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與獨角獸
2014年的一天,一位金發美女走進舊金山藝術宮的TED錄影棚,喬布斯式的黑色高領毛衣,外加一件西裝外套。她叫伊麗莎白?霍爾姆斯(下文簡稱霍女)。
面對觀眾,霍女用沙啞的女低音講了一個故事:她親愛的叔叔迪茨在被診斷出患有晚期皮膚癌后,只活了18個月,她甚至沒來得及跟他道別。
“他住在弗羅里達。小時候,每年夏天我都去他們家度假。我還記得他教我玩橄欖球。”
霍女宣稱醫學界需要一次創新,來挽救她叔叔這類病人的生命。如果他們家里能有一臺日常血液檢測儀,定期將結果傳送給醫生,那么病情就能早些被發現。
傳統的血液檢測不僅需要患者親自去醫院,而且抽血的方式相當粗暴,給許多孩子的童年留下心理陰影。
她從西裝口袋里掏出一個U盤大小的微型試管,她所創立的Theranos的產品。
“只需要刺破指尖,滴幾滴血,放進我們的愛迪生血檢儀中,你就可以在家進行200項血液檢測。不久,我們將會達到1000項!”
此時的霍女已經拿到7億美元融資,還有更多的熱錢在追逐她。
接下來的一年,霍女成為硅谷的寵兒,霸占許多媒體的封面,被冠以“女版喬布斯”的稱號。她的公司Theranos估值達到90億美元,被譽為科技“獨角獸”。
而有人已經悄悄盯上了她。
身世不凡
這個人就是約翰卡雷羅,《華爾街日報》科技記者。
2015年2月,正在等待靈感的卡雷羅接到朋友亞當的電話。亞當是個醫學博客的作者,他問卡雷羅是否看過近期《紐約客》的人物稿《血液,更簡單》(Blood, Simpler)。卡雷羅看過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名叫伊麗莎白?霍爾姆斯的女企業家的故事。
亞當問他,是否覺得有些不正常?
卡雷羅覺得霍女在講述技術細節時,似懂非懂,如同高中生般幼稚。她這么形容自己的發明:“血液和反應劑在機器中進行化學反應,產生出某種信號,我們把信號轉譯成結果,發送給我們公司的專業人士核查。”
亞當同意卡雷羅的看法。幾天前,亞當就報道中的疑點寫了一篇博客,引來了幾個Theranos內部人士的留言,聽上去這個公司內幕驚人,超過他的想象。
亞當建議卡雷羅關注下這件事。
放下電話,卡雷羅做了一番調查,發現霍女身世不凡。
霍女1984年出生在華盛頓,后隨父母移居休斯頓,她是家中長女。父親曾在政府機構和企業就職,人脈橫跨政商兩界,并將鐵腕風格和野心灌輸給了長女。
霍女五歲那年,有人問她:你長大了想干什么?
她說:我要成為億萬富翁。
“難道你不想成為美國總統嗎?”
