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圍繞華為海思芯片的各類傳聞顯得好不熱鬧。
諸如此前有業界傳聞稱:華為海思正在與三星S.L.S進行7nm制程工藝的代工談判。近日,又有臺灣媒體引援業內人士消息稱,華為在今年將調整芯片策略,擴大自家華為手機采用海思芯片的比例,使得今年使用自家處理器的手機占比超過50%。
從諸多跡象來看,海思芯片進一步擴大產能已經是箭在弦上,而對于當下已成為國產之光的華為海思芯片而言,在進一步的擴大產能之后,下一步又會怎么走,其能否像高通一樣對外(智能手機廠商們)出售海思芯片,為華為再創造一個營收來源呢?這成為了許多人士頗為感興趣的一個點。
事實上從理論來說,華為海思芯片在擴大產能后,實行對外出售是有著相當的現實機遇的,從兩個方面來看。
其一是芯片市場的規模龐大,但中國市場事實上一直面臨著缺芯的尷尬狀況。
統計數據顯示,早在2014年,芯片就超過了石油和大宗商品,成為了我國第一大進口商品,而隨著近幾年來隨著智能手機滲透率的提升,以及物聯網、人工智能、軌道交通等下游應用市場的發展推動,我國對于芯片的需求保持著快速的發展。據IHS報告,2016年付運至中國的半導體價值約為1590億美元,占全球半導體價值約45.2%,而據海關總署數據,截至2017年10月底,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金額已高達2071.97億美元,同比上漲14.5%。同期,中國原油進口額為1315.01億美元,中國芯片進口已是原油的1.57倍(面包財經數據)。
這種現實,事實上使得大家都在期待國產芯片能夠填補這種市場空缺,打破國外芯片企業對中國的壓倒性優勢。這無疑給了華為等國產芯片一個巨大的市場機會。
其二則是華為海思芯片經過數代的發展,特別是在麒麟960之后,進步顯著,其諸多性能指標已經達到了高通驍龍等旗艦芯片的性能指標。
而從國產智能手機廠商面臨的現實來說,過往國產廠商們一直難以拿到高通旗艦芯片的首發權,高通芯片的首發權被三星等國際大廠牢牢把控。這被許多人認為這是國產智能手機廠商受到了芯片供應商的刻意刁難,試圖以此抑制國產智能手機廠商的進一步發展。而假設引入華為海思芯片,則會對高通芯片產生一定的制約,或許可以打破這種現實尷尬,使得國產廠商也能得到高端芯片的首發權。
上述兩點為海思芯片的外售似乎是提供了現實基礎。
但從現實來看,華為海思芯片要實現外售,事實上華為自身還需要做出更多的工作。畢竟當下現實在華為自身之外,還沒有一家智能手機廠商使用華為的海思芯片。那么問題出在哪里呢?個人認為,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得從華為自身和智能手機廠商們兩個方面來看。
首先從華為自身來說,我認為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使得華為當下不能對外(智能手機廠商們)出售海思芯片。
核心原因在于海思處理器是當下華為相對于國產品牌而言最為核心的競爭力。
正是因為有了自研芯片的加持,才使得華為在產品的布局和高端化上不被高通等掣肘,甚至能夠在芯片上玩兒一個時間差,占據相對的先發優勢。但假設華為將將海思芯片外售給國產智能手機廠商,那么華為智能手機依托芯片建立起來的核心競爭力無疑將會大大受到削弱,使得華為中高端智能手機產品在市場的競爭中將會缺少一個核心買點。而對于正處于追趕期、尚未建立起統治級優勢的華為而言,此舉無疑是非常冒險的行為,而當下的華為并不敢冒險這么做。
其二是海思芯片自身的供應量有限,華為當下對于自家產品尚不能自給自足。
如前所述,當下海思芯片在智能手機中基本屬于華為自用,并且還是屬于部分自用(用于中高端產品),在華為的全系列產品中,支撐華為出貨量的大量的中低端機型使用的還是高通和聯發科的芯片。諸如此前報道現實,2017年華為交付的1.53億臺智能手機中約有7000萬臺使用海思芯片,占比不到50%;剩下8000萬臺手機則采用了高通及聯發科的芯片,這部分屬中低端機型,交由ODM廠商生產。而這種產能供給的不足,事實上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約了海思芯片對外出售的可能,畢竟在自己肚子都還沒填飽的現實下,去給別人(競爭對手)分食,這并非是明智之舉。
而從其他國產智能手機廠商角度來說,選擇華為海思處理器事實上也可能并不比選擇高通處理器來得安全。
首先在芯片供應的優先權上,事實上任何廠商所遵循的規則可能都是以體量、利益來衡量的,大體量的廠商,能夠給芯片廠商帶來更多出貨量、利潤、品牌聲量,芯片廠商會優先供給。到了華為這里,可能亦是如此,選擇海思芯片,并不能是小廠商就先于大廠商拿到最新的芯片。
而更為核心的一點在于,華為海思處理器與華為智能手機瓜田李下的關系,事實上也使得其他智能手機難以對其張開懷抱。相對來說,在位置角色關系上,高通的第三方供應商相對于華為處理器的角色而言,事實上是更具公正性的一個存在。畢竟這種瓜田李下的關系,就有可能使得華為扮演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的雙重角色。而這在一定程度上,其實是增加廠商的風險。一個簡單的道理是:你是愿意選擇一個第三方,還是愿意選擇一個利益相關?
