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最近中國集成電路市場投資正在降溫。與過去幾年頻繁出現的集成電路重磅投資不同,近年來,隨著技術進步、市場成熟以及外部環境的變化,中國集成電路行業正朝著更深層次的方向發展。芯片投資的邏輯已從盲目跟風轉向追求高質量發展。
雖然如此,但投資市場對于集成電路“怎么投”和“怎么退”,開始愈發迷茫。半導體市場究竟需要怎樣的投資?
在上海交通大學集成電路校友會主辦、芯原微電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海通證券協辦的“集成電路行業投資并購論壇”上,韋豪創芯合伙人王智表示,當前,投資機構普遍面臨退出壓力,大家都在思考“投什么”和“怎么辦”。我認為,“守正出奇”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即先做好自己擅長的事,再尋找新機會。
集成電路投資現狀:從“野蠻生長”到“精耕細作”
“集成電路投資最大的問題是前置投資期太長,即使一顆簡單的模擬芯片,定義完了到商用化出來去賣兩年左右。” 王智在會議上指出這樣的問題。事實上,集成電路行業已度過 “簡單粗暴” 的國產替代階段。
2020年~2021 年,半導體企業融資相對容易,這是特殊歷史時期產品與資本供需扭曲導致的。2020~2022年的一級市場投資達到高峰,這源于中美地緣政治和過度囤貨的刺激。如今市場回歸理性,IPO收緊和產業調整成為主因。例如,某CAN/LAN接口公司三年收入停滯,毛利從80%降至45%,價格縮水至1/3。2024年9月后AI相關股票的反彈,二級市場開始回暖,并為一級市場注入信心,Chiplet和RISC-V在一級市場開始不斷活躍。
這印證了市場的本質回歸:唯有真實價值才能生存。如今,行業發展態勢已發生轉變,從單純追求 “有” 過渡到追求 “優”。
在此背景下,“守正出奇”或許能夠解決這種問題,這意味著我們要先盤活存量項目。
以韋豪創芯公司為例,過去幾年投資了約 80 個項目,據王智了解,一些關系密切的投資機構,手中項目可能多達 200 余個,壓力巨大。面對這種情況,應優先篩選那些已成功度過 “死亡曲線”、具備生存發展潛力的項目,并果斷下重注。王智將此策略命名為 “DeepSeek&High - stake”,正如馬斯克敢于下重注一樣。
至于下注方式,既可以通過并購,也可借助校友間的投資機構,或者探索企業間的接續合作模式,這都值得我們后續深入探討。同時,在尋求增量方面,構建 “DeepSeek” 式的深度認知至關重要。
投資策略:聚焦“剩者、他者、幸者”
王智將投資項目歸納為 “剩者、他者、幸者” 三類。
剩者,指的是優中選優,加注確定性。存量項目中,篩選已進入良性循環的企業,通過并購或校友資源整合,放大其價值。例如,國內某光計算芯片項目,創始人年僅28歲,技術突破亮眼,被多家機構列為“必投”。
他者,指的是尋找“天才少年”。浦東創投的集成電路大賽中,14個項目無一不體現行業研究的深度。新一代創業者憑借知識架構與工具優勢,正在顛覆傳統模式。AIGC領域為何“AI四小龍”式微?因為經驗可能成為包袱,而年輕人更擅長用新工具創造新范式。
幸者,指的是政策驅動的稀缺機會。如GPU公司,因國家戰略需求成為“必選項”。這類項目雖稀缺,但需敏銳捕捉窗口期。
退出路徑:港股、并購與產業型S基金
王智將投資項目的退出路徑上分享了三個思路。
第一,他認為港股是科技企業的上市新選擇。港股政策松綁與流動性恢復,為急于上市的科技企業提供新出路。
第二,他認為并購不只是有“賣給上市公司”這樣一種途徑。可以主動整合優質資產,例如與現金充裕的上市公司合作,三年后注入資產。這種模式比IPO更具可控性。
第三,他認為產業型S基金從財務套利到生態整合。傳統S基金偏重財務操作,而產業型S基金可橫向整合產業鏈,形成協同資產包。例如,將芯片設計、封裝測試企業打包,賦能龍頭公司(如芯原微),復制美國PE的整合路徑。
未來方向:技術驅動與“水大魚大”
半導體是基礎性、支撐性行業,在中國市場兼具廣度與深度。即便短期波動,長期仍是“稀缺魚塘”。“先進半導體是傳奇的過去,AI是蓬勃的當下,量子計算是不可避免的未來。三者均離不開半導體底層支撐。”王智如是說。
消費電子缺乏革命性終端,但汽車智能化、工業數字化帶來結構性機會。例如,SPC控制器從多芯片模組轉向單芯片集成,實現差異化競爭。
王智很喜歡兩個理念,一是交大的校訓“飲水思源”,另一個是李小龍的“Be Water”哲學,他認為這兩個理念同樣適用于投資:
像水一樣無定形:“并購”沒有一個模子可以去套,不管是收購方還是資產方都要有一個如何靈活的做適配的心態、像水一樣;
順勢而為:從“守正出奇”到“水大魚大”,本質是尊重規律、把握趨勢。
半導體投資是一場馬拉松,前置周期長、容錯率低。但正如一顆芯片從定義到商用需兩年打磨,真正的價值也需時間沉淀。愿我們以水之柔韌,穿透行業壁壘;以工科人之務實,共塑中國半導體的未來。
上一篇:海通證券李軍:校友資源整合將進一步推動“政產學研一體化”發展
下一篇:晶豐明源胡黎強:并購是一場“文化的遠征”
推薦閱讀最新更新時間:2025-03-18 17: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