“我要成為億萬富翁,然后嫁給美國總統。”
2001年,霍女被斯坦福大學錄取,就讀化學工程專業,她打算拿到博士學位。
2002年,她在新加坡參與一個SARS病毒研究的項目,負責患者的血液檢測。次年,19歲的霍女從斯坦福大學的化學工程專業退學創辦Theranos,一個血液檢測的初創企業,啟動資金來自她的學費。當年她發明了一個藥物傳送裝置,并申請了專利——這應該是她血檢儀產品的原型。
她的idea是:患者只需要刺破指尖,用試管接幾滴血,就可以在家完成日常的血液檢測。
這是一個白富美女學霸的勵志故事。
成功密碼
卡雷羅很快聯系上幾個爆料者,他們都是Theranos的前員工。
一圈訪談下來,卡雷羅證實了自己的預感,霍女的產品研發并不如人們預料的那么順利。
現有的血液檢測之所以繁瑣,是因為血液檢測依賴化學反應,而一種試劑往往只能對應一個項目,要檢測多個項目,就需要多份血液。此外,化驗需要專業醫生操作,這又需要患者耐心等待。這一切讓血檢設備復雜而昂貴。
如果想創造一臺大眾版的血液檢測儀,就必須對血液檢測的原理進行創新。霍女并沒有這樣的能力,她只上了兩個學期的大學化學課程。她企圖將傳統的血檢流程壓縮到一個打印機大小的設備中,并將血液的劑量縮小到區區“幾滴”,可以裝進那只被她捏在指尖的mini試管中。但沒有一次實驗成功。
霍女并沒有被失敗擊倒,她和公司CEO巴爾瓦尼(也是她同居男友)找到另一條路:偽造血檢結果。盡管他們知道公司已經通過合作伙伴對公眾開放血檢服務,錯誤的結果可能傷害無數人的健康。
卡雷羅將手中的材料拼貼起來,發現了霍女的成功密碼:
會講故事
一個便攜式的血液檢測儀的確可以震動醫療行業。如果一切成真,醫生能實時監測病情,病人能免去奔波之苦,讓普通人有把握及早發現自身病情。霍女有可能成為醫學界的喬布斯。
所有聽過她演講的投資人,都不會忘記她聲情并茂的PPT講解:她一邊用湛藍的眼珠直視著你,一邊告訴你她小時候如何害怕抽血,還有她叔叔早逝的故事。
你會相信,這起碼是個了不起的Idea,還會對這位斯坦福輟學生生出幾分欽佩。如果想象力豐富,你腦子里還會出現這些名字:史蒂夫?喬布斯、比爾?蓋茨、拉里?埃里森。
在TED的演講中,霍女再次搬出這些故事套路,面對普通觀眾,效果也很好。
如果你對她的產品有所懷疑,打算調查下她的公司,很快你會發現:許多比你更聰明的人已經為她背了書。
過硬的政商關系
自從霍女認識了里根時期的國務卿舒爾茨后,她就打入了美國離休白人老干部的朋友圈。
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舒爾茨,前國防部長佩里、馬蒂斯,前參議員福利斯特,前富國銀行CEO科瓦切維奇……這些有權勢的白人男性紛紛被她打動,加入到公司的董事會或投資者的名單中。對于年齡如同自己孫女的企業家,他們既憐愛又欽佩。
霍女在政商圈的社交手腕可能來自她的家庭。她父親常與華盛頓的政客打交道,她母親也曾經在國會委員會工作過。家庭背景加個人魅力,霍女很快就搞定這些人,將他們與Theranos進行利益綁定。
對信息的絕對控制
在發現新型血液儀的研發多次失敗,這個Idea恐怕只能永遠停留在自己腦中后,霍女明白,如果信息外泄,她的公司將面臨滅頂之災。于是,她控制了公司信息的流動——從這一刻起,Theranos徹底敗壞成了一個精心設計的騙局。
在霍女統治下,Theranos有著五角大樓般的保密措施。
在Theranos,即使是部門主管,對其他部門的工作也一無所知。所有信息都直接匯報給霍女和CEO巴爾瓦尼。IT部門對員工的電腦進行嚴密監控,擅自用私人信箱轉發郵件者,會立刻遭到警告。
對可能散布負面信息的離職員工,公司律師會不定期加以威脅。
霍女甚至逼死一位老科學家——公司首席科學官,后者曾打算利用法庭作證的機會,將公司的造假內幕公之于眾。
同時她聘請頂級的公關公司,為公司的產品、官網和個人形象進行包裝。在后期,她花在企業和個人品牌建設上的精力,超過對研發、運營的關注,她不惜花重金請來為蘋果操刀iPhone產品發布的公關公司。
