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記者從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了解到,隨著日前110千伏云頂變電站正式投運,崇禮冬奧核心區的7座核心變電站全部投運,冬奧核心區“雙環網+雙輻射”的電網結構正式形成,將為冬奧會提供綠色可靠電力支撐。
國網張家口供電公司副總經理林晉介紹,2022年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各場館均位于崇禮區,供電可靠性要求高,但此前崇禮地區無220千伏電源點,僅靠110千伏電壓等級供電無法滿足冬奧會供電需求。
為此,2019年張家口供電公司共施工完成涉奧工程12項,新增變電容量117萬千伏安,新增線路637.07公里。其中,新建成5座變電站、擴建一座110千伏變電站,分別為220千伏紫山溝變電站、古楊樹變電站,110千伏峰泉變電站、奧雪變電站、云頂變電站、崇禮變電站。
“加上原有的崇禮北變電站,至此崇禮冬奧核心區7座變電站全部投運,為冬奧會舉辦提供強大的電源支撐。”林晉說。
2019年12月23日投運的解放500千伏變電站是七座核心電站的重要上級電源。國網張家口供電公司建設部主任張浩介紹,該站是冬奧核心區雙環路線路網絡關鍵節點、是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的第三供電電源,它的投運將滿足冬奧賽區高可靠性供電的要求,提高冬奧場館的清潔能源消納能力,讓2022年冬奧會首次實現全部場館綠色電力覆蓋,也是奧運歷史上的一個創舉。
記者采訪時了解到,2019年是張家口供電公司冬奧攻堅年,施工單位戰嚴寒、斗酷暑、晝夜奮戰,為冬奧電網建設和當地經濟發展交上了滿意答卷,還積極配合京張鐵路有限公司完成了高鐵配套電力工程建設,為保證京張、大張、張呼在2019年年底按期投運提供了有力保障。(來源:新華社 記者:楊帆)
上一篇:我國微電網技術走向“島礁應用”
下一篇:四川德陽換流站10年累計向西北電網輸電482億千瓦時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
在穩固了國內市場后,ECC開始積極拓展國際市場。他們參加了多個國際電子展會,展示了公司的技術和產品。通過與國際客戶的交流與合作,ECC逐漸打開了國際市場的大門。同時,ECC還與國際知名電子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共同研發新產品、開拓市場。這些舉措使得ECC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不斷提升。
自1979年起,Endicott Research Group(ERG)就開始涉足電源轉換產品的制造領域。在初創時期,公司面臨著資金緊張和技術挑戰,但團隊堅持創新,專注于為LCD背光供電的LED驅動器及相關電源設備的研發。通過不斷的試驗和改進,他們成功地開發出了一系列高效穩定的產品,為公司的后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一時期的艱苦奮斗和技術積累,成為了ERG發展歷程中的重要篇章。
隨著市場需求的多樣化,美高測開始提供更加定制化的高壓半導體測試解決方案。公司深入了解客戶的具體需求,從產品設計到售后服務,全程參與并提供專業指導。例如,針對某些特定行業的高壓電纜測試需求,美高測設計并生產了具有超長測試距離和高精度測試結果的專用設備,贏得了包括軍工、航空航天在內的多個高端客戶的青睞。
為了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Deutsch公司開始積極尋求國際合作和市場擴張的機會。公司首先通過市場調研,確定了目標市場,并制定了詳細的市場拓展計劃。隨后,通過與當地合作伙伴建立合作關系,Deutsch公司成功進入了新興市場。在國際市場上,公司憑借其高品質的產品和優質的客戶服務,贏得了客戶的信任和認可。這些努力使得Deutsch公司的市場份額逐年上升,成為電子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
國 際 電 信 聯 盟(ITU) 于1995 年11 月 推 出 的 建 議G.729 稱 作" 共 軛 結 構 代 數 碼 本 激 勵 線 性 預 測 編 碼 方 案"(CS -ACELP)。 它 將64kbps 的PCM 信 號 壓 縮 到8kbps, 是 當 前 較 新 的 語 音 壓 縮 國 際 標 準。 其 ...… 查看全部問答∨ |
|
收到一份設計課題,看似簡單但卻讓我暈了頭!! 請大家幫忙指點一下,謝謝! 題目是這樣的: 設計一個USB開關,要求通過USB接口與電腦通訊,當開關閉合和開啟時分別在電腦上給出提示框來顯示開關的相應狀態。 也就是將開關的狀態通過USB接口傳 ...… 查看全部問答∨ |
|
LCD液晶顯示 LCD1604驅動模塊 /*備注一:LCD1604只含有ASCII碼表內字符的字庫,無漢字字庫,不能自行打點,不便畫曲線*/ /*本模板功能一:在任意位置顯示阿拉伯數字 */ /*本模板功能二:在任意位置顯示字符及字符串 */ #include #include " ...… 查看全部問答∨ |
- 英特爾攜海信發布端側會議領域垂域模型解決方案,讓商務會議更安全更智能
- 英特爾攜手MAXHUB聯合發布企業級AI PC, 加速AI大模型在端側落地
- 助力低碳數字未來 英飛凌攜多款創新成果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日清紡微電子科技賦能產業升級,亮相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泰克閃耀 2025 慕尼黑上海電子展,引領測試技術新變革
- 破局AI眼鏡性能、續航、成本“不可能三角”:芯原推出高集成度參考設計方案
- 人形機器人成下一風口,各大車企紛紛入局,比智能汽車潛力更大?
- 業績最高 TDK為汽車應用推出電容值達100V的MLCC
- 微型柔性機器人:開啟智能救援與精準醫療新紀元
- 人工智能加速芯片設計:動態自適應流程引領高效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