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第三屆中國半導體大硅片論壇2020在南京舉行,集微咨詢高級分析師陳躍楠發表了以《新環境下,中國半導體大硅片產業的現狀與機遇》為題的主題演講。
全球半導體行業觸底反彈,中國市場地位凸顯
伴隨著存儲器的價格上漲,2020年上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2083億美元,同比增長4.5%,預計全年增速為4.8%。
陳躍楠表示,疫情期間,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逆勢增長。2020年上半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3539億元,同比增長16.1%;設計業銷售額為1490.6億元,同比增長23.6%;制造業銷售額為966億元,同比增長17.8%;封裝測試業銷售額1082.4億元,同比增長5.9%。預計2020年全年市場規模達到17996.2億元,同比增長19.2%。
根據集微咨詢分析,上半年集成電路產業逆勢增長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在疫情影響下,網絡通信的需求爆發,對服務器和數據中心的帶動作用明顯,戴爾、浪潮、英特爾等具有數據中心和服務器業務的企業營收可觀,帶動集成電路產業的逆勢增長。另一方面,受國際環境影響,國內某些企業由于禁令緣故,提前大量備貨,拉動集成電路產業上升。
陳躍楠指出,從整體的設計、制造到封測情況來看,中國目前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處于比較穩定的發展狀態。
中國大硅片產業整體向大尺寸趨勢發展
隨著半導體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硅片整體向大尺寸趨勢發展,硅片尺寸從早期的2英寸、4英寸,發展為現在的6英寸、8英寸和12英寸。
會議上,陳躍楠分析了6英寸、8英寸和12英寸硅片的應用領域及行業趨勢:
其中,6英寸硅片已經是處于比較落后的尺寸,主要用在功率半導體、射頻和MEMS,以二極管、晶閘管功率器件為主。目前,由于晶圓廠逐步將應用在消費電子類中的功率器件產線從6英寸升級到8英寸,2009-2020年全球關閉了44座6英寸晶圓廠,產能減少85萬片/月(折算成8英寸)。
8英寸硅片是目前主要的產線,主要應用在汽車電子和物聯網領域。在晶圓廠家數方面, 2016年全球共有188座8英寸晶圓廠, 到2021年時,則可望增加到197座。然而,由于設備公司并不愿意過多生產8英寸光刻機、刻蝕機等,使得8英寸晶圓制程設備緊缺。
手機和服務器則是12英寸硅片需求的主要動力。2020年之前,國內主要是8英寸晶圓廠為主,隨著大基金的持續投入和地方政府的配套資金支持, 12英寸晶圓廠積極擴建, 2020年之后將出現12英寸晶圓廠占比大于8英寸晶圓廠的拐點。
陳躍楠表示,近年來,中芯國際、華力微電子、長江存儲、華虹宏力等中國大陸芯片制造企業持續擴產,中國大陸芯片制造產能增速高于全球芯片產能增速。隨著芯片制造產能的增長,對于半導體硅片的需求仍將持續增長。
目前,國外的廠商將部分產線、產能轉移至國內,在中國選址建廠。陳躍楠指出,受益于中國制造產能轉移,中國大硅片市場需求迎來了爆發。2017年至2019年,中國大陸半導體硅片銷售額從6.8億美元上升至12.1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40.88%,遠高于同期全球半導體硅片的年均復合增長率25.65%。
此外,陳躍楠認為智能手機、存儲器、攝像頭芯片(CIS)、功率器件等是半導體硅片行業增長的重要推手。
在智能手機方面,5G時代的到來,5G對于CPU處理速度要求的提升,數據中心隨著容量的擴大帶動固態硬盤SSD需求的增長。同時,手機處理器性能需要進一步提升 ,普遍都采用7nm以下的工藝這會持續消耗12英寸硅片的產能。
在存儲器方面,存儲器主要用12英寸拋光片,是12英寸晶圓最主要的消耗者,存儲器的增長直接決定了12英寸晶圓需求的增長。
在攝像頭芯片(CIS)方面,隨著攝像頭顆數的增長以及更重要的像素的提升, 48M像素的時代對12英寸晶圓的需求是原先12M像素時代的5倍,極大的拉動晶圓的需求。
在功率器件方面,由于汽車半導體的興起,通過新能源汽車、鋰電池汽車以及自動駕駛的應用,增加了對功率器件的需求,也使得硅片產業擁有較好的上升空間。
中國大硅片產業發展機遇
隨著5G、物聯網、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技術落地,促進終端使用量上升,在這種情況下,芯片的需求量也有了較大的上升,這也成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主要驅動力。
陳躍楠認為,自2016年起美國陸續對以中興、華為為代表的國內高科技企業實施技術封鎖,中美貿易戰打亂了國內集成電路產業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布局,需要更好的應對措施。
在這種情況下,為進一步優化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發展環境,今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在財稅政策、投融資政策、研究開發政策、進出口政策、人才政策、知識產權政策、市場應用政策、國際合作政策等方面作出相關指示,推動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快速發展。
陳躍楠表示,在政策利好的情況下,資本也處于空前火熱的狀態,目前科創板半導體企業的總產值達到9600多億元。
其中,國內設計企業1780家,其中收入過億的有238家,制造企業58家,封裝測試企業89家(規模以上),材料與設備企業超過100家。這些企業在科創板的激發下會有很好的成長空間,更好的促進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
2019年10月22日,大基金二期注冊成立,總規模2041.5億元,重點繼續支持一期重點項目;支持存儲器等重大工程;支持國產設備和材料企業。
陳躍楠認為,中國半導體的發展經過學習期到成長期到壯大期到獨立期,在這過程中,資本、政策以及產業人、產業平臺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陳躍楠介紹了集微網的產業咨詢服務,他表示,集微咨詢通過業務整合,打造投資、知識產權以及產業服務的平臺,希望更好的服務于中國集成電路的發展。
