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車行業都將電動汽車視為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正如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所預測的,2024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有望增加5-10個百分點,達到36%-41%,2026年超過50%,占據汽車市場主導地位。
電動汽車之所以廣受歡迎,最大的原因就是創新變革的速度超越了以往,ADI全球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客戶官Anelise Sacks在出席2024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提出,除了電氣化和自動駕駛這兩個明顯創新革命之外,汽車界還在發生著三大變化與挑戰。
ADI全球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客戶官Anelise Sacks
變化與挑戰
首先,消費者如今不僅期待出色的駕駛性能、舒適性和安全性,還希望擁有整體出色的客戶體驗,這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于技術的創新,同時也要求著主機廠們需要不斷推陳出新才能保持領先地位。
其次,整車開發周期正在大幅縮短。為了保持市場競爭力,主機廠既要確保汽車的質量和性能,又要采取比以往更加靈活的行動策略。
第三,隨著汽車發展成為“車輪上的數據中心”,在軟件定義汽車的趨勢之下,汽車將從硬件性產品轉變為軟件性服務,要求能夠隨時進行升級,這對數據處理與人工智能及電力的需求也呈指數級增長。
作為主要的汽車半導體供應商,ADI在汽車行業已經深耕多年,服務數百家主機廠、一級供應商和生態系統,擁有著豐富的技術積累及客戶合作經驗。為此,Anelise總結了三大關鍵要素來迎接挑戰。
做技術的引領者
如今的新車研發過程中,消費者越來越關注創新點,包括高性能、長續航、智能化、舒適度等方面的增長根源都是創新,這點是顯而易見的。
在Anelise看來,創新技術的源頭是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交匯處,也就是智能邊緣端,這種從現實世界的模擬信號轉換到虛擬世界的數字信號的過程,是一切自動化與電氣化的基礎。ADI可以通過一系列感知、解譯、通信、學習、決策及行動等技術專長賦能汽車的創新。
Anelise首先舉例ADI在BMS上的創新,目前ADI已經與全球前20大電動汽車制造商之中的16家開展了合作,足以證明公司在該領域的領導地位。“BMS對于提升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充電時間、電池壽命及安全性方面都很重要,通過精確測量每個電芯的充電狀態和健康狀態以及隨時間變化的性能特性,可以為主機廠提供數據洞察,為他們帶來包含快速充電、減輕重量、提升整體性能及安全性等諸多優勢。”Anelise說道。
另外一個例子則是圍繞“數字座艙”,駕乘人員個性化的沉浸式體驗包括高性能檢測、信號處理、電源、連接等技術構建,無論是音頻、語音、聲學、攝像頭和顯示數據都需要由邊緣傳輸至信息娛樂系統、儀表盤、音響等設備上,因此數據的傳輸越來越重要。3月8日,ADI和寶馬集團宣布,將在汽車行業率先采用ADI的10BASE-T1S E2B(以太網-邊緣總線)技術。寶馬集團將成為首批應用該技術的原始設備制造商(OEM),在未來的智能座艙氛圍照明系統中采用ADI的E2B技術。利用ADI的10BASE-T1S E2B技術,寶馬省去了微控制器,將軟件從邊緣節點轉移到中央處理單元,從而實現了全硬件邊緣節點,減少了軟件開發和認證任務。
除了Anelise提到的10BASE-T1S之外,實際上在去年的進博會上,ADI展位上也展示了一輛理想汽車,該車中采用了ADI的多項連接技術提升了駕乘人員的體驗,包括用于智駕系統的攝像頭以及高清大屏顯示器的GMSL(千兆多媒體串行鏈路)技術以及連接麥克風的A2B數字音頻總線技術。
ADI的車載連接技術
穩健的合作關系
“坦誠開放的溝通與互信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我們之前經歷過的供應鏈緊張時期。在挑戰面前,尤其需要深厚穩固的合作關系,以避免更嚴重的情況發生。”Anelise說道。
半導體廠商在傳統的汽車供應鏈中屬于二級供應商,過去及現在仍有很多半導體供應商僅提供元器件,維持最基本的購銷關系。而隨著產品復雜度的提升,對系統級解決方案的需求日益增加,半導體公司需要通過與客戶建立互信的深度合作,加速為客戶提供更多價值。實際上我們從中國主機廠的動向中也能看到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與半導體廠商建立更多直接溝通的渠道,甚至是主機廠參與到芯片的前期開發研討過程中,甚至直接下場投資做芯片。
Anelise指出,“通過推進與客戶的前期合作,在共享路線圖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深入溝通業務規劃、共同面臨的挑戰及機遇,集合主機廠、一級供應商與半導體廠商的優勢于一體的共創解決方案。”
Anelise還透露,她的此次中國行,不止是參加峰會,而是要到北京、合肥、深圳,與多家客戶進行深度溝通。
系統化的思考
第三點則是要有系統化的思維方式,Anelise解釋道:“要從更為宏觀的系統級角度來審視技術與創新,全局性的思考方式將有效優化汽車的性能與價值。”
