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參考【正點原子】I.MX6U嵌入式Linux驅(qū)動開發(fā)指南V1.6
一、help命令
進入 uboot 的命令行模式以后輸入“help”或者“?”,然后按下回車即可查看當前 uboot 所支持的命令:
help”或者“?
圖中只是 uboot 的一部分命令,具體的命令列表以實際為準。圖中的命令并不是 uboot 所支持的所有命令,uboot 是可配置的,需要什么命令就使能什么命令,而且也可以在 uboot 中自定義命令。這些命令后面都跟有命令說明,用于描述此命令的作用,輸入:
help(或?) 命令名
可以查看命令的詳細用法,以“bootz”這個命令為例,我們輸入如下命令即可查看“bootz”這個命令的用法:
? bootz 或 help bootz
二、信息查詢命令
常用的和信息查詢有關的命令有 3 個:bdinfo、printenv 和 version。
1、bdinfo 命令
用于查看板子信息,直接輸入“bdinfo”,結(jié)果如圖所示:
bdinfo
從圖中可以得出 DRAM 的起始地址和大小、啟動參數(shù)保存起始地址、波特率、sp(堆棧指針)起始地址等信息。
2、printenv命令
用于輸出環(huán)境變量信息,uboot 也支持 TAB 鍵自動補全功能,輸入“print”,然后按下回車鍵,環(huán)境變量如圖所示:
printenv
圖中有很多的環(huán)境變量,比如 baudrate、board_name、board_rec、boot_fdt、bootcmd等等。uboot 中的環(huán)境變量都是字符串,既然叫做環(huán)境變量,那么它的作用就和“變量”一樣。比如 bootdelay 這個環(huán)境變量就表示 uboot 啟動延時時間,默認 bootdelay=3,也就默認延時 3秒。uboot 中的環(huán)境變量是可以修改的,有專門的命令來修改環(huán)境變量的值。
3、version命令
查看 uboot 的版本號,輸入“version”,uboot 版本號如圖所示:
當前 uboot 版本號為 2016.03,2020 年 8 月 7 日編譯的,編譯器為arm-poky-linux-gnueabi-gcc,這是 NXP 官方提供的編譯器,正點原子出廠系統(tǒng)用的此編譯器編譯的,但是本教程我們統(tǒng)一使用 arm-linux-gnueabihf-gcc。
三、環(huán)境變量操作命令
環(huán)境變量的操作涉及到兩個命令:setenv 和 saveenv
1、修改環(huán)境變量setenv
命令 setenv 用于設置或者修改環(huán)境變量的值,命令 saveenv 用于保存修改后的環(huán)境變量。
命令 saveenv 使用格式為:
saveenv
比如我們要將環(huán)境變量 bootdelay 改為 5,就可以使用如下所示命令:
setenv bootdelay 5
saveenv
有時候我們修改的環(huán)境變量值可能會有空格,比如 bootcmd、bootargs 等,這個時候環(huán)境變量值就得用單引號括起來,比如下面修改環(huán)境變量 bootargs 的值:
setenv bootargs 'console=ttymxc0,115200 root=/dev/mmcblk1p2 rootwait rw'
saveenv
上面命令設置 bootargs 的值為“console=ttymxc0,115200 root=/dev/mmcblk1p2 rootwait rw”,其中“console=ttymxc0,115200”、“root=/dev/mmcblk1p2”、“rootwait”和“rw”相當于四組“值”,這四組“值”之間用空格隔開,所以需要使用單引號‘’將其括起來,表示這四組“值”都屬于環(huán)境變量 bootargs。
2、新建環(huán)境變量setenv
命令 setenv 也可以用于新建命令,用法和修改環(huán)境變量一樣,比如我們新建一個環(huán)境變量author,author 的值為我的名字拼音:kodo,那么就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setenv author kodo
saveenv
3、刪除環(huán)境變量setenv
刪除環(huán)境變量也是使用命令 setenv,要刪除一個環(huán)境變量只要給這個環(huán)境變量賦空值即可,比如我們刪除掉上面新建的 author 這個環(huán)境變量,命令如下:
setenv author
saveenv
