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用于蘋果A12、驍龍855、麒麟980的7nm工藝是臺積電的第一代,而技術更先進、集成EUV光刻技術的第二代7nm也終于塵埃落定。最新報道稱,臺積電將在今年第二季度末開始7nm EUV量產,其中麒麟985先行。
按慣例,華為一般選擇三季度發布新一代麒麟芯片,第四季度由Mate系列手機首發,看來今年是麒麟985配華為Mate 30了。按照P30系列巴黎記者會上李小龍(華為手機產品線副總)的說法,Mate 30已進入驗證測試階段,大約需要5~6個月時間。
關于麒麟985的具體規格暫時不詳,一說是進一步拉升主頻、降低功耗的改良版,一說是首次在SoC層面集成5G基帶,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至少高通已經確認,驍龍855的下一代產品會首次集成5G基帶,擺脫外掛,但需要明年上半年才能商用。
當然,另一款確定將基于7nm EUV(N7+或者N7 Pro)的是蘋果A13,無疑,它將在今年秋季的新iPhone上搭載。
除了蘋果外,另兩家芯片制造商即高通和聯發科,正密切關注臺積電7納米產能的利用率,并可能從第二季度末開始委以芯片代工生產給臺積電。
與臺積電在工藝上進行全力賽跑的是三星。三星早在2018年10月份就宣布量產了7nm EUV工藝,但是實際情況并不是如此,就連三星自己的Exynos 9820處理器都沒用上7nm工藝,因為三星的7nm工廠都沒完成。
要真正量產7nm EUV工藝還需要新的生產線,在韓國華城建設全新的生產線就是專為7nm EUV量產準備的,計劃在2019年底全面完工,7nm EUV大規模量產在2020年底前實現。結合三星物產最近的報告,這意味著三星7nm EUV工廠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現在已經完成了,剩下的時間就要裝設備、調試生產線了。
這也是三星Exynos 9820處理器沒使用7nm EUV工藝而是自家8nm LPP工藝的原因,因為7nm EUV工藝根本來不及量產,這也讓Exynos 9820成為三大旗艦處理器中工藝最弱的一款。
與競爭對手臺積電在7nm節點上分兩步走的策略不同,三星在7nm LPP工藝節點上直接進入了EUV階段,三星表示7nm LPP工藝可以減少20%的光學掩模流程,整個制造過程更加簡單了,節省了時間和金錢,又可以實現40%面積能效提升、性能增加20%、功耗降低50%目標。
不過三星在7nm工藝上的問題依然是缺少客戶,除了三星自己之外,代工客戶目前已知的主要是IBM,在GF放棄7nm工藝之后IBM也要尋找新的代工廠,之前傳聞是臺積電中標,不過去年三星宣布與IBM達成合作協議,未來將使用7nm EUV工藝為IBM代工Power處理器。
上一篇:英特爾、三星、臺積電,三巨頭競爭先進工藝
下一篇:最后一頁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
在電子行業中,Free2Move公司的發展故事雖不直接聚焦于傳統電子制造或硬件設計,但其作為出行科技領域的創新者,與電子行業有著緊密的聯系,尤其是在汽車電子、物聯網(IoT)以及數據服務等方面。以下是五個與Free2Move公司發展相關的事實性故事:
1. 電動汽車生態系統的構建
Free2Move eSolutions,作為Stellantis和Engie EPS的合資企業,致力于電動汽車(EV)產品設計、開發、制造和分銷的領先地位。它通過與全球科技企業的合作,如埃森哲,推動電動汽車接入電網,加速出行領域的全面電氣化。這一舉措不僅促進了電動汽車市場的增長,還帶動了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電池管理系統等電子相關產業的發展。(參考來源:埃森哲公司官網)
2. 遠程信息處理與數據分析的集成
Free2Move與Guidepoint Systems合作,利用遠程信息處理技術提升車隊管理效率。Guidepoint Air數據監控服務能夠接收來自符合條件的Stellantis車輛的數據,包括速度、位置、發動機狀態等,為經銷商、商業和政府車隊提供庫存管理和車隊管理服務。這種數據驅動的解決方案依賴于先進的電子設備和物聯網技術,實現了對車輛運營狀態的實時監控和數據分析。(參考來源:百家號)
3. 商業車隊解決方案的開發
Free2Move與Samsara的合作是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案例。兩家公司共同開發了一個集成解決方案,使Stellantis原廠遠程信息處理設備的數據能夠導入Samsara的互聯運營云。這一合作讓車隊客戶能夠通過一個控制面板訪問車輛的GPS定位、發動機工作小時數、燃料使用量和胎壓等關鍵信息,從而提高了車隊的運營效率和駕駛員的安全性。這一解決方案的成功實施,依賴于電子傳感器、云計算和數據分析技術的深度融合。(參考來源:搜狐網)
4. 共享出行服務的全球擴展
Free2Move在全球范圍內提供共享出行服務,包括共享汽車、停車位和充電站等。這一業務模式的成功,離不開電子支付系統、移動應用技術和物聯網平臺的支持。例如,在中國市場,Free2Move通過與當地合作伙伴的合作,推出了易微享共享汽車服務,為用戶提供便捷的出行體驗。這一過程中,電子支付、移動應用開發和物聯網技術的運用,都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參考來源:雪球)
5. 醫療保健領域的跨界合作