這一切讓她在2013-14年不斷登上媒體頭條,包括CNBC、《紐約客》,還有卡雷羅效力的《華爾街日報》。Theranos的估值也上升到90億美元,成為風口上的科技公司。
造假
霍女的初心是創造一款革命性的血檢儀,但用一位她在斯坦福的老師的話來說,這像是一個來自27世紀的故事。
在造假這件事上,霍女不需要任何人教她。她購買了一臺西門子的血檢儀——她最初的革命對象,用來檢測walgreens的線下網點送來的血樣。而霍女跟合作伙伴吹噓的是,將用自己研發的愛迪生血檢儀來檢測。
更可怕的是,由于她固執地要求只能從患者身上采取小劑量血液(這是她創意的核心部分),導致血量不足,員工只能對血樣進行稀釋,導致結果失真。
關鍵證據
卡雷羅細細品味著霍女的黑材料,遇到了一個問題:1. 那些采訪對象都要求匿名;2. 他們無法提供如電子郵件這樣的證據。
他知道,自己的報道如果證據不過硬,Theranos一定會奮起反擊,說不定霍女會偽裝成一個受害者,為她的傳奇再添上一筆。
卡雷羅發現,前員工們接受采訪時,精神緊張,仿佛受過驚嚇。很快他知道了原因:他們在離職之前都被迫簽署過嚴格的保密協議,不許對任何第三方談論起這段工作經歷;霍女的男友還威脅要起訴他們,這將毀掉他們在醫療行業的前途。
這時,一位名叫泰勒?舒爾茨的年輕人站了出來。他的爺爺是Theranos的名人堂成員:前美國國務卿舒爾茨。泰勒正是在爺爺的介紹下進入Theranos。這位“官三代”年輕而單純,當他發現霍女和她男友要求員工違法操作時,他數次表示反對,最終與霍女大吵一通后離職。
泰勒很快就吃到一頓永遠難忘的圣誕大餐。
他們家有一個傳統,每年圣誕節在老舒爾茨家舉行一次全家聚餐。這一年圣誕節,當泰勒到達時,發現三個不速之客:霍女跟她的父母。霍女假裝若無其事地與泰勒打了個招呼,隨后的時間,霍女在餐桌上與老舒爾茨談笑風生,她吐出的每一個單詞都像一記耳光,打在泰勒的臉上。他知道,這是霍女在展示自己的“硬核本色”。
霍女對老年男性有著不可思議的吸引力,她成功地將老國務卿洗腦了。
泰勒向記者卡雷羅拿出郵件證據,證明霍女和CEO巴爾瓦尼參與造假,在明知違規的情況下,依然向患者提供血檢服務。
就在卡雷羅為調查進展興奮不已時,他收到了一封公關公司的來信,該公司自稱代表Theranos,問記者有什么需要。顯然,霍女已經知道《華爾街日報》正在調查自己。
卡雷羅申請對霍女進行一次采訪,公關經理答應幫忙安排,但遲遲不見動靜。他不露聲色地去了趟西部,體驗了一把Theranos革命性的血檢。結果的確不靠譜,Theranos造假坐實。但霍女仍然在頻繁地在媒體亮相,CBS早間新聞、CNBC的節目、CNN的人物秀。她在高調示威:“我不會被輕易打倒。”
卡雷羅再次通過公關公司發去采訪邀請和提綱,地點改在紐約《華爾街日報》總部。Theranos答應了,他們知道卡雷羅手里有一些東西。
一場大戲要開場了。
紐約對決
然而霍女并沒有出現,她向紐約派出了一個強大的代表團,華爾街“王牌律師”大衛?博伊斯,前希拉里助手、Theranos法律顧問海瑟?金,其他兩名律師,兩名公關人士,和Theranos生物技術團隊主管丹尼爾?楊。
在他們的對面,是主角卡雷羅,一名編輯、一名《華爾街日報》的法律顧問。
律師們在落座前,將兩支錄音筆放在桌上,他們已經在準備未來的法律訴訟。
海瑟?金開口了:“我知道你的線人是一個名叫泰勒的小伙子。”
卡雷羅不動聲色。
博伊斯手里拿著采訪提綱:一共80個問題。他和藹地說:“我特別想逐一回答你的問題,好讓你相信,這里面根本沒什么故事。”
正當卡雷羅打算問第一個問題時,一旁的金突然變了臉色:“我們不想讓你公布我們的商業機密。”
很顯然,他倆在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
代表Theranos接受采訪的只有丹尼爾?楊。這位麻省理工畢業生顯然被調教過,他以“商業機密不便透露”為由,對核心問題避而不答。
卡雷羅問:“如果你們不打算接受采訪,為什么要來?”
