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說什么,都得聽著。當然這樣企業也能往前走,但就是受制于人,成本怎么降不下來,反應的時間也慢。”奇瑞乘研一院院長劉慧軍所說的這段話,汽車行業的人一聽就明白指的是,由于中國本土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整體技術能力不夠,所以中國汽車廠商在一些關鍵的高端零部件上只能依靠那些國際大品牌。所謂店大欺客,這些國際廠商是絕不肯為了中國的一家廠商做出修改的,當然更不會接受議價。
事實上,近幾年來,汽車電子已經在汽車向安全、舒適、環保的發展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汽車電子產品在整車中所占成本的比重越來越高,在高檔車中能達到40%甚至更高。中國汽車廠商要從質量和成本上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就必須依賴于汽車電子方面的發展。也許是嘗夠了受制于人的滋味,奇瑞汽車選擇了和底層的半導體廠商合作,強力突破汽車電子領域。
自主研發的回報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在2008年的北京車展上,在奇瑞的新車上,我們會發現搭載了夜視系統、壁撞系統、倒車控制系統等,這些先進的系統現在在國外也非常熱門,但應用的多為豪華車。劉慧軍告訴電子工程世界,2008年奇瑞可能會推出七八款新車,而在目前已確認的三四款車里,汽車電子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
首先,CAN總線管理系統的控制節點是奇瑞車上有史以來最多的。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網)作為汽車中各電子控制裝置之間交換信息的汽車電子控制網絡,降低了汽車的故障率,同時也是汽車檔次的一大標志;其次,這些車上還有導航系統、免提電話、音響,自動雨刮器等各種選擇;最后,還有能夠探測和分析車況并糾正駕駛錯誤的ESP系統,電子動力轉向也會出現。應該說,在汽車電子這方面,奇瑞2008年的新車會在網絡通訊、主動安全、娛樂多媒體這三方面給客戶提供更好的選擇。
這些則是對奇瑞這些年來在汽車電子方面埋頭苦干的回報。眾所周知,奇瑞是中國本土汽車供應商中自主研發的典型,在看到CAN BUS的發展是必然趨勢后,五六年前奇瑞即已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而現在則已經建立起了奇瑞自己的標準。此外,奇瑞已經在3款新車上搭載了ESP系統,并逐漸在小車到大車應用了CD、DVD、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