋美國、日本、韓國和歐洲——這涵蓋了所有無人駕駛汽車測試和開發的核心地區。但目前它還沒有宣布高清地圖的使用方,
上周,TomTom和車載聯網軟件供應商Elektrobit宣布了一款名為“高清視界地圖”(HD map horizon)的無人駕駛軟件。這種地圖能實時地加載、構建前方道路的詳細圖像。例如它能讓汽車的輔助駕駛系統了解前方存在一個急轉,或者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障礙物,如事故殘骸等。
總的來說,TomTom并不是大部分人想象中的“日常軟件”品牌,而是一家低調的無人駕駛技術巨頭,如果汽車公司不想自己的數據被谷歌一覽無余的話,對TomTom的依賴就會日益加重。
對此,外媒特地采訪了TomTom的導航服務負責人Heiko Schilling來了解這家公司的發展狀況,以及它在汽車行業轉型中的自我定位和優勢所在。
遭遇滑鐵盧
Schilling是在一個特殊的時期加入了TomTom。2007年11月,這家公司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歷史最高點,但在之后的兩年里,由于iPhone、安卓手機和谷歌地圖(這個因素最關鍵)的影響,TomTom的市場縮水了95%,并且一直沒有恢復。
“現在看來,這并非是一件壞事。當我剛進公司的時候,產品的客戶數量達到了3.5萬,這非常高,因此我們受雇于這家公司——這是前兩年,隨后公司遭遇了財政危機,iPhone出來了,谷歌地圖出來了。”Schilling告訴外媒。
盡管iPhone和谷歌地圖讓TomTom吃了敗仗,但它卻是2009年iPhone 3GS的發布合作方之一。當時的首席技術官兼聯合創始人Peter-Frans Pauwels站在喬布斯身邊展示了iPhone史上第一款連續播放導航信息的地圖應用。這種想法可能是對的,但智能手機的崛起給TomTom的硬件業務帶來了致命一擊。大家的手機都自帶導航功能,誰還愿意花個300美元去購買一款專門的GPS設備呢?
所以Schilling在公司最初的幾年可謂十分波折。“公司經歷了大規模的結構重組,但現在看來,這么做非常正確。但如果你身處當時的環境,也會感覺前途迷茫,甚至有些害怕。”Schilling說道。
艱難的發展過程
自1991年成立以來,TomTom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最初它只是一家B2B測距及掃碼器軟件開發商,合作方包括Palm Pilot和Psion Series 5等當時的高人氣手持設備。21世紀初,TomTom將自己的重心轉移到了汽車導航系統上,首次將“袖珍電腦”用于車載導航系統,并開始銷售專門的GPS導航單元。
在之后的幾年里,TomTom涉足了多個垂直領域,包括用于車隊管理的遠程通信技術和消費級可穿戴設備等。大約在18個月前,TomTom經歷了一次重大的結構重整,將力量集中到自己的核心業務上。2017年9月,TomTom宣布裁員136人,并離開了競爭激烈的可穿戴設備市場。今年年初,TomTom宣布將遠程通信技術以1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Brigdestone,并將所有的資源都集中到地圖和導航上。
當時,公司表示出售遠程通信業務能讓自己變成一家“更專注的公司,用極其高精度的地圖、導航軟件和實時交通信息服務改變交通行業的未來”。TomTom并沒有提及谷歌地圖,但后者極有可能是促使它最近連續簽訂合同的原因。幾個月前,谷歌和雷諾、尼桑以及三菱簽訂了合同,將包括谷歌地圖在內的安卓服務集成到這些品牌的汽車上。
除此之外,TomTom首席執行官Harold Goddijn表示會把更多注意力放到無人駕駛汽車上。
“在對所有戰略方向進行思考后,我們決定把遠程通信服務賣給Bridgestone。我們會繼續投資地圖繪制系統,加快它的更新速度,降低運營成本,為將來的無人駕駛打下基礎。這10億美元等于讓我們提前獲得了未來10年的遠程通信業務營收。”首席執行官Goddijn說道。
無人駕駛的未來
在過去的十年里,谷歌在消費市場的地圖競爭中所向披靡。這家科技巨頭正在全球部署自己的車隊,繪制新的道路地圖和街景圖片,并用于自己的各種產品中。但是隨著無人駕駛汽車革命的興起,其他地圖制作商也有了新的定位。
在早期的無人駕駛汽車開發中,存在一場“是否需要地圖”的爭論——有人認為它有車載傳感器就夠了。但地圖的意義很快就被證明,它能讓汽車更好地感知行駛環境和路況,這是傳感器無法做到的。