上面命令中通過 setenv 給 author 賦空值,也就是什么都不寫來刪除環(huán)境變量 author。
四、內(nèi)存操作命令
內(nèi)存操作命令就是用于直接對 DRAM 進行讀寫操作的,常用的內(nèi)存操作命令有 md、nm、mm、mw、cp 和 cmp。
1、md 命令
md 命令用于顯示內(nèi)存值,格式如下:
md[.b, .w, .l] address [# of objects]
命令中的[.b .w .l]對應 byte、word 和 long,也就是分別以 1 個字節(jié)、2 個字節(jié)、4 個字節(jié)來顯示內(nèi)存值。address 就是要查看的內(nèi)存起始地址,[# of objects]表示要查看的數(shù)據(jù)長度,這個數(shù)據(jù)長度單位跟選擇的顯示格式(byte、word、long)有關。
另外要注意:uboot 命令中的數(shù)字都是十六進制的!不是十進制的!比如你想查看以 0X80000000 開始的 20 個字節(jié)的內(nèi)存值,顯示格式為.b 的話,應該使用如下所示命令:
md.b 80000000 14
而不是:
md.b 80000000 20
uboot 命令里面的數(shù)字都是十六進制的,所以可以不用寫“0x”前綴,十進制的 20 其十六進制為 0x14,所以命令 md 后面的個數(shù)應該是 14。
2、nm 命令
nm 命令用于修改指定地址的內(nèi)存值,命令格式如下:
nm [.b, .w, .l] address
nm 命令同樣可以以.b、.w 和.l 來指定操作格式,比如現(xiàn)在以.l 格式修改 0x80000000 地址的數(shù)據(jù)為 0x12345678。輸入命令:
nm.l 80000000
輸入上述命令以后如圖 30.4.3.2 所示:
在上圖中,80000000 表示現(xiàn)在要修改的內(nèi)存地址,0500e031 表示地址 0x80000000 現(xiàn)在的數(shù)據(jù),?后面就可以輸入要修改后的數(shù)據(jù) 0x12345678,輸入完成以后按下回車,然后再輸入 q 即可退出,如圖所示:
3、mm 命令
mm 命令也是修改指定地址內(nèi)存值的,使用 mm 修改內(nèi)存值的時候地址會自增,而使用命令 nm 的話地址不會自增。比如以.l 格式修改從地址 0x80000000 開始的連續(xù) 3 個內(nèi)存塊(3*4=12個字節(jié))的數(shù)據(jù)為 0X05050505,操作如圖 30.4.3.5 所示:
nm.l 80000000050505050505050505050505q
4、mw 命令
命令 mw 用于使用一個指定的數(shù)據(jù)填充一段內(nèi)存,命令格式如下:
mw [.b, .w, .l] address value [count]
mw 命令同樣可以以.b、.w 和.l 來指定操作格式,address 表示要填充的內(nèi)存起始地址,value為要填充的數(shù)據(jù),count 是填充的長度。比如使用.l 格式將以 0X80000000 為起始地址的 0x10 個內(nèi)存塊(0x10 * 4=64 字節(jié))填充為 0X0A0A0A0A,命令如下:
mw.l 80000000 0A0A0A0A 10
5、cp 命令
cp 是數(shù)據(jù)拷貝命令,用于將 DRAM 中的數(shù)據(jù)從一段內(nèi)存拷貝到另一段內(nèi)存中,或者把 NorFlash 中的數(shù)據(jù)拷貝到 DRAM 中。命令格式如下:
cp [.b, .w, .l] source target count
cp 命令同樣可以以.b、.w 和.l 來指定操作格式,source 為源地址,target 為目的地址,count為拷貝的長度。我們使用.l 格式將 0x80000000 處的地址拷貝到 0X80000100 處,長度為 0x10 個內(nèi)存塊(0x10 * 4=64 個字節(jié)),命令如下所示:
cp.l 80000000 80000100 10
6、cmp 命令
cmp 是比較命令,用于比較兩段內(nèi)存的數(shù)據(jù)是否相等,命令格式如下:
cmp [.b, .w, .l] addr1 addr2 count
cmp 命令同樣可以以.b、.w 和.l 來指定操作格式,addr1 為第一段內(nèi)存首地址,addr2 為第二段內(nèi)存首地址,count 為要比較的長度。使用.l 格式來比較0x80000000 和 0X80000100 這兩個地址數(shù)據(jù)是否相等,比較長度為 0x10 個內(nèi)存塊(16 * 4=64 個字節(jié)),命令如下所示:
cmp.l 80000000 80000100 10
五、網(wǎng)絡操作命令
uboot 支持大量的網(wǎng)絡相關命令,比如 dhcp、ping、nfs 和 tftpboot。在移植 uboot 的時候一般都要調(diào)通網(wǎng)絡功能,在移植 linux kernel 的時候需要使用到 uboot 的網(wǎng)絡功能做調(diào)試。
設置以下幾個環(huán)境變量:
setenv ipaddr 192.168.1.50 //開發(fā)板ip 地址,可以使用 dhcp 命令來獲取IP 地址setenv ethaddr b8:ae:1d:01:00:00 //開發(fā)板的 MAC 地址,一定要設置setenv gatewayip 192.168.1.1 //網(wǎng)關地址setenv netmask 255.255.255.0 //子網(wǎng)掩碼setenv serverip 192.168.1.253 //Ubuntu 主機服務器 IP 地址,用于調(diào)試代碼saveenv //保存環(huán)境變量
setenv ipaddr 192.168.1.50 //開發(fā)板ip 地址,可以使用 dhcp 命令來獲取IP 地址
setenv ethaddr b8:ae:1d:01:00:00 //開發(fā)板的 MAC 地址,一定要設置
setenv gatewayip 192.168.1.1 //網(wǎng)關地址
setenv netmask 255.255.255.0 //子網(wǎng)掩碼
setenv serverip 192.168.1.253 //Ubuntu 主機服務器 IP 地址,用于調(diào)試代碼
saveenv //保存環(huán)境變量
網(wǎng)絡地址環(huán)境變量的設置,確保 Ubuntu 主機和開發(fā)板的 IP地址在同一個網(wǎng)段內(nèi)。ethaddr 為網(wǎng)絡 MAC 地址,是一個 48bit 的地址,在同一個網(wǎng)段內(nèi)有多個開發(fā)板的話要保證每個開發(fā)板的 ethaddr 是不同的,否則通信會有問題!設置好網(wǎng)絡相關的環(huán)境變量以后就可以使用網(wǎng)絡相關命令了。
1、ping 命令
開發(fā)板的網(wǎng)絡能否使用,是否可以和服務器(Ubuntu 主機)進行通信,通過 ping 命令就可以驗證,直接 ping 服務器的 IP 地址即可,如下:
ping 192.168.148.200
注:只能在 uboot 中 ping 其他的機器,其他機器不能 ping uboot,因為 uboot 沒有對 ping命令做處理,如果用其他的機器 ping uboot 的話會失敗!
2、dhcp 命令
dhcp 用于從路由器獲取 IP 地址,前提得開發(fā)板連接到路由器上的,如果開發(fā)板是和電腦直連的,那么 dhcp 命令就會失效。輸入 dhcp 命令即可通過路由器獲取到 IP地址:
dhcp
開發(fā)板通過 dhcp 獲取到的 IP 地址為 192.168.1.137。同時在圖中可以看到“warning:no boot file name;”、“TFTP from server 192.168.1.1”這樣的字樣。這是因為 DHCP 不單單是獲取 IP 地址,其還會通過 TFTP 來啟動 linux 內(nèi)核。
輸入“? dhcp”即可查看 dhcp 命令詳細的信息:
? dhcp
3、nfs 命令
nfs(Network File System)網(wǎng)絡文件系統(tǒng),通過 nfs 可以在計算機之間通過網(wǎng)絡來分享資源。uboot 中的 nfs 命令格式如下所示:
nfs [loadAddress] [[hostIPaddr:]bootfilename]
loadAddress 是要保存的 DRAM 地址,[[hostIPaddr:]bootfilename] 是要下載的文件地址。
這里我們將編譯出來的 Linux 鏡像文件 zImage 下載到開發(fā)板 DRAM 的0x80800000這個地址處。將文件 zImage 放到 Ubuntu 的 NFS 目錄下,比如放到 /home/qq/NFS 這個目錄下,準備好以后就可以使用 nfs 命令來將 zImage 下載到開發(fā)板 DRAM 的0X80800000 地址處,命令如下:
nfs 80800000 192.168.148.200:/home/qq/NFS/zImage
4、tftp 命令
①環(huán)境準備
tftp 命令的作用和 nfs 命令一樣,都是用于通過網(wǎng)絡下載東西到 DRAM 中,只是 tftp 命令使用的 TFTP 協(xié)議,Ubuntu 主機作為 TFTP 服務器。因此需要在 Ubuntu 上搭建 TFTP 服務器,需要安裝 tftp-hpa 和 tftpd-hpa,命令如下:
sudo apt-get install tftp-hpa tftpd-hpasudo apt-get install xinetd
和 NFS 一樣,TFTP 也需要一個文件夾來存放文件,在用戶目錄下新建一個目錄,注意要給文件夾權限,命令如下:
mkdir /home/qq/linux/tftpbootchmod 777 /home/qq/linux/tftpboot
最后配置 tftp,安裝完成以后新建文件/etc/xinetd.d/tftp,如果沒有/etc/xinetd.d 目錄的話自行創(chuàng)建,然后在里面輸入如下內(nèi)容:
server tftp{ socket_type = dgram protocol = udp wait = yes user = root server = /usr/sbin/in.tftpd server_args = -s /home/zuozhongkai/linux/tftpboot/ disable = no per_source = 11 cps = 100 2 flags = IPv4 }
完了以后啟動 tftp 服務,命令如下:
sudo service tftpd-hpa start
打開/etc/default/tftpd-hpa 文件,將其修改為如下所示內(nèi)容:
# /etc/default/tftpd-hpaTFTP_USERNAME='tftp'TFTP_DIRECTORY='/home/zuozhongkai/linux/tftpboot'TFTP_ADDRESS=':69'TFTP_OPTIONS='-l -c -s'
最后輸入如下命令, 重啟 tftp 服務器:
sudo service tftpd-hpa restart
tftp 服務器已經(jīng)搭建好了,接下來就是使用了。將 zImage 鏡像文件拷貝到 tftpboot 文件夾中,并且給予 zImage 相應的權限,命令如下:
cp zImage /home/zuozhongkai/linux/tftpboot/cd /home/zuozhongkai/linux/tftpboot/chmod 777 zImage
②開始下載
萬事俱備,只剩驗證了,uboot 中的 tftp 命令格式如下:
tftpboot [loadAddress] [[hostIPaddr:]bootfilename]
tftp 命令不需要輸入文件在 Ubuntu 中的完整路徑,只需要輸入文件名即可。比如我們現(xiàn)在將 tftpboot 文件夾里面的 zImage 文件下載到開發(fā)板 DRAM 的 0X80800000 地址處,命令如下:
tftp 80800000 zImage
六、EMMC 和 SD 卡操作命令
一般認為 EMMC和 SD 卡是同一個東西,本教程統(tǒng)一使用 MMC 來代指 EMMC 和 SD 卡。uboot 中常用于操作 MMC 設備的命令為“mmc”。mmc 是一系列的命令,其后可以跟不同的參數(shù),輸入“?mmc”即可查看 mmc 有關的命令,如圖所示:
mmc 后面跟不同的參數(shù)可以實現(xiàn)不同的功能,如下表所示:
①、 mmc info 命令
mmc info 命令用于輸出當前選中的 mmc info 設備的信息,輸入命令“mmc info”即可:
mmc info
還有一個與 mmc info 命令相同功能的命令:
mmcinfo
②、mmc rescan 命令
mmc rescan 命令用于掃描當前開發(fā)板上所有的 MMC 設備,包括 EMMC 和 SD 卡,輸入“mmc rescan”即可。
mmc rescan
③、mmc list 命令
mmc list 命令用于來查看當前開發(fā)板一共有幾個 MMC 設備,輸入“mmc list”:
mmc list
可以看出當前開發(fā)板有兩個 MMC 設備:FSL_SDHC:0 和 FSL_SDHC:1 (eMMC),這是因為用的是 EMMC 版本的核心板,加上 SD 卡一共有兩個 MMC 設備,F(xiàn)SL_SDHC:0 是 SD卡,F(xiàn)SL_SDHC:1(eMMC)是 EMMC。默認會將 EMMC 設置為當前 MMC 設備,輸入“mmc info”查詢到的是 EMMC 設備信息,而不是 SD 卡。要想查看 SD 卡信息,就要使用命令“mmc dev”來將 SD 卡設置為當前的 MMC 設備。
④、mmc dev 命令
mmc dev 命令用于切換當前 MMC 設備,命令格式如下:
mmc dev [dev] [part]
[dev]用來設置要切換的 MMC 設備號,[part]是分區(qū)號。如果不寫分區(qū)號的話默認為分區(qū) 0。使用如下命令切換到 SD 卡:
mmc dev 0 //切換到 SD 卡,0 為 SD 卡,1 為 eMMC
切換到 SD后,mmc0 為當前的 MMC 設備,輸入命令“mmc info”可查看 SD 卡信息:
⑤、mmc part 命令
有時候 SD 卡或者 EMMC 會有多個分區(qū),可以使用命令“mmc part”來查看其分區(qū),比如查看 EMMC 的分區(qū)情況,輸入如下命令:
mmc dev 1 //切換到 EMMCmmc part //查看 EMMC 分區(qū)
從圖 中可以看出,此時 EMMC 有兩個分區(qū),第一個分區(qū)起始扇區(qū)為 20480,長度為 262144 個扇區(qū);第二個分區(qū)起始扇區(qū)為 282624,長度為 14594048 個扇區(qū)。
如果 EMMC 里面燒寫了 Linux 系統(tǒng)的話,EMMC 是有 3 個分區(qū)的,第 0 個分區(qū)存放 uboot,第 1 個分區(qū)存放Linux 鏡像文件和設備樹,第 2 個分區(qū)存放根文件系統(tǒng)。但是在圖 中只有兩個分區(qū),那是因為第 0 個分區(qū)沒有格式化,所以識別不出來,實際上第 0 個分區(qū)是存在的。
一個新的 SD卡默認只有一個分區(qū),那就是分區(qū) 0,所以前面講解的 uboot 燒寫到 SD 卡,其實就是將 u-boot.bin燒寫到了 SD 卡的分區(qū) 0 里面。后面學習 Linux 內(nèi)核移植的時候再講解怎么在 SD 卡中創(chuàng)建并格式化第二個分區(qū),并將 Linux 鏡像文件和設備樹文件存放到第二個分區(qū)中。
如果要將 EMMC 的分區(qū) 2 設置為當前 MMC 設備,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mmc dev 1 2
⑥、mmc read 命令
mmc read 命令用于讀取 mmc 設備的數(shù)據(jù),命令格式如下:
mmc read addr blk# cnt
addr 是數(shù)據(jù)讀取到 DRAM 中的地址,blk 是要讀取的塊起始地址(十六進制),一個塊是 512字節(jié),這里的塊和扇區(qū)是一個意思,在 MMC 設備中我們通常說扇區(qū),cnt 是要讀取的塊數(shù)量(十六進制)。比如從 EMMC 的第 1536(0x600)個塊開始,讀取 16(0x10)個塊的數(shù)據(jù)到 DRAM 的0X80800000 地址處,命令如下:
mmc dev 1 0 //切換到 MMC 分區(qū) 0
mmc read 80800000 600 10 //讀取數(shù)據(jù)
⑦、mmc write 命令
要將數(shù)據(jù)寫到 MMC 設備里面,可以使用命令“mmc write”,格式如下:
mmc write addr blk# cnt
addr 是要寫入 MMC 中的數(shù)據(jù)在 DRAM 中的起始地址,blk 是要寫入 MMC 的塊起始地址(十六進制),cnt 是要寫入的塊大小,一個塊為 512 字節(jié)。我們可以使用命令“mmc write”來升級 uboot,也就是在 uboot 中更新 uboot。這里要用到 nfs 或者 tftp 命令,通過 nfs 或者 tftp 命令將新的 u-boot.bin 下載到開發(fā)板的 DRAM 中,然后再使用命令“mmc write”將其寫入到 MMC設備中。
TFTP下載:使用 tftp 命令將其下載到 0x80800000 地址處,命令如下:
tftp 80800000 u-boot.imx
u-boot.imx 大小為 379904 字節(jié),379904/512=742,所以我們要向 SD 卡中寫入742 個塊,如果有小數(shù)的話就要加 1 個塊。
寫入SD卡:使用命令“mmc write”從 SD 卡分區(qū) 0 第 2 個塊(扇區(qū))開始燒寫,一共燒寫 742(0x2E6)個塊,命令如下:
mmc dev 0 0mmc write 80800000 2 32E
寫入EMMC:要在 uboot 中更新 EMMC 對應的 uboot,可以使用如下所示命令:
mmc dev 1 0 //切換到 EMMC 分區(qū) 0
tftp 80800000 u-boot.imx //下載 u-boot.imx 到 DRAM
mmc write 80800000 2 32E //燒寫 u-boot.imx 到 EMMC 中
mmc partconf 1 1 0 0 //分區(qū)配置,EMMC 需要這一步!
千萬不要寫 SD 卡或者 EMMC 的前兩個塊(扇區(qū)),里面保存著分區(qū)表!