博伊斯笑了笑,說他們愿意把Theranos的核心機密和盤托出,前提是記者簽署一份保密協議。
這場誠意不足的采訪并非一無所獲,楊承認存在操作不規范(違反FDA規定),但他表示很快就改正了。他還證實了西門子血檢儀的存在。
采訪結束后三天,一位女線人——Theranos前員工收到一封來自博伊斯的信。博伊斯宣稱,他已經知道她接受記者采訪,那違反了保密協議。如果她不主動向博伊斯坦誠自己的爆料內容,公司只能起訴她。這位女孩跑到朋友家躲了起來,整整一個周末都沒敢出門。
她不是唯一一個收到恐嚇信的線人。
記者卡雷羅明白了Theranos造訪報社的目的:他們想弄清楚,卡雷羅究竟掌握了哪些證據,以便展開滅口行動。
受害最深的是泰勒。這位極具道德勇氣的小伙子發現,自己的家庭也被牽連了。
他的爺爺老舒爾茨接到霍女的電話,說如果泰勒不配合簽署保密協議,承諾不再接受采訪,他將被起訴。
泰勒說自己不簽。此話一出口,他人生中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爺爺,這位歷經了水門事件、冷戰的老人驚恐萬狀。老舒爾茨跟自己孫子斷絕了關系。
更可怕的是,線人們似乎被跟蹤了。盡管沒有確鑿證據,但卡雷羅發現,在自己聯系某個線人后,后者就立刻會受到Theranos的威脅。他懷疑他們的郵箱或電話被入侵了。
這一刻,卡雷羅才意識到自己面對的是一頭怪獸,如果不能殺死它,自己和線人都將被一一吞噬。
他不知道霍女手中還有一張底牌。
拜訪老翁
得知爆料不可避免,霍女獨闖龍潭,只身來到紐約的《華爾街日報》總部。但她跳過卡雷羅和采編團隊所在的五樓,直接上到八樓,敲響了默多克辦公室的門。
默多克掌控著新聞集團,是《華爾街日報》的幕后老板。他的另一個身份,是Theranos的投資人。
2014年秋天,在硅谷的一次峰會上,默多克見到霍女。這位84歲的媒體大亨對后者的第一印象相當深刻:她身后跟著一個安保團隊——默多克當天只帶了一個隨從。霍女解釋說這是公司的決定。
這時的默多克正在面臨也許是人生最后一次重要抉擇,如何處理他龐大的資產。而霍女正在為公司尋找新一輪投資。默多克則正在科技領域不斷加大投資,比如,他在Uber發展早期投入的15萬美元,很快變成了5000萬。這更激發了他繼續在科技界押注的興趣。
在老男人面前,霍女似乎天生擁有自己偶像喬布斯的“現實扭曲力場”。他們對她的謊言似乎沒有辨別能力,原因無法解釋。毫無疑問,她的人設迥異于我們熟悉的、打入中國上流社會的田樸珺或奶茶妹妹,倒是她的兇悍潑辣有那么一點像鄧文迪。再加上顏值,輟學創業的傳奇,毫不掩飾的野心,混合出一種誘人的動物氣息,讓老男人們無法抗拒。
這一次,霍女再次得手。
回到紐約,默多克給美國投資圈的哥們打了幾個電話,每個人談到霍女都贊不絕口。他拿出1.25億美元,成為Theranos最大的股東。
幾個月后,當霍女出現在自己辦公室時,默多克耐心地聽她講完對記者卡雷羅的抱怨,她強調爆料有可能傷害到公司——默多克應該明白這意味著什么。
“我相信我們的記者和新聞團隊。”默多克拒絕了霍女的要求。按照慣例,作為集團老板,他不得干預具體的采編業務。
發生在八樓的談話卡雷羅并不知情,他仍然在準備自己的稿件。
東窗事發
2015年10月15日,那一天終于到了。
《華爾街日報》頭條刊登了卡雷羅采寫的調查報道《明星初創公司的掙扎》,揭露了Theranos涉嫌使用第三方血檢儀為患者血檢,且由于對血樣過度稀釋,導致結果失真。