雖然Free2Move的核心業務并非直接面向電子醫療行業,但其品牌名稱“Free2Move”被另一家公司在醫療保健領域采用,推出了用于患者運動評估的技術系統。這一跨界合作展示了Free2Move品牌在不同領域的廣泛影響力和創新能力。盡管這一故事并不直接涉及Free2Move公司的傳統業務,但它反映了電子技術在不同行業間的滲透和融合趨勢,以及品牌價值的多元化應用。(參考來源:愛迪斯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官網)
以上五個故事,從不同角度展示了Free2Move公司在電子行業中的發展和影響,體現了其在技術創新、數據服務、市場拓展等方面的綜合實力。
在20世紀60年代初,電子行業正處于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Connor-Winfield公司應運而生。自1963年成立以來,公司便專注于石英計時電路和振蕩器的設計與制造。石英計時技術以其精確和穩定的特性,迅速在電子應用中占據了一席之地。Connor-Winfield憑借對這一技術的深入研究和持續創新,逐漸在市場中樹立了專業、可靠的形象。
在20世紀60年代初,電子行業正處于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Connor-Winfield公司應運而生。自1963年成立以來,公司便專注于石英計時電路和振蕩器的設計與制造。石英計時技術以其精確和穩定的特性,迅速在電子應用中占據了一席之地。Connor-Winfield憑借對這一技術的深入研究和持續創新,逐漸在市場中樹立了專業、可靠的形象。
在電子行業中,技術更新換代迅速,DECON公司深知技術創新的重要性。因此,公司不斷投入研發資金,引進高端技術人才,加強自主創新,推出了多款具有領先技術的連接器產品。這些產品不僅滿足了市場需求,還提高了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公司還積極與國內外知名企業合作,共同研發新產品,推動了電子連接器行業的發展。
Frequency Sources公司深知質量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石。因此,公司始終將質量控制放在首位,建立了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和檢測機制。從原材料采購到生產加工、成品檢驗等各個環節都嚴格把關,確保產品質量符合客戶要求和行業標準。同時,公司還注重品牌建設和客戶服務體驗的提升,通過提供優質的售前咨詢、售中支持和售后服務贏得了客戶的信賴和好評。這些努力使得公司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成為了行業內的佼佼者。
背景: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Force Technologies Ltd積極響應號召,將綠色環保理念融入企業發展中。
發展:公司投入巨資研發環保型電子產品和制造工藝,致力于減少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排放和能源消耗。同時,公司還積極推動供應鏈的綠色化轉型,與供應商共同制定環保標準和措施。這些努力不僅提升了公司的社會形象,還為其贏得了更多消費者的信賴和支持。
uclinux 移植 到 niosII 研究現狀,我要做這個課題的畢業設計,開題報告要寫這個課題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哪個前輩了解請告訴我一下,謝謝… 查看全部問答∨ |
我用的是SEED開發板上帶的這個芯片,目前先測試的是它的bypass功能,也就是直接讓輸入連到輸出,所以只是對芯片輸入了控制信號,我用的是I2S模式,在示波器上面檢查了時序,跟文檔資料上面是一樣的,但是headphone的輸出卻什么都聽不到 甚至連一點 ...… 查看全部問答∨ |
是不是用; HIVE BOOT SECTION保護的注冊表字段就不會被修改? 我的Wince注冊表是基于HIVE的,從其說明來看,在; HIVE BOOT SECTION~; END HIVE BOOT SECTION中間的內容都會放在system.hv中,從而不會被修改。如果我把自己的一段注冊表內容放在里面,重新做個nk,是不是以后在wince中修改注冊表中此段內容,重 ...… 查看全部問答∨ |
|
我想學習畫PCB板,可是不知道怎么樣建立自己的元件庫?找了本按照上面寫的做可是總是發現書上和自己的軟件不太吻合,總是會出現找不到這個或者那個的問題,求教大家幫忙,希望可以指點我一二.… 查看全部問答∨ |
- ?YINCAE 將在 SEMICON Southeast Asia 2025 展出先進半導體材料解決方案
- 黃仁勛現身北京:宣布NVIDIA來中國30年重要決定
- 意法半導體披露公司全球計劃細節,重塑制造布局和調整全球成本基數
- HBM4 內存正式標準化,JEDEC 發布 JESD270-4 規范
- 英偉達市值一夜蒸發1.3萬億元:美國要嚴管芯片對華出口
- ?日清紡微電子科技賦能產業升級,亮相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破局AI眼鏡性能、續航、成本“不可能三角”:芯原推出高集成度參考設計方案
- 芯原查凱南:“云邊端”跨端協同,構建GenAI體驗
- 芯原劉律宏:芯原“緊耦合系統架構”解決方案,為AR/AI眼鏡突破能效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