⑧、mmc erase 命令
如果要擦除 MMC 設備的指定塊就是用命令“mmc erase”,命令格式如下:
上一篇:【IMX6ULL學習筆記】三、U-BOOT Makefile詳解
下一篇:【IMX6ULL學習筆記】一、Linux開發(fā)環(huán)境搭建
推薦閱讀最新更新時間:2025-04-24 11:32


設計資源 培訓 開發(fā)板 精華推薦
- 英飛凌微控制器:以全新實惠套件和強大開發(fā)環(huán)境為開發(fā)者提供支持
- iTOP-i.MX6開發(fā)板設備數(shù)驅(qū)動Menuconfig的用法
- 迅為IMX6ULL開發(fā)板Qt for Android搭建開發(fā)環(huán)境
- 迅為i.MX8M mini開發(fā)板Windots QT系統(tǒng)開發(fā)環(huán)境搭建
- 迅為IMX8MM開發(fā)板Yocto系統(tǒng)使用Gstarwmra(一)
- 迅為IMX8M mini開發(fā)板Linix系統(tǒng)修改默認屏幕
- iTOP-4412開發(fā)板支持4G以上文件系統(tǒng)擴展
- 迅為IMX8MM開發(fā)板Yocto系統(tǒng)設置開機自啟動
- 迅為IMX6Q開發(fā)板 Buildroot文件系統(tǒng)mqtt測試
- 具有短路保護功能的 MC78M12BDTG 12V 電流提升的典型應用
- MAXREFDES1049:采用MAX17504的低EMI,5V / 3.5A,同步降壓DC-DC轉(zhuǎn)換器
- DC900A-02U,用于 LTC2255 和 LT1993-4 (12dB) ADC 信號調(diào)理的組合演示板
- LTC3876 的典型應用 - 具有差分 VDDQ 檢測和 ±50mA VTT 基準的用于 DDR 電源的雙路 DC/DC 控制器
- DC2032A,使用 LTC6430-15 高線性差分 RF/IF 放大器/ADC 驅(qū)動器的演示板
- 使用 ROHM Semiconductor 的 BU4923 的參考設計
- Adafruit 16 通道 12 位 PWM/伺服屏蔽 - I2C 接口 | 1411
- S3-FPC43-V04
- 使用 NXP Semiconductors 的 TDA8559T 的參考設計
- OM13076: LPCXpresso18S37開發(fā)板
- 特斯拉:美國交付的Model Y/3電池包已實現(xiàn)100%美國生產(chǎn)
- 地平線與博世深化合作,攜手為多家車企提供輔助駕駛產(chǎn)品
- 強化中國市場戰(zhàn)略布局,德州儀器正靈活應對全球關稅挑戰(zhàn)
- Molex莫仕通過本地合作和創(chuàng)新加強支持中國汽車行業(yè)
- 貿(mào)澤開售Texas Instruments適用于高分辨率AR HUD的 全新DLP4620S-Q1 0.46"汽車數(shù)字微鏡器件
- ROHM推出高功率密度的新型SiC模塊,將實現(xiàn)車載充電器小型化!
- 用上車規(guī)級UFS 4.0,讓出行變得高效且可靠
- 車載測試技術解析:聚焦高帶寬、多通道同步采集與協(xié)議分析
- 傳統(tǒng)晶體管的極限!臺積電3nm N3P已量產(chǎn)
- 分析師稱H20出口管制毫無意義:對中國AI發(fā)展影響不大
- EEworld年度盤點 萬元驚喜等你拿
- 深入東芝參考設計庫:夯實您的設計庫,讓您的設計更出彩
- 【貝能好禮相送】我們拼啦 尋覓Infineon 調(diào)光恒流LED驅(qū)動器 ICL5102寫真
- TI 高精度實驗室信號鏈精品課大作戰(zhàn)——你學習我送禮!
- 遇見春天,“愚”你同樂 快來與keysight一起學習 光通信測試測量解決方案 下載贏好禮!
- 帶上速度與激情,曬出你的TI WEBENCH 得意之作!
- 想要更直觀的了解5G?觀看羅德與施瓦茨主題演講,填問卷贏好禮!
- 【直播已結(jié)束】一起深挖 TI 新發(fā)布的 Robotics SDK,看干貨直播贏好禮!
- 是德科技服務日研討會|武漢站——邀請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