“這場爭論很快就結束了。傳感器感知不到下一個十字路口會出來什么,也看不透旁邊那輛大貨車身旁有什么。傳感器有太多局限性,這恰好能通過地圖去彌補。”Schilling說道。
盡管高級的輔助駕駛系統已經成為車輛的標配,但整個汽車行業還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更高級別的自動化。去年12月,谷歌的姊妹公司Waymo公布了第一款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名為Waymo One。它不僅是Waymo的里程碑,同時也證明了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速度。
與此同時,其他科技公司和汽車廠商也不想置身局外。最近戴姆勒和寶馬建立了一個長期的無人駕駛合作項目,兩家重量級的汽車品牌聯手可謂矚目。其實這些德國汽車巨頭的合作并不是什么新鮮事:2016年這兩家公司所在的財團收購了諾基亞的地圖部門Here,價格為30億美元。這次交易是為了確保它們對本地的技術擁有絕對的控制權,避免受制于谷歌。和TomTom一樣,Here也在無人駕駛汽車上下了重注。
TomTom表示,如今全球有8億人通過各種渠道使用自己的技術,每天自己要搜集超過200億個地點的數據,并將它們反饋到產品中,確保地圖和其他信息的時效性。同時它還擁有超過50萬平方公里的高清地圖,這種技術還處于開發中,將來有可能用到下一代無人駕駛汽車上。
競爭優勢
相比谷歌,TomTom在汽車、無人駕駛等方面擁有一些重要的優勢。谷歌地圖的數據主要來源于智能手機,但這種數據并不是十分準確的——人們會在走路、開車、騎自行車、跑步、滑冰、踩滑板甚至帆船運動中使用谷歌地圖,因此谷歌面臨著一個難題,這到底是一個騎車很快的人,還是一輛開得比較慢的車?另外,智能手機的GPS并不一直精準可靠。
Schilling表示:“這也是谷歌等科技巨頭想要進入汽車領域的原因,他們想要更加穩定可靠的數據。”
谷歌的確將Android Auto提供給汽車制造商,但它仍然依賴于用戶的智能手機。同時它也推出了完全獨立的Android Automotive,并于數年前和沃爾沃、奧迪簽訂了協議。
另外用戶隱私也是谷歌這些巨頭備受爭議的地方。谷歌的核心業務就是依靠用戶的私人信息進行盈利,所以汽車巨頭在和谷歌簽訂導航協同的合約前,需要經過非常謹慎的思考。
但TomTom和Here這樣的公司更專注于駕駛員,而不是依靠廣告去盈利,這是它的另一大優勢。對于隱私的保護,可能會幫助TomTom在競爭中勝出。
開發領域的競爭
除了汽車領域,TomTom和谷歌在開發領域里也同樣存在競爭。去年五月,谷歌宣布了谷歌地圖API發生了重大改變,它的API將被集中到地圖、路徑和地區三個核心產品中。另外它的收費模式被改為“即用即付”型,同時要求開發人員為所有的API訪問提供信用卡和賬戶。這些改變于去年六月開始生效,引起了部分開發人員的不滿,他們認為自己要為此支付遠超以往的費用。
相比之下TomTom為移動開發人員發布了完全免費的地圖和交通軟件開發套件,讓他們不受限地獲取地圖和交通信息,其目的就是為TomTom吸引更多應用開發人員,并爭取讓他們升級成付費用戶以獲得更高級的功能。Here也在一個月前采取了類似的行動。
但是TomTom的這個舉措并不僅僅是為了吸引開發人員,因為越多的第三方應用使用TomTom的地圖智能,那么它就能搜集越多的地理數據,這能幫它提高產品的整體質量。簡單地講,這能幫助它建立更多終端,獲得更多數據,了解人們的出行,成本卻非常低。
TomTom的未來
誰會是這場競爭的勝利者,目前還不得而知。
在過去30年里,TomTom經歷了科技領域的幾次重大的技術變革,而未來這場戰爭也注定異常激烈。什么是公司未來的重心,Schilling只回答了四個字:“無人駕駛。”
汽車制造商的合作以及高清地圖的構建,是無人駕駛汽車的基石,而TomTom追求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更新速度,從而確保汽車能精確地了解即將駛入的環境。
“TomTom的數字地圖每個月要做出15億次改動,對用戶而言平均一周更新一次。它證明了TomTom平臺的規模,讓我們距離實時地圖更近一步,這才是通往無人駕駛汽車的關鍵所在。”Schilling補充道。
上一篇:陶氏新品DOWSIL? EA-4700 CV膠粘劑 新一代汽車裝配用有機硅解決方案
下一篇:自動駕駛成本高昂,為什么再增加一個探地雷達反而能降成本?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
