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蓋世汽車研究院發布了“2024年1-8月智能座艙配置數據榜單”,包括座艙域控、座艙域控芯片、HUD、AR-HUD、液晶儀表屏、中控屏、語音等七大領域,全方位展現了中國乘用車市場座艙配置的最新動態與趨勢,以及各供應商間的激烈競爭態勢。
一、座艙域控供應商裝機量排行榜:國產供應商市場份額持續攀升
在“座艙域控供應商裝機量排行榜”中,德賽西威以超51萬套的裝機量及15.2%的市場份額穩居榜首,再度領跑座艙域控市場。和碩/廣達(特斯拉)憑借特斯拉的品牌效應緊隨其后,裝機量超39萬套,市占率為11.6%。
億咖通、車聯天下、鎂佳科技等本土供應商呈現出穩定的增長態勢,穩居榜單第三名、第四名和第五名的位置。與此同時,安波福市場份額和排名小幅下滑,跌至第七名,取而代之的是本土供應商博泰車聯網,以近17萬套的裝機量位列第六。(點擊查看→更多供應商裝機量排行)
二、座艙域控芯片供應商裝機量排行:國產芯片加速上量
在“座艙域控芯片市場”中,高通憑借66.7%的市場份額斷層第一,裝機量超過了234萬套。該成績不僅凸顯了高通在座艙域控制器芯片領域的深厚底蘊與技術卓越性,同時也映照出其在全球汽車市場中廣泛而深遠的布局,以及無可比擬的強勁競爭力。
超威半導體和瑞薩電子分別以394,107套、256,394套的裝機量位列第二和第三,市場份額分別達到了11.2%和7.3%。值得注意的是國產芯片供應商在榜單中也排名前列,芯擎科技和華為分別以153,443套、135,332套的裝機量位列第四和第五,其中芯擎科技的市場份額增長至4.4%,國產芯片在座艙域控領域開始逐步提升聲量。(點擊查看→更多供應商裝機量排行)
三、HUD供應商市場裝機量排行:滲透率快速提升
“HUD供應商裝機量排行榜”中,整體排位相較1-7月沒有變化。華陽多媒體以超40萬套的裝機量成績繼續領先市場,其市場份額為21.3%。澤景電子和怡利電子分別以306,392套和200,947套穩坐第二和第三的寶座,市占率分別為16.0%、10.5%。
需要注意的是第四名“未來黑科技”,其市場份額小幅上漲至10.4%,裝機量達198,388套;第六名的電裝市場份額小幅上漲至8.5%,裝機量達162,405套。第九名“華為”的市場份額也小幅上漲至4.9%,裝機量達到94,622套。(點擊查看→更多供應商裝機量排行)
四、AR-HUD供應商裝機量排行榜:國產方案加速上車
“AR-HUD供應商裝機量排行榜”中,憑借多年在車載抬頭顯示系統的深厚技術積累,怡利電子以168,040套的裝機量穩居榜首,市場份額達33.1%。華為的市場份額小幅上漲至18.6%,裝機量達到94,622套,排名第二。水晶光電、華陽多媒體、弗迪精工分別以75,791套、66,178套、40,547套排在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點擊查看→更多供應商裝機量排行)
五:液晶儀表屏集成供應商市場裝機量排行榜:競爭態勢激烈
“液晶儀表屏集成供應商市場裝機量排行榜”中,德賽西威以1,724,424套的裝機量穩居榜首,市場份額小幅上漲至14.2%,彰顯出其強勁的技術實力。比亞迪緊隨其后,裝機量為1,510,572套,占據12.4%的市場份額。偉世通、大陸集團分別占據10.6%和9.9%的市場份額,均有小幅下滑。天有為跌出榜單,航盛以317,810套的裝機量躋身第十位。展現出市場的多元化與激烈競爭。(點擊查看→更多供應商裝機量排行)
六、中控屏集成供應商市場裝機量排名榜:座艙標配化
“中控屏集成供應商市場裝機量排名榜”中,德賽西威以2,783,992套的裝機量再度奪冠,占據了21.9%的市場份額,其強大的技術實力和豐富的產品線為其贏得了市場的認可。緊隨其后的是比亞迪,憑借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深厚積累,其中控屏集成業務也取得了顯著成績,裝機量達到2,036,946套,市場份額升至16.1%。
在排名榜中,航盛、樂金顯示、松下、華陽通用等國內外知名企業憑借各自的技術優勢和市場策略,在中控屏集成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
進入電氣化下半場,智能化需求將與日俱增,其中中控屏成為車輛信息顯示和交互的核心,目前已成為汽車座艙的標配,同時將迎來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更加激烈的競爭。(點擊查看→更多供應商裝機量排行)
七、語音供應商市場裝機量排行:國產供應商優勢明顯
“語音供應商市場裝機量排行”呈現出競爭格局相對穩定,國產供應商優勢明顯的特征。
科大訊飛以4,737,332套的裝機量穩居榜首,市場份額高達42.7%,充分發揮了其在語音控制方面的技術實力。賽輪思和思必馳,分別以2,071,853套和1,564,235套的裝機量排名第二、三位,市場份額分別為18.7%和14.1%。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名的供應商企業的市場份額合計超過75%,形成了穩固的第一梯隊。
百度、大眾問問、特斯拉、華為等知名企業也憑借其技術優勢,在榜單中分列第四名到第七名。億咖通、阿里、騰訊也奮起直追,持續進行技術創新,為市場提供產品迭代。(點擊查看→更多供應商裝機量排行)
上一篇:重磅測評,新能源汽車智能座艙智能化水平如何?
下一篇:BOE1990萬片、天馬1680萬片.....上半年車載顯示面板競爭格局
- 熱門資源推薦
- 熱門放大器推薦
- 2023 Hackaday大賽的模擬胸牌(開源)
- 【單片機】基于STC32的最小系統設計
- LTC1422 演示板、2.7V 至 12V 8 引腳熱插拔控制器
- FSB50660SFS Motion SPM 5 SuperFET 系列的典型應用電路
- 使用 Semtech 的 SC1456 的參考設計
- 基于8038的波形發生器
- DC1710A-C,使用 LTC5592 的演示板,1.6 至 2.7GHz,IF=190MHz,+/-30MHz 帶寬,雙路高動態范圍下混頻器
- SC171 1A EcoSpeed 同步降壓穩壓器的典型應用,可選超聲波節能
- 使用 ROHM Semiconductor 的 BU4830 的參考設計
- 使用 Richtek Technology Corporation 的 RT7736BGE 的參考設計
- Silicon Labs BG22-EK4108A 開發套件 用科技連接未來 申請進行時!
- 快來應援吧!投票選出你最愛的TI培訓課程
- PI HiperPFS-4系列功率因數校正IC,了解產品特色,答題享好禮!
- EEWORLD下載中心熱力上線,豈能無禮!
- 有獎評測+DIY:玩轉新版1.3元單片機CH554,贏以太網分析儀器/USB分析儀
- Microchip直播|如何在ADAS系統中解決精密授時挑戰
- 【有獎征文】TI DSP 30 周年——聊聊DSP的那些事兒
- ST電機評測有獎大作戰:領取任務卡,一起啃電機驅動難題!
- Mouser&TE直播:解鎖智能家居部件新技術,探索連接黑科技
- TE白皮書下載|《散熱橋技術——電子設備散熱領域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