《紐約客》、《財富》等媒體引用了這篇報道。這是個信號,主流媒體開始轉向。在硅谷,Theranos上頭條一事成為當天的熱門話題。
Theranos很快在官網發出聲明,指責報道“事實錯誤,缺乏科學常識,基于心懷不滿的匿名前員工的一面之詞”。
霍女當晚接受電視采訪,否認了一切。
第一槍并沒有令霍女倒下,反而激發了她的求生本能。一周后,霍女甚至如約出席了《華爾街日報》的論壇,她再次公然撒謊,否認公司使用第三方血檢儀。對自主研發的愛迪生血檢儀的質疑,霍女一筆帶過,稱那款產品使用的技術已經過時,公司目前正在研發新產品。
卡雷羅沒有就此罷休,他接二連三發了幾篇后續報道。
霍女在硅谷總部找到一間沒有窗戶的會議室,組建一支作戰部隊,包括律師和公關團隊。她打算跟《華爾街日報》正面剛到底。在內部會議上她將《華爾街日報》稱為“小報”。
在作戰會議上,霍女甚至提出要打性別牌,向媒體透露自己曾在大學遭遇性侵,以博取同情。盡管團隊反對,她還是在接受《彭博周刊》采訪時說了這樣的話:“直到最近,我才知道,作為一個女人,身處這個領域意味著什么。”
她的另一招是把鍋甩給男友巴爾瓦尼,提出分手并要求他辭職。
看起來Theranos將有驚無險度過這次危機,因為卡雷羅的子彈打完了;但《華爾街日報》的調查報道已經在發酵,執法機關無法坐視不管,他們的調查最終讓卡雷羅打出了致命的一槍。
這一擊來自美國醫療監管機構CMS。在《華爾街日報》報道發布前三周,他們就造訪了Theranos的實驗室。在巴爾瓦尼等人的重重干擾下,他們仍然發現諸多不合格之處,要求限期整改。當Theranos的負面報道登上報紙頭條后,CMS的執法人員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很快再次回訪Theranos在紐瓦克的實驗室,這一次他們在那里整整待了四天。
執法人員被自己的發現震驚了。他們勒令Theranos關閉該實驗室,并將問題寫進了報告中。
得到消息的卡雷羅通過內線拿到該報告,報告證實了他的調查:Theranos在使用西門子血檢儀為患者做檢測,并對血樣進行不合理的稀釋。該報告還指出,Theranos自己的產品愛迪生血檢儀完全不合格,它甚至不能原樣重現自己的檢測結果,給出的血檢報告跟瞎猜差不多。
卡雷羅將這份報告發到《華爾街日報》網站上。第三方的調查報告讓公眾——包括股東、合作伙伴——徹底醒悟過來。
股東起訴霍女和CEO巴爾瓦尼涉嫌欺詐,受騙的患者也紛紛發起訴訟,雪崩終于來了。
Theranos這只曾經的獨角獸被破產清算,霍女得到的懲罰是:股權清零,罰款50萬美元,10年內不得在上市公司任職。同時她還面臨著來自投資人和患者的法律訴訟,以及預計二十年的刑期。
……
當故事結束的時候,霍女那段圈粉無數的TED演講(TED官網已經悄悄刪除)再次被翻出來。網友發現霍女幾乎每一句話都是假的:她跟去世的迪茨叔叔并不親近;她其實是個尖嗓子,但裝成了男性化的粗啞低音,為了符合她的“女王”人設;就連她的頭發也不是真的,她母親的家族來自匈牙利,遺傳給她一頭黑發,被她染成了金色。
思考
以上內幕被寫進2018年出版的一本書《壞血》(Bad Blood),作者就是我們開頭提到的,《華爾街日報》科技類調查報道記者卡雷羅。
卡雷羅曾經兩次獲得普利策獎,他的系列報道戳穿了霍女的虛假神話,更重要的是,拯救了許多患者的生命。
記者在今天是一個毀譽參半的職業。在美國,負責輿論監督的新聞媒體被認為擁有“第四種權力”(在立法、行政和司法之后)。如果記者手中真的握有這種權力,那么我們應該擔心了。
