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節里主要是將NandFlash有關的知識,首先是NandFlash的角色、分類和訪問方式。

角色分析:在個人的pc機中,使用硬盤來存儲操作系統、數據等信息。在嵌入式領域,擁有硬盤功能的叫NandFlash。所以NandFlash就是存儲信息的。
NandFlash分類:

SLC原理略圖:

MLC原理略圖:

從上面可以看到MLC的存儲密度比SLC的存儲密度大兩倍,他們兩者的信息比較:

接下來是訪問方式:
編址方式。
地址結構。
信號引腳。
1.編址方式:
首先看內存的編址方式圖(ARM9):

上面就是內存的原理圖,有地址線和數據線,兩者都是連接到CPU的。

可以看到NandFlash的原理圖里沒有像內存的數據線和地址線。這里內存采用的是統一編址的,就是內存包括在地址空間以內的。而NandFlash是在地址空間以外,采用獨立編址的。NandFlash的工作簡圖:

2.地址結構:
K9F2G08U0A-Nand Flash的基本構成:

上面可以看到一個NandFlash的device被劃分為多個塊,每個塊又被劃分為多個頁,每個頁里又被劃分為(2K+64)Bytes。其中2K是存數據的主數據區,64Bytes是存校驗碼等信息的空閑數據區。

行地址就是Page的編號,要訪問存儲單元,需要先知道Page的編號(列地址),列地址就是在Page里的偏移,就能夠定位到要訪問的單元了。
3.引腳信號:
剩下引腳的信號信息。

