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最新更新時間:2025-04-24 18:00
汽車行駛記錄儀的數據傳輸接口電路設計
USB數據傳輸接口電路設計
USB接口有數據傳輸速度快、連接簡單、兼容性好等特點。汽車行駛記錄儀國家標準考慮到RS232接口使用的普及性和USB接口的先進性,規定了同時使用這兩種接口實現數據通信。在USB數據傳輸的設計方案中采用PDIUSBD12芯片作為USB控制器。PDIUSBD12完全符合USB1.1版規范;同時它還符合大多數器件的分類規格;還適用于許多外設,如打印機、掃描儀、外部的存儲設備和數碼相機等,它使得當前使用SCSI的系統可以立即降低成本。
單片機直接讀寫閃存盤,可以實現便攜設備或者嵌入式系統的外掛式海量存儲。這一技術的核心是USB-HOST技術,FAT文件系統規范的實現,海量存儲協議的實現以及U
[嵌入式]
S3C2440串口通信基本功能的代碼
功能:將通過串口接收到的內容再發送出去,在PC機上看到的現象就是在串口通信軟件中輸入什么就會實時地顯示什么。 主文件:serial.c 1 //最常用的寄存器是ULCON、UCON、UBRDIV、UTRSTAT、UTXH、URXH這六個寄存器 2 #define ULCON0 (*(volatile unsigned *)0X50000000) //UART線控制寄存器 3 #define UCON0 (*(volatile unsigned *)0X50000004) //UART控制寄存器 4 #define UFCON0 (*(volatile unsigned *
[單片機]
STM32串口接收不定長數據:采用標志位(比如0X0D,0X0A)結束法
缺點:有些情況下會導致數據丟失(可能返回數據中0x0d、0a本身為有效數據) 適用:約定協議的數據幀(發送數據的設備必須以相應的約定字節作為一次數據結束) void USART1_IRQHandler(void) //串口中斷服務程序(函數) { u8 Res; //定義Res,用于Res =USART_ReceiveData(USART1);中存儲串口1發送的數據(這里的數據按位發送) #if SYSTEM_SUPPORT_OS //如果SYSTEM_SUPPORT_OS為真,則需要支持OS OSIntEnter(); #endif if(USART_GetITStatus(USART1, US
[單片機]
STM32G431之串口詳解
1.串口簡介 通用同步異步 收發器 (USART)提供了一種靈活的方法與使用 工業 標準NRZ異步串行數據格式的外部設備之間進行全雙工數據交換。 USART利用分數波特率發生器提供寬范圍的波特率選擇。它支持同步單向 通信 和半雙工單線通信,也支持LIN(局部互連網), 智能 卡協議和IrDA( 紅外 數據組織)SIR ENDEC規范,以及調制解調器(CTS/RTS)操作。它還允許多 處理器 通信。使用多緩沖器配置的 DMA 方式,可以實現高速數據通信。 任何USART雙向通信至少需要兩個腳:接收數據輸入(RX)和發送數據輸出(TX)。 RX:接收數據串行輸。通過過采樣技術來區別數據和噪音,從而恢復數據。 TX:發送數據輸出。當
[單片機]
STM32的USB虛擬串口介紹
通常我們使用STM32進行串口通信會選擇其硬件串口,但在某些情況下串口會不夠用,這個時候就可以選擇USB的虛擬串口,這樣可以增加一個串口。 USB是非常復雜的一個設備,要想完全搞懂它需要花費不少時間和精力。但去使用它卻相對簡單。這里我們使用STM32CubeMX構建一個初始工程,然后實現將我們從電腦發下來的東西原封不動地發回電腦,使用的芯片是STM32F103zet6。 USB需要配置兩個地方,一個是Connectivity下勾選USB,在Mode下勾選Device,下面的參數保持默認即可。其他芯片類型的選項可能不同,選擇有Device字樣的就OK。 第二在Middleware下選擇USB_DEVICE,在右邊的下拉菜
[單片機]
STM32串口3使用代碼
STM32的串口是相當豐富的,功能也很強勁。最多可提供5路串口(MiniSTM32使用的是STM32F103RBT6,具有3個串口),有分數波特率發生器、支持單線光通信和半雙工單線通訊、支持LIN、智能卡協議和IrDASIR ENDEC規范(僅串口3支持)、具有DMA等。 串口最基本的設置,就是波特率的設置。STM32的串口使用起來還是蠻簡單的,只要你開啟了串口時鐘,并設置相應IO口的模式,然后配置一下波特率,數據位長度,奇偶校驗位等信息,就可以使用了。 串口能給我們編程調試帶來很大幫助,STM32的串口使用起來也很簡單,參考官方代碼,然后對照STM32手冊,就能找到相關寄存器設置,以及設置的先后順序。
[單片機]
如何用示波器測量串口波特率
如何確定時基 假如要測量的波特率為9600, 則每一比特位的時間為:1/9600 ≈ 104 μs,一般示波器橫向上每個大格子里5個小格子,要想看清一比特位一般需要一個小格子就夠了,則時基為:104 μs * 5 = 520 μs, 也就是說時基要500 μs。 注意:測量時選擇的耦合方式為直流,邊沿類型為下降沿,所測串口的電平為TTL 電平,該電平的串口在不傳輸數據時電平為高,靠拉低判斷起始位。 下圖是測9600波特率,所發數據為0x55: 0x55_9600_.PNG 所用示波器為 漢泰的 IDSO1070。從光標測量可以看出AB之間的時間為107.422 μs,和計算的104 μs 差不多。 下圖為波特率9600,所發數
[測試測量]
基于Linux-2.6.32.2在mini2440驅動分析一:串口驅動
串口驅動文件位于: linux-2.6.32.2/drivers/serial/s3c2440.c,省去非重點部分分析。 #include linux/module.h #include linux/ioport.h #include linux/io.h #include linux/platform_device.h #include linux/init.h #include linux/serial_core.h #include linux/serial.h #include asm/irq.h #include mach/hardware.h #include plat/regs-serial
[單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