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第二十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開幕大會在天津濱海新區舉行。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談到了固態電池“三步走”策略。
圖片來源:泰達論壇官方
第一步,重點攻克固態電解質。2025年,以200Wh/kg和400Wh/L為目標,打通全固態電池技術鏈,三元和石墨正負極基本不變,確立主體電解質。2030年,以300Wh/kg和600Wh/L為目標,特種商用車應用為主要場景,三元和硅碳正負極,優化固態電解質體系(主體電解質+補充電解質),實現在電池層面大于4C的倍率性能和5000的循環壽命。
第二步,重點攻關高容量復合負極。2030年,以400Wh/kg和800Wh/L為目標,高性能乘用車應用為主要場景,進一步發展高比容量高硅基負極,實現在電池層面大于3C的倍率性能和1500的循環壽命。2035年,以500Wh/kg和1000Wh/L為目標,進一步發展高比容量鋰金屬負極(鋰金屬載體或功能層)。
第三步,重點攻關高容量復合正極。2035年,以500Wh/kg和1000Wh/L為目標,進一步發展高電壓高比容量鋰正極。2040年,以700Wh/kg為目標,發展鋰硫和鋰空氣電池。
歐陽明高指出,固態電解質的主流方向還是硫化物固體電解質,其本身的問題大部分已經解決,包括工藝、安全等。但是,并不是說固態電解質電池就安全了,不是所有的固態電解質都安全,重點在研究固-固反應,這比氣-固反應的安全性能提升一倍,可以說,三元電池安全性提升到磷酸鐵鋰電池完全可以做到。
歐陽明高表示,“現在如果說有700瓦時以上的電池,至少汽車是不能使用的。那都是樣品,做廣告用的。最后的正極可能是往鋰-硫電池、鋰-空氣電池這樣的方向去提升,用在轎車上每公斤700瓦時,我個人認為如果大規模生產的話,需要十年的努力。”
上一篇:替代三元鋰!固態電池還有多遠:寧德時代終于給出了答案
下一篇:固態電池市場大爆發前夜 這家電池企業打響第一槍
- 熱門資源推薦
- 熱門放大器推薦
- 英特爾攜海信發布端側會議領域垂域模型解決方案,讓商務會議更安全更智能
- 英特爾攜手MAXHUB聯合發布企業級AI PC, 加速AI大模型在端側落地
- 助力低碳數字未來 英飛凌攜多款創新成果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日清紡微電子科技賦能產業升級,亮相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泰克閃耀 2025 慕尼黑上海電子展,引領測試技術新變革
- 破局AI眼鏡性能、續航、成本“不可能三角”:芯原推出高集成度參考設計方案
- 人形機器人成下一風口,各大車企紛紛入局,比智能汽車潛力更大?
- 業績最高 TDK為汽車應用推出電容值達100V的MLCC
- 微型柔性機器人:開啟智能救援與精準醫療新紀元
- 人工智能加速芯片設計:動態自適應流程引領高效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