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RFlD是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denti-fieation)的英文縮寫,又稱電子標簽,是一項利用射頻信號通過空間耦合(交變磁場或電磁場)實現無接觸信息傳遞并通過所傳遞的信息達到識別目的的技術。RFID的最早應用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用于區分聯軍和納粹飛機的“敵我辨識”系統。與目前廣泛使用的自動識別技術如條碼、磁卡、 IC卡等相比。
射頻識別技術具有很多突出的優點:第一,安全性高.適合于高安全性的終端。數據安全方面除電子標簽的密碼保護外,數據部分可用一些算法實現安全管理。讀寫器與標簽之間存在相互認證的過程.可實現安全通信和存儲,讀寫器具有不直接對最終用戶開放的物理接口,可保證其自身的安全性:第二.可同時識別多個電子標簽;第三,無機械磨損.壽命長.并可工作于各種油漬、灰塵污染等惡劣的環境;第四,非接觸操作,完成識別工作時無需人工干預.應用便利。正是因為具有這些優點,使RFID的應用在近年來如火如荼。為了使復雜的RFID系統簡化。設計了基于MF RC500型讀卡器的低成本無源RFID系統。系統外部接口為串口,使得包括PC在內的有串口的設備可以方便地與它相連,對RFID的推廣有重要意義。
2 一般無源RFID系統的組成
無源RFID系統由無源RFID標簽、天線、RFID讀卡器組成,如圖1所示。

RFID標簽由耦合元件及電路組成,其發射電波及內部處理器運行所需能量均來自閱讀器產生的電磁波。無源標簽接收到閱讀器發出的電磁波信號后.將部分電磁能量轉化為供自己工作的能量。每個電子標簽具有全球惟一的識別號(ID),無法修改、無法仿造,保證了安全性。電子標簽中保存有約定格式的電子數據。
天線在標簽和閱讀器間傳遞射頻信號,即標簽的數據信息。
RFID閱讀器是讀取(或寫入)電子標簽信息的設備。閱讀器可無接觸地讀取并識別電子標簽中所保存的電子數據,能自動識別物體。閱讀器通過網口與計算機相連,將讀取的標簽信息傳送到計算機上進行下一步處理。
3 MF RC500的功能特點和設計
3.1 MF RC500的特點
Philips公司的MF RC500型讀卡器是應用于13.56 MHz非接觸式通信的高集成讀卡IC系列中的一員。該讀卡IC系列利用先進的調制和解調概念.完全集成了在13.56 MHz下所有類型的被動非接觸式通信方式和協議。MF RC500支持IS014443A所有的層.內部的發送器部分不需要增加有源電路就能夠直接驅動近操作距離的天線(可達100 mm):接收器部分提供一個堅固而有效的解調和解碼電路,用于IS014443兼容的應答器信號;數字部分處理IS014443A幀和錯誤檢測(奇偶 &CRC)。此外,它還支持快速CRYPTOI加密算法,用于驗證Mifare系列產品。方便地并行接口可直接連接到任何8位微處理器.給閱讀器的設計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MF RC500可方便的用于各種基于ISO/IEC 14443A標準并且要求低成本、小尺寸、高性能以及單電源的非接觸式通信的應用場合。
3.2 MF RCS00的功能
MF RC500內部包括并行微控制器接口、雙向。FIFO緩沖區、中斷、數據處理單元、狀態控制單元、安全和密碼控制單元、模擬電路接口及天線接口。MF RC500的外部接口包括數據總線、地址總線、控制總線(包含讀寫信號和中斷等)和電源等。MF RC500的并行微控制器接口自動檢測連接的8位并行接口的類型。它包含一個易用的雙向FIFO緩沖區和一個可配置的中斷輸出,為連接各種MCU提供了很大的靈活性。
即使采用成本非常低的器件也能滿足高速非接觸式通信的要求。數據處理部分執行數據的并行一串行轉換。支持的幀包括CRC和奇偶校驗。MF RC500以完全透明的模式進行操作.因而支持IS014443A的所有層。狀態和控制部分允許對器件進行配置以適應環境的影響,并將性能調節到最佳狀態。當與Mifare Standard和Mifare通信時,使用高速CRYPTOI流密碼單元和一個可靠的非易失性密匙存儲器。模擬電路包含一個具有阻抗非常低的橋驅動器輸出的發送部分。這使得最大操作距離可達100 mm。接收器可以檢測到并解碼非常弱的應答信號。
4 系統設計
4.1 系統硬件設計
根據RFID原理和MF RC500的特性,可設計基于AT89S51和MF RC500的RFID閱讀器系統,其結構框圖如圖3所示。