Hong Kong X'Tals Ltd在電子行業的發展故事
故事一:精密時間與頻率產品的創新之路
Hong Kong X'Tals Ltd(簡稱HKC)自1991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精密時間和頻率產品的研發與生產。公司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其KSTAR系列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馴服振蕩器(GNSSDO)的推出。這款新產品不僅接收來自北斗、GPS、GLONASS和GALILEO等多衛星系統的信號,還具備高靈敏度和低噪聲的特點,長期頻率穩定性優于1E-12。KSTAR系列GNSSDO的推出,標志著HKC在通訊、自動駕駛、能源和金融等領域的時間同步解決方案上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這一創新不僅增強了公司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也為眾多行業客戶提供了更加精準和可靠的時間同步服務。
故事二:從石英晶體到國際市場的跨越
HKC的母公司Kolinker Industrial Equipments Ltd擁有超過13年的中國晶體行業經驗,并在深圳設立了首家中國本地的晶體工廠,該工廠榮獲QS9000和ISO/TS16949認證。這一成就不僅體現了HKC在晶體制造領域的專業實力,也為其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HKC憑借其高質量的石英晶體產品,成功進入東歐、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北美、臺灣和西歐等市場,成為國際市場上備受矚目的晶體產品供應商。
故事三:技術研發與產品多元化的并行發展
HKC深知技術研發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因此不斷加大在研發領域的投入。公司不僅專注于晶體、諧振器和振蕩器的研發與生產,還積極拓展產品線,推出了一系列滿足不同行業需求的電子產品。例如,在工業自動化領域,HKC設計并制造了多款機電一體化設備,贏得了國內外眾多知名家電制造商的青睞。此外,公司還涉足新能源行業,通過投資組建益陽晶鑫新能源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致力于多晶硅產業鏈的建設與發展。
故事四:品質管理與國際認證的雙重保障
HKC始終將品質管理視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公司早在2000年和2003年就分別通過了ISO9002 1994及ISO9001 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成為同行業中最具實力的公司之一。這一系列的國際認證不僅證明了HKC在品質管理方面的卓越表現,也為其贏得了國內外客戶的廣泛信賴。HKC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和服務水平,努力成為電子行業的佼佼者。
故事五:全球化戰略與本土化運營的有機結合
隨著全球市場的不斷擴大,HKC積極實施全球化戰略,在全球多個地區設立分公司和生產基地。同時,公司也注重本土化運營,根據不同地區的市場特點和客戶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產品和服務。例如,HKC在中國內地市場就設立了多家子公司和生產基地,通過深入了解本地市場需求和客戶需求,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和服務模式,贏得了中國市場的廣泛認可。這種全球化戰略與本土化運營的有機結合,為HKC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在電子行業的早期,Deltrol Controls以其創新的電磁閥產品嶄露頭角。公司創始人認識到,隨著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對精確控制流體流動的需求日益增加。于是,他們投入大量研發資源,成功開發出了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特點的電磁閥。這一創新產品迅速在電子行業獲得認可,Deltrol Controls也借此機會逐步擴大了市場份額。