寫在最后:
海思芯片在經過幾年的發展之后,已然成為了國產芯片的典型代表,并且擁有了為華為再創造一個營收來源的潛力,但要將這種潛力變為現實,華為海思芯片還是需要跨過幾道坎,諸如如何擴寬自家產品護城河,如何進一步的增進產能,以及消除廠商對其與華為智能手機利益相關的疑慮等等。
上一篇:AI芯片公司泰芯科技獲遠瞻資本投資
下一篇:工信部賽迪智庫:中國芯片進口是原油進口的1.57倍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
在產品質量方面,啟臣微始終堅持嚴格的標準和精細的工藝流程。公司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出廠,每一個環節都經過嚴格把關。這種對品質的執著追求,讓啟臣微的產品在市場上贏得了良好的口碑,也為公司贏得了眾多客戶的信賴。
在電子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Caltron Devices Ltd公司始終堅持品質至上的原則。公司建立了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從原材料的采購到生產過程的控制,再到產品的出廠檢驗,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關。正是這種對品質的執著追求,使得Caltron的產品在市場上獲得了良好的口碑,贏得了客戶的信賴。
隨著產品質量的不斷提升和市場份額的逐步擴大,ACCUTEK公司開始將目光投向國際市場。公司積極參加國際電子展會和技術交流活動,與全球多家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同時,公司還在海外設立了多個分支機構,以便更好地服務當地客戶。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公司的國際影響力,也為公司的長遠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CANOPUS始終保持著創新的精神。公司不斷推出新產品、新技術,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同時,CANOPUS也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提升,通過贊助音樂活動、舉辦音樂會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這些故事只是CANOPUS公司在電子行業中發展的冰山一角。實際上,公司的發展過程充滿了挑戰和機遇,每一個階段都離不開創始人的智慧和團隊的努力。未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市場的變化,CANOPUS將繼續保持創新精神,為音樂愛好者帶來更多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為了保證產品質量,Frequency Devices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公司引入了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檢測技術,對原材料采購、生產加工、成品檢驗等各個環節進行嚴格把控。同時,公司還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為客戶提供及時、專業的技術支持和解決方案。這些措施有效保障了產品的質量和穩定性,贏得了客戶的信賴和好評。
面對全球電子市場的巨大潛力,D3公司積極實施全球化戰略。公司不僅在國內市場深耕細作,還積極拓展海外市場。通過與國外知名企業的合作,D3公司的產品逐漸進入國際市場,并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取得了良好的銷售業績。同時,公司還加強了對海外市場的調研和分析,以更好地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這種全球化戰略的實施,為D3公司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項目中加入了中文軟鍵盤的功能(MSPY3.0),但是打開中文軟鍵盤之后發現選中鍵盤左下角的“拼”之后點擊鍵盤上的字母鍵都沒有反應,但是數字鍵正常。換到“英”或是“符”下面所用按鍵也都正常。同樣在英文鍵盤下的輸入也都正常。 之后發現如果加 ...… 查看全部問答∨ |
|
128K Flash芯片STM32F103VBIAR4.42A + ST-LinkIIdownload程序到flash進行debug時,提示“can\'t halt the core”是怎么回事呢? … 查看全部問答∨ |
|
【低功耗】FPGA架構的功耗----低功耗FPGA設計的現在和將來 本文將介紹XILINX FPGA的功耗,流行的低功耗功能件以及影響功耗的用戶選擇方案,并探討近期的低功耗研究,以洞察高功率效率FPGA的未來趨勢。… 查看全部問答∨ |
初學zigbee要不要先了解一些什么基礎知識?比如計算機網絡什么的 昨天老師叫我熟悉一下zigbee技術,我們這邊也有同學買了這開發板,我準備開始學習。 我是電子專業的,單片機,c語言都有一些基礎。但是對計算機網絡的知識一點都不了解,只有之前考過計算機三級網絡技術。 我看了一些書和視頻,一開始都是在講什 ...… 查看全部問答∨ |
各位高手,自己遇到問題,因能力不足,現在確實解決不出來了,請各位幫幫忙。這個圖是信號發送圖,Vin(圖形左端)進入后,是微弱信號,然后加在直流電源上,通過運放、三極管,驅動LED二極管發光,現在我的疑惑是c10電容作用是什么?積分電路嗎?可 ...… 查看全部問答∨ |
最近想做一套智能家居系統,想用手機控制家里的電器?造價不要太高。DIY的那種,拒絕成品制作! 現在要從哪里入手啊? 請各位大俠相助共同完成這個項目? 我是新手!… 查看全部問答∨ |
目前,考慮到體積,成本等因素,大多數AC/DC變換器輸入整流濾波采用電容輸入式濾波方式,電路原理如圖1 所示。 由于電容器上電壓不能躍變,在整流器上電之初,濾波電容電壓幾乎為零,等效為整流輸出端短路。如在最不利的情況(上電時的電壓瞬時值為 ...… 查看全部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