在美國,主流媒體記者的教育背景優于上市公司CEO,那個群體的畫像是:年輕、高知、低薪、富有理想主義。
卡雷羅屬于這個群體,但我們不要忘記,把霍女和她的Theranos捧上神壇的,也是這個群體,其中甚至包括卡雷羅在《華爾街日報》的同事。
一個業余的博客作者通過閱讀新聞報道都能發現的可疑之處,他們卻視而不見,加入到“造神”大合唱中。
從上世紀90年代起,硅谷便在不斷創造神話;2008年金融危機后的貨幣寬松,讓資本市場更加饑渴地尋找下一個獨角獸,特斯拉、Facebook……這些公司背后的明星創始人的故事被媒體不斷講述、夸大……而一些公司也開始包裝起自己,他們只要創造出幾個概念,媒體便會上鉤。
媒體的另一個特點是:跟風。當某個熱門初創企業有一家主流媒體背書后,其它媒體聞風而來,對采訪對象的吹捧層層加碼。這些記者并沒有嚴肅地核實細節,被同行帶走了節奏。
Theranos丑聞敗露后,只有INC雜志刊登了道歉聲明:“我們也曾為這個騙局推波助瀾。”
根據2015年美國勞動統計局的統計,如今美國在職記者與公關人員的數量比為1:4.6。你每天看到的商業新聞,很可能大多都包含著公關意志,那些前記者們嫻熟地操作著輿論。當在職記者中的一些人開始睜大眼睛,審視報道對象時,發現律師正拿著律師函等待他們。
Theranos這樣的獨角獸在拿到數億美元的投資后,為自己打造了一副堅硬的法律盔甲。
“嚴禁泄露商業機密,否則法庭見。”這是他們干擾媒體采訪的武器。
還記得那個勇敢的小伙子泰勒嗎?他因為爆料而被Theranos起訴,父母為他掏了50萬美元的律師費。如果他們沒有選擇站在兒子背后,《華爾街日報》的報道可能永遠不會發表(因為缺乏有力證據)。泰勒有幸生在一個富貴之家,如果他的父母來自中下階層,恐怕他無法戰斗到底。
說到這,也許我們應該重新思考一下傳統媒體的價值。
社交媒體真的將取代傳統媒體么?
如今在美國,受眾獲取新聞的主要渠道是社交媒體。同時,社交平臺上的新聞質量也飽受質疑,已經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從霍女一案來看,《華爾街日報》這樣的傳統媒體似乎無法取代。
對Theranos最初的質疑來自網絡,但那位科技博客無力對此事進行深入調查,他選擇了喂料給《華爾街日報》。因為他清楚,作為個人,他無法獨立完成一篇無懈可擊的調查報道,更無法承受與獨角獸對抗的法律成本。
而在此之前,社交媒體上也已經有零星的前員工或患者的吐槽,都并沒有引起重視。社交媒體固然可以掀起“metoo”這樣的社會運動,但對于發生在狹小的專業領域的丑聞,當危害沒有擴大之前,社交媒體的個人爆料如同一枚石子投向大海,掀不起太大風浪。
更別說,霍女的公關團隊雇傭了一支網絡水軍,專門監控輿情。
老牌的傳統媒體則不同,《華爾街日報》為調查記者配備了從事實核查、法律咨詢到公關準備的一系列資源,他們擁有強大的品牌影響力與獨角獸抗衡,保證記者的工作不受外界干擾。
我們還可以窺見另一套機制的運作:管理層和新聞采編之間的隔離墻——記者有選擇報道對象的權力,且在他的工作完成前,信息不會對團隊之外的任何人泄露,甚至是集團老板。正是這面隔離墻的存在,讓默多克沒有干預報道。
默多克的股份最后被Theranos以一美元的價格回購,但他用這筆1.25億美元的虧損抵了稅。對擁有幾百億美元身價的他來說,這次失敗并沒有傷筋動骨。
最后一個問題:如果當初默多克投入的是100億美元,他會干預嗎?