關鍵字:NandFlash 硬盤
引用地址:
8.NandFlash原理分析
推薦閱讀最新更新時間:2025-04-23 19:42
u-boot-2016.03 在mini2440移植之nandflash讀寫
在“NorFlash啟動”一文中,我們把drivers/mtd/nand/s3c2410_nand.c文件復制為s3c2440_nand.c文件,并把該文件內的所有有關“2410”的地方一律改為“2440”。這么修改僅僅是能夠讓系統編譯成功,并沒有真正實現NandFlash的讀寫。在這里,我們就來介紹如何讓u-boot支持NandFlash的讀寫。 由于s3c2410與s3c2440的NandFlash控制器不一樣,因此s3c2440_nand.c文件并不能直接應用,需要進行適當的修改,而主要修改的內容就是s3c2440的相關寄存器。 首先重新定義要用到的寄存器,把原文中第27行至第37行之間的宏定義去掉,改為下面的形式:
[單片機]
STM32F103的FSMC讀寫NANDFlash的學習
1. STM32的FSMC接口可以控制外部的NANDFlash,因此學習下,先看下硬件電路,地址線是A16.A17,數據線D0-D7,那么映射的地址空間是多少?D0是數據/地址線,兩個用途。 2. 引腳圖,現在關心的是,這個NAND的地址映射的地址空間是多少? 3. 看下STM32的手冊。 4. 看下代碼,STM32的庫基本都封裝好的函數,直接調用即可,函數名字一看就明白,還是回到原來的問題,劃分的地址空間是多少?代碼為我們劃分ZONE,Block, Page,封裝了底層的地址,一塊nand flash也分為若干block,每個block分為如干page。一般而言,block、page之間的關系隨著芯片的不同而不同。
[單片機]
基于Nandflash的Bootloader的設計與實現
0 引言
??? Bootloader通常稱為系統引導加載程序,是系統加電或復位后執行第一段代碼 。一般它只在系統啟動時運行非常短時間,但對于嵌入式系統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系統組成部分。通過這段小程序,可以初始化硬件設備、建立內存空間映射圖,從而將系統軟硬件環境帶到一個合適狀態,以便為調用操作系統內核準備好正確環境,并同時提供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監控功能和程序調試功能。 ??? Bootloader是嚴重地依賴于硬件而實現。每種不同體系結構處理器都有不同Bootloader。除了依賴于處理器體系結構以外,Bootloader實際上也依賴于具體嵌入式板級設備配置,也就是說,對于兩塊不同嵌入式板而言,即使它們是基于同一種處理器
[嵌入式]
綠芯開始批量供應具有30萬擦寫次數超高耐久性的SATA ArmourDrive? 固態硬盤
綠芯開始批量供應具有30萬擦寫次數超高耐久性的SATA ArmourDrive? 固態硬盤 采用EnduroSLC?技術的 mSATA和SATA M.2 2242用于長壽命應用 中國,北京 和 美國,硅谷 - EQS Newswire - 2022年12月21日 - 綠芯開始批量供應采用EnduroSLC?技術的mSATA和SATA M.2 2242 ArmourDrive? EX系列固態硬盤(SSD),支持6萬、12萬和業界領先的30萬擦寫次數,具有卓越的數據保持和超高耐久性。該產品系列采用綠芯先進的自研控制器,可提供10GB、20GB、40GB、80GB、160GB和320GB多種容量。 mSATA和SATA
[嵌入式]
SSD未來勢不可擋,機械硬盤出貨或將暴降
據日本電產株式會社(Nidec)的一份新財務報告稱,今年PC硬盤的出貨量將大幅下降,該公司主要生產硬盤的主軸電機,市占率高達85%。該電機制造商預計2019年的硬盤驅動器銷售額同比下降約50%,還預計其他類型硬盤驅動器的銷售也將放緩,但不會大幅降低。事實上,數據中心硬盤的單位出貨量預計會有所增加。 根據日本電產的數據,硬盤的單位銷售額從2010年到2018年下降了約43%,從2010年的約6.5億部減少到2018年的3.75億部。看起來未來幾年銷售額仍將繼續下降。 最近,Nidec將其HDD驅動器部件出貨量預測從2019年的3.56億個驅動器下調至3.09億個,到2020年將進一步降至2.9億個。最近硬盤出貨量的下降已
[嵌入式]
為什么現在的監控系統容易硬盤壞?
電腦不能強制關機,否則會損壞硬盤——相信這是很多人關于電腦使用的最初認知。在如下所示的例子中就有多次強制斷電,從而導致存儲硬盤嚴重損壞、難以恢復的情況發生。 那么,強制斷電為何會導致硬盤數據丟失? 一般來說,硬盤的斷電保護分兩種情況,用于大容量低性能存儲需求的機械硬盤,以及由于價格較高一般很少當作倉儲盤使用的固態硬盤。當機械硬盤損壞時,經常會有電腦假死藍屏、無法啟動、發出很大的咯嗒聲等現象。 基于此,我們就來討論下機械硬盤的斷電損壞原理。 1973年,IBM成功研制出了一種新型的硬盤IBM334,它擁有幾個同軸的金屬盤片,盤片上涂著磁性材料,這些可以移動的磁頭共同密封在一個盒子里面,磁頭能從旋轉的盤片上讀出磁信號
[安防電子]
3.5寸硬盤新發展 未來20TB容量硬盤將改用玻璃碟片制作
近幾年來,傳統 硬盤 在碟片容量密度的發展趨勢漸緩,當 硬盤 品牌如希捷與西數等都不斷推出更大容量的 硬盤 產品時,單一碟片的儲存容量密度卻不見大幅增長。當兩大硬盤品牌都開始發展20TB容量產品的同時,玻璃碟片將成為這些大容量3.5寸硬盤的重要元件。下面就隨網絡通信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內容吧。 目前玻璃碟片硬盤主要應用在筆電使用的2.5寸傳統硬盤產品,和傳統鋁制碟片比起來,玻璃碟片擁有輕、薄、低噪音和低熱等特性,另外,因為玻璃的光滑特性,也讓玻璃碟片硬盤在運轉時比鋁制基板碟片節省一些能源消耗。 根據日經新聞的報導,來自日本的HOYA公司日前發表了新一代玻璃碟片式作品,兩款新一代玻璃碟片厚度僅0.5mm和0.381m
[網絡通信]
TLC/3D NAND方案助勢 SSD加速取代傳統硬盤
? ??固態硬碟(SSD)市場滲透率將大幅攀升。受惠三層儲存(TLC)控制器演算法及3D NAND Flash制程技術突破,SSD無論是儲存容量、讀寫效率及可靠性皆較以往大幅躍進,成本也顯著下降,可望加速取代傳統硬碟,成為儲存市場的新霸主。
儲存市場競爭白熱化,固態硬碟(SSD)跨入高規低價時代,可望取代傳統硬碟、提升其市場滲透率。多家記憶體大廠于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亮相固態硬碟和NAND Flash新品。國際大廠SanDisk更推出兩款大容量SSD,以滿足云端需求,而臺灣廠商宇瞻則祭出具備安全性的NFC SSD,以及電競SSD。 ? 此外,隨著2D NAND Flash發展已屆物理極限,快閃記憶體廠商也爭相投注心
[手機便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