隨著市場的競爭加劇,Elite Enterprises意識到只有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和技術水平,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公司加大了對研發的投資,不斷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檢測儀器,并嚴格把控原材料采購和生產流程。這些努力使公司的LED產品在光效、壽命和穩定性等方面均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
Cantherm公司一直把產品質量放在首位。在一次產品質量檢測中,公司發現某批次產品存在微小瑕疵,盡管這些瑕疵并不會影響產品的正常使用,但公司仍然決定召回該批次產品并進行全面檢查。這一舉動雖然給公司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失,但卻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和好評,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電子行業中的地位。
GSME Electronics的起點可以追溯到2001年,當時公司在廣西桂林市成立,作為桂林國家高新區的高新技術企業。初期,公司面臨著技術設備落后的挑戰,但管理層高瞻遠矚,決定從日本、韓國、歐美等國家引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自動化生產設備。這一決策為公司后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得公司能夠快速進入半導體器件的生產領域,并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隨著全球電子市場的不斷擴大,Apex Tool Group積極實施全球化戰略,拓展市場版圖。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了多個生產基地和分銷網絡,以便更好地服務全球客戶。同時,Apex Tool Group還積極與全球知名的電子企業開展合作,共同推動電動工具技術的創新和發展。這些舉措使得Apex Tool Group在全球電子行業中的地位日益穩固。
這個電路我也仿真出來了,跟實際測試基本能夠吻合,但問題是我現在計算出的電壓輸出Vo和電壓Vi 表達式好像不正確,通過我自己推出的函數表達式算出來的值和實際、仿真都不能吻合。 先說下此電路的一些參數,輸入電壓是 0-5KHZ 、幅值為 8.2V(低電 ...… 查看全部問答∨ |
|
要求: 1. 利用I2C接口對三路帶I2C接口的AD采樣; 2. 利用SSI接口對一路DAC進行數模轉換。 3. 利用USB口接收上位機的數據 ...… 查看全部問答∨ |
現在我打開位圖時,有時候即使地址中有位圖,也會顯示:"未找到歷史記錄!"。只要一次出現這種情況,以后再點打開按鈕,都會顯示:"未找到歷史記錄!",而且過一會程序會顯示無法找到正確的源代碼。 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請大俠們幫忙看看 ...… 查看全部問答∨ |
原理圖: 小菜鳥剛剛學習數字電路有幾個地方怎么看都看不懂請老師們幫我解答解答 Orc謝謝了 第一個問題: 這個VDD_3V3是干什么用的啊? 第二個問題: DM DP信號為什么要穿一個電阻啊? 第三個問題: DP和VDD_3V3之間有什么聯系為什么要穿一 ...… 查看全部問答∨ |
單片機 通D/A產生正弦波,要實現頻率步進 問題? 大家幫幫忙 ! 我的是STC89C516RD+的單片機 (晶振24MHZ) 在通過D/A (8位)轉換,得到了一個頻率固定的正弦信號, 但 我要讓它實現步進, 我的思想是讓改變 D/A采樣間隔之間的延時來(,改決 步進問題. 但我不知道 怎么去定義一個變量,來改決頻率 ...… 查看全部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