Anelise以一大一小兩個系統舉例,首先是電力這一超級系統。電力由“發變輸配送用”一系列復雜的系統構成,其本質都是電力的變換,ADI則在所有的節點上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如今又加入了儲能系統,以及電動汽車的廣泛普及,這就給BMS帶來了更多挑戰。由半導體、智能算法、軟件和通信技術組合而成的BMS平臺,可提供富有價值的電池分析信息。ADI正攜手OEM、一級供應商、電池制造商、電力公司和其他利益相關方,利用電動汽車電池數據構建一個前所未有的信息生態系統。ADI的BMS已通過最高標準的汽車網絡安全認證(ISO 21434 CAL-4),可防篡改,確保可靠運行。
無線電池管理系統(wBMS)則是為儲能和電動汽車帶來了新的一輪變革。wBMS直觀的為車輛本身帶來諸多優勢,比如:減少線纜、減輕重量、降低節點故障率、提高靈活性、輕松擴展電池包設計等。另外,則是能夠助力主機廠實現機器人裝配制造,提升電池包裝配及產線效率。從而完整的優化整車擁有成本。
由于電池組成本占電動汽車價格的30%以上,因此,考慮到未來置換與更新,電池的梯次利用市場將具有巨大潛力,最直接的途徑就是儲能系統。但是梯次電池市場在技術、質控和實現方面具有很大挑戰。比如在拆卸并重新部署電池之前必須全部拆除線束,這樣就會增加成本和設計復雜性,而wBMS則可以更加方便的實現這一舉措。
wBMS正在越來越多的獲得主機廠的青睞,2023年10月ADI和宇通集團宣布,雙方正在合作開發無線電池管理系統(wBMS)技術,另外包括通用、路特斯等都已經公布了與ADI在wBMS上開展了技術合作。
有線與無線BMS安裝時間對比
Anelise舉例的另外一個系統是整車的電源系統,隨著車內的半導體及其他電子元件越來越多,從處理器到傳感器再到顯示器,需要的電源越來越多,電源軌也日趨復雜,如何確保所有的電子產品在可靠的電源下運行,不會因此而失效已成為一大挑戰。“電源架構不能只停留在元器件級別,需要在整車維度進行優化,才可以清晰的降低系統成本,并減少開發周期。”Anelise說道。
根據ADI 2022年投資者會議中的數據,目前全球前20大主機廠中有18家采用了ADI的電源管理技術,年出貨量超過6億5000萬顆,是排名第一的功能安全PMIC供應商。
在中國,為中國
Anelise來中國之前參加董事會期間,與ADI創始人,半導體行業的傳奇領袖之一的Ray Stata進行了交談,Ray還專門向她提到1978年首次訪華的經歷,并直接獲得了訂單。此后ADI于 1995 年正式入駐中國,2000年在北京成立國內首個研發中心,如今已扎根近30年。
秉持“在中國,為中國”的承諾,ADI深入布局中國市場,加大研發投入。為了更好地服務中國市場,2019年,ADI中國產品事業部成立,開始針對中國市場需求,開發本地自主決策的產品。2020年12月,ADI公司宣布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并與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將亞德諾半導體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升級為亞德諾投資有限公司落戶于黃浦區,作為 ADI在中國投資運營的總部型機構,這也是 ADI在中國市場實施本士化戰略的重要舉措。
“我們與中國領先的主機廠和一級供應商緊密合作、共創,助力將前沿技術加速推向市場。更重要的是,這些創新技術不僅會留在中國,還將出口至全球。”Anelise特別強調道。
利成于益不只是口號
利成于益是ADI內部的一個口號,ADI亞太區資深市場傳播及公共事務總監嚴崢曾經解讀過這一愿景,既實現商業運營和可持續發展的平衡,在解決人類和社會挑戰的同時,抓住其帶來的商業機遇。
電動汽車的發展正在踐行ADI的這一理念,不僅帶來了經濟規模的增長,更是為減少碳排放,為可持續的未來帶來了更多的希望。
Anelise也在演講的最后階段提到了ADI的這一愿景:“我們堅信利成于益,秉持科技向善的初心。這種使命感激勵我們從系統全局出發, 在國際大環境中以技術為中心,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攜手為人類健康與地球環境帶來了積極影響。”
上一篇:e絡盟推出設計、構建、維護中心,全面革新產品生命周期服務與支持體系
下一篇:去美國建廠,他們被坑慘了
推薦閱讀最新更新時間:2025-04-23 15:05

- LTC3444 的典型應用 - 用于 WCDMA 應用的微功率同步降壓-升壓 DC/DC 轉換器
- LTC3589 演示板、具有排序和 I2C 的 8 輸出穩壓器
- USB擴展塢【已驗證】
- 【數字電路】數字電子時鐘設計
- 可拆電池的高顯色攝影LED燈
- 使用 Analog Devices 的 LT1086CT-2.85 的參考設計
- LT3761IMSE 40W SEPIC LED 驅動器的典型應用電路
- 使用 NXP Semiconductors 的 TDA8933T 的參考設計
- 【仿真入門】演示案例
- DC2113A,LTC3649 演示板 3.1V = VIN = 60V,Vout = 3.3V/5V @ 4A 同步降壓轉換器
- 高通攜手中國“汽車朋友圈”亮相2025上海車展: 加速駕駛輔助普惠,推動艙駕創新升級
- 工業市場正在快速回暖,德州儀器如何重塑電力電子市場?
- 特斯拉:美國交付的Model Y/3電池包已實現100%美國生產
- 地平線與博世深化合作,攜手為多家車企提供輔助駕駛產品
- 強化中國市場戰略布局,德州儀器正靈活應對全球關稅挑戰
- Molex莫仕通過本地合作和創新加強支持中國汽車行業
- 貿澤開售Texas Instruments適用于高分辨率AR HUD的 全新DLP4620S-Q1 0.46"汽車數字微鏡器件
- ROHM推出高功率密度的新型SiC模塊,將實現車載充電器小型化!
- 用上車規級UFS 4.0,讓出行變得高效且可靠
- 車載測試技術解析:聚焦高帶寬、多通道同步采集與協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