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新能源,就不能不提全固態電池,作為下一代能量存儲技術的發展方向之一,固態電池的優勢十分明顯。
首先,它會用固體電解質取代液體電解質,阻斷了動力電池起火和爆炸的隱患。
其次,固態電池更耐高溫,在100℃工作時性能不會衰減,即使在300℃的環境中,也不會起火和爆炸。
第三,固態電池的壽命更長,設計壽命的長短,是衡量一個電動產品好壞與否的重要依據之一。
第四,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更大,續航里程更長,同等體積下,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是傳統動力電池的兩倍以上,也就是說傳統動力電池可以續航600km,固態電池至少可以續航1200km。
正是因為固態電池解決了傳統動力電池的很多缺陷,才讓它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很多人覺得固態電池現在還處于實驗室階段,其實固態電池的技術發展比你想象的還要更快,現在已經正式量產了。
日前,北京純鋰新能源科技公司已經正式組建了全國首條全固態鋰電池量產線,這條生產線的設計產能為200MWh(1MWh=1000kWh),這就意味著,它可以同時為20萬輛兩輪電動自行車充電,一天所生產的固態電池在1000塊以上。
真是沒有想到,電動汽車還沒用上固態電池,電動自行車卻要率先用上了。
固態電池的正式量產,具有跨時代的里程碑意義,咱也別管它是電動汽車的固態電池還是電動自行車的固態電池,反正就是全固態電池。
這條固態電池生產線的正式商用,終于讓固態電池從實驗室轉到了應用市場,還獲得了CNAS認證。
說到固態電池,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它會搭載于新能源汽車上。其實除了新能源汽車之外,它的應用場景更加廣泛,人工智能、通信設備、無人機領域都會用到固態電池,而且相比新能源汽車,它們所應用到的固態電池完全不需要那么大的容量,就比如你時刻都在用的智能手機,如果搭載固態電池的話,續航時間起碼能提升一倍,原先一天一充,搭載固態電池后就可以兩天一充了。當然,這只是最基礎的應用,如果能量密度更大的話,三天一充也不是問題。
除了手機可以用之外,充電寶也可以用,兩者相加,足以減緩你的充電焦慮。
至于新能源汽車所用的固態電池,由于能量密度更大,技術要求更高,可能離它正式投產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根據目前各大車企的進度來看,東風集團會在2025年正式投產,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可能要到2026年正式投產,豐田汽車也有自己的固態電池,不過正式上車的時間可能要到2027年了。
整體來看,在固態電池技術方面,還是國產品牌更加領先。只要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充電電器和數碼產品,在未來都有可能搭載固態電池,很多人覺得固態電池離我們十分遙遠,其實它離我們只有一步之遙。
最后,對于國產固態電池正式量產這件事情,您有什么看法?
上一篇:明年,混動超越純電?
下一篇:寧德時代驍遙超級增混電池全面開啟增混"大電量"時代
- 熱門資源推薦
- 熱門放大器推薦
- LTC3529 的典型應用 - 采用 2mm 3mm DFN 封裝的 1.5A、1.5MHz 升壓型 DC/DC 轉換器
- 使用 RP40-11012DFR DC/DC 轉換器并根據 EN55022 A 類(雙輸出)進行 EMC 濾波的典型應用
- LT1171HVIQ、2.5A 高效恒流充電器的典型應用
- MPC56xx Shield擴展板
- LTC3110HUF 鉛酸電池備份/充電應用的典型應用電路
- PCB電子樂器
- 使用 Analog Devices 的 LTC1871-7 的參考設計
- Sg1527A穩壓脈寬調制器典型應用電路
- AD8627ARZ-REEL7 精密放大器的典型應用電路,用于顯示直流誤差的光電二極管模型
- 3.3、用于光網絡的5V模擬放大
- 英特爾攜海信發布端側會議領域垂域模型解決方案,讓商務會議更安全更智能
- 英特爾攜手MAXHUB聯合發布企業級AI PC, 加速AI大模型在端側落地
- 助力低碳數字未來 英飛凌攜多款創新成果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日清紡微電子科技賦能產業升級,亮相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泰克閃耀 2025 慕尼黑上海電子展,引領測試技術新變革
- 破局AI眼鏡性能、續航、成本“不可能三角”:芯原推出高集成度參考設計方案
- 人形機器人成下一風口,各大車企紛紛入局,比智能汽車潛力更大?
- 業績最高 TDK為汽車應用推出電容值達100V的MLCC
- 微型柔性機器人:開啟智能救援與精準醫療新紀元
- 人工智能加速芯片設計:動態自適應流程引領高效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