上一篇:探索電子元器件國產化替代之路,中國電子展即將開幕
下一篇:外媒:中國的半導體反擊戰,有勇氣有實力但不可偏科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
隨著全球電子市場的不斷發展,AMOTECH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2004年,公司在山東建立了第一家海外工廠——山東AMOTECH公司,專注于全球定位系統天線的生產。這一舉措標志著AMOTECH正式進軍中國市場,為后續在中國市場的深入發展打下了基礎。此后,公司不斷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2006年在青島建立辦公室,2008年更是在青島建立了中國第二工廠,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在中國市場的份額。
2020年,美國RF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Qorvo宣布收購Decawave。這一收購對于Decawave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Qorvo看中了Decawave在UWB技術領域的創新能力和市場潛力,通過收購整合,Qorvo能夠更好地將Decawave的技術應用于其移動、汽車、消費類和工業物聯網市場的產品中。同時,Decawave也借助Qorvo的全球資源和市場渠道,進一步擴大了其市場份額和影響力。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電子行業面臨著日新月異的技術變革。為了保持競爭優勢,雙嶺電子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的發展理念。公司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研發新技術、新產品,并鼓勵員工提出創新性的想法和建議。通過不斷的創新實踐,雙嶺電子成功推出了MOS型場效應晶體管和CMOS集成電路等高端產品,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
澤耀科技(Ashining)深知品質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此,公司始終將品質管理放在首位,從原材料采購到生產流程控制,再到產品出廠檢驗,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控品質。同時,澤耀科技還注重品牌建設,通過提升產品形象和服務水平,逐漸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在電子行業中,產品質量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Directed Energy Inc深知這一點,因此始終將品質保障作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公司建立了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從原材料采購到生產制造、再到產品檢驗和售后服務,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控,確保產品的高品質。這種對品質的執著追求贏得了客戶的廣泛信賴和好評,為公司贏得了更多的市場份額。
在環境比較惡劣,溫度、壓力、濕度、震動、噪聲和電磁等因素時刻都可能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利用一般的網絡技術來組建監控系統,可能會因為實時性不夠強、靈敏度較小、延遲大、距離短、可靠性較低、受環境限制明顯等缺陷,無法全面實時有效地實現安全 ...… 查看全部問答∨ |
|
收到開發板 今天上午 做啦下串口的實驗, 其實是很簡單的程序 開發 人員已經給設計的差不多啦, 只要做少許的修改 添加上自己的動能就好啦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多提些寶貴的意見!!!共同交流, 共同學習!! [ 本帖最后由 lanyu345 于 2010-4 ...… 查看全部問答∨ |
|
我們的設計需要多大容量的芯片?我們的設計能跑多快?這是經常困擾工程師的兩個問題.對于前一個問題,我們可能還能先以一個比較大的芯片實現原型,待原型完成再選用大小合適的芯片實現.對于后者,我們需要一個比較精確的預估,我們的設計能跑50M,100M 還 ...… 查看全部問答∨ |
|
醫療成像技術處在不斷演進與發展中,其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的護理水平。TI 完整的模擬信號鏈路、電源管理、接口和嵌入式處理產品庫可滿足主要醫療成像模式的需要,例如超聲波、計算機體層成像、核磁共振成像、正電子放射層析成像和數字式X光,以及后期 ...… 查看全部問答∨ |
|
跪求大神幫我列出所需要的元器件,仿真圖,最好還順便留些個程序 需求是我自己定義的:有10個數據采集點;1.每個小時測1次,記錄在緩存,周期一天(即24個小時)向數據中心發送1次所有記錄的數據,并且刪除本地緩存中的所有數據2。如果數據中心需要特殊時間點的數據則可以發送指令,監測點立即測量數據并且把數據 ...… 查看全部問答∨ |
- ?YINCAE 將在 SEMICON Southeast Asia 2025 展出先進半導體材料解決方案
- 黃仁勛現身北京:宣布NVIDIA來中國30年重要決定
- 意法半導體披露公司全球計劃細節,重塑制造布局和調整全球成本基數
- HBM4 內存正式標準化,JEDEC 發布 JESD270-4 規范
- 英偉達市值一夜蒸發1.3萬億元:美國要嚴管芯片對華出口
- ?日清紡微電子科技賦能產業升級,亮相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破局AI眼鏡性能、續航、成本“不可能三角”:芯原推出高集成度參考設計方案
- 芯原查凱南:“云邊端”跨端協同,構建GenAI體驗
- 芯原劉律宏:芯原“緊耦合系統架構”解決方案,為AR/AI眼鏡突破能效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