上一篇:科學家研發全新3D打印材料 旨在治療難治愈骨損傷
下一篇:專訪華為何剛:健康是未來5G與IOT設備的重要一環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
進入20世紀70年代中期,Burr-Brown敏銳地意識到數字技術將對音頻行業產生深遠影響。公司迅速抓住CD播放機市場的機遇,通過技術創新,成功引領音頻行業進入數字時代。這一轉型不僅鞏固了Burr-Brown在音頻領域的領先地位,也為公司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隨著全球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視,DAVE Embedded Systems也積極響應這一趨勢。他們在生產過程中采用了環保材料和工藝,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同時,公司還致力于開發環保型嵌入式系統模塊,以幫助客戶實現綠色生產和可持續發展。這些舉措不僅體現了公司的社會責任感,也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
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ALLTHREAD開始更加關注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他們積極參與環保公益活動,推動綠色生產,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同時,他們還關注員工福利和社會公益事業,努力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
這些故事是基于電子行業發展的一般規律和模式編寫的,旨在為您提供一些關于ALLTHREAD公司可能的發展路徑的參考。但請注意,這些故事并非基于真實事實,因此可能與ALLTHREAD公司的實際情況存在出入。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ALLTHREAD意識到必須不斷提升生產效率和質量。于是,他們開始引入先進的自動化設備和智能化生產技術,對生產線進行全面升級。通過技術升級,ALLTHREAD的生產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產品質量也更加穩定可靠。
近年來,FTDI通過戰略并購進一步拓展了其業務領域。例如,電連技術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了FTDI的控股權,這一舉措不僅使電連技術在產品和客戶層面實現了更完整的布局,也增強了其在汽車電子、物聯網、工業產品、醫療設備等多個領域的市場競爭力。FTDI憑借其在USB橋接芯片領域的深厚積累和技術優勢,為電連技術的業務擴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共同推動了公司在全球電子元件產業的持續發展。
為了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CMOSIS公司積極尋求與業內領先企業的合作。通過與芯片制造商、相機生產商等合作伙伴的緊密合作,CMOSIS成功將最新的圖像處理技術集成到其CMOS圖像傳感器中,提升了產品的整體性能。同時,公司還積極參與行業內的技術交流活動,不斷吸收新的創新思路和技術成果,為公司的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有誰做過Wince平臺上使用的Camera應用程序嗎? 功能不需要很強,只要拍個圖片,錄一段DV就可以了. 我們的驅動已經調試通了,用Wince6.0默認的Windows目錄下的CameraDshowApp.exe測試也可以看到一個小圖框顯示Camera捕獲到的動態影像. 現在攝像頭(ov7 ...… 查看全部問答∨ |
evc 2003下運行基于對話框的mfc程序后,無法最小化,無法查看今日界面。下載了sdk中的例子也是一樣的。如果采用隱藏對話框窗口的話,則能夠查看今日界面,但任務列表中,找不到應用程序,請問如何只是將對話框最小化,同時能夠在任務列表中回復原界 ...… 查看全部問答∨ |
高分求教:vs2003與wince4.2的連接問題,郁悶的不行了 PDA:處理器:Intel XSCALE-Intel(R) PXA255(據說是ARM720,ARMV4I),系統:CE.NET 4.2 通過ActiveSync,EVC可以正常連接和傳輸,VS2003一直聯不上,提示說沒有物理連接。 compactFramework1傳 ...… 查看全部問答∨ |
我的VS2005是TEAM EDITION,我用PLATFORM生成了一個SDK(***.MSI),無論是默認安裝還是安裝到VS2005的SMARTDEVICE/SDK目錄下面,我都無法在VC++的智能應用程序設備里面看到WINCE5.0 請教這個應該如何解決?… 查看全部問答∨ |
本帖最后由 dontium 于 2015-1-23 13:24 編輯 高頻電路中對衰減器的特性阻抗有要求,請問是這個衰減器的特性阻抗是分別看輸入阻抗和輸出阻抗 還是什么啊~~~ … 查看全部問答∨ |
|
各位前輩 我用的是NIOS II11.0 現在有點問題想麻煩大家看看 我很是糾結啊 我用的是nios ii11.0版本,現在需要自己創建目標板FLASH編程設計,但是我找不到 nios ii sdk shell這項啊 又沒法進行啦 求各位的指導了。… 查看全部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