系統主要由AT89S51、MF RC500、時鐘電路、看門狗、MAX232和矩陣鍵盤等組成。系統的工作方式是先由。MCU控制MF RC500驅動天線對Mifare卡也就是對應答器(PICC)進行讀寫操作,然后與PC通信,把數據傳給上位機。主控電路采用AT89S51,因為 AT89S51的開發簡單、快捷.運行穩定。采用ATMEL的AT24C256型.12C總線EEPROM存儲系統的數據。為了防止系統“死機”。使用 MAX813作為看門狗來實現系統上電復位、按鍵的熱重啟及電壓檢測等。與上位機的通信采用RS一232方式,整個系統由9V電源供電.再由穩壓模塊 7805穩壓成5V的電源。
MF RC500和單片機AT89S51都是采用標準TTL電平,不需電平轉換。單片機AT89S51與PC串口電平不匹配.使用MAX232型電平轉換器進行電平轉換。系統硬件設計中的關鍵接口部分連接如下:
MF RC500的ADO—AD7(腳13一腳20)為帶施密特觸發器的雙向數據和地址復用總線,接單片機AT89C51的ADO—AD7(腳39一腳32)。
MF RC500的NWPdRNW(腳10)為帶施密特觸發器的寫禁止/只讀信號,接單片機的寫信號WR(腳16)。
MF RC500的NRD/NDS(腳11)為帶施密特觸發器的讀禁止,數據選通禁止信號,接單片機的讀信號RD(腳17)。
MF RC500的NCS(腳19)為帶施密特觸發器的片選禁止信號.接單片機的I/O口線P2.7(腳28)。
MF RC500的ALE(腳21)為帶施密特觸發器的地址鎖存使能信號,接單片機的地址鎖存信號(腳30)。
MF RC500的IRQ(腳2)為帶施密特觸發器的中斷請求信號,接單片機的中斷0(腳12)。
4.2 系統天線設計
MF RC500的非接觸式天線接口使用表1所列的4個引腳。

為了驅動天線。MF RC500通過TXl和TX2提供13.56 MHz的能量載波。根據寄存器的設定對發送數據進行調制來得到發送的信號。S50卡采用RF場的負載調制進行響應。天線拾取的信號經過天線匹配電路送到 RX腳。MF RC500的內部接收器對信號進行檢測和解調并根據寄存器的設定進行處理.然后數據發送到并行接口.由微控制器進行讀取。MF RC500對驅動部分使用單獨電源供電。
一般的天線設計要達到如下要求:1)使天線線圈的電流最大,用于產生最大的磁通量;2)功率匹配.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產生磁通量的可用能量;3)足夠的帶寬.以便無失真地傳送用數據調制的載波信號。天線是有一定負載阻抗的諧振回路.閱讀器又具有一定的源阻抗。為了獲得最佳性能,必須通過無源的匹配回路將線圈阻抗轉換為源阻抗。然后,通過同軸線纜即可無損失且無輻射地將功率從讀寫器末級傳送到匹配電路。
為了節約成本和減小系統體積.本系統采用PCB板天線設計。品質因數Q是一個很重要的參數.用于電感耦合式射頻識別系統的天線,其特征值就是它的諧振頻率和品質因數。較高的品質因數值會增加天線線圈中的電流強度,由此改善對RFID卡的功率傳送。與之相反,天線的傳輸帶寬剛好與品質因數值成反比例變化,選擇的品質因數過高會導致帶寬縮小。從而明顯地減弱卡片接收到的調制邊。品質因數可以通過電感線圈電抗與電阻的比值計算出來,公式如(1):
Q=(coaxLm)/RANT (1)
式中ωa=2πfRo
天線部分電路和EMC的原理如圖如4所示。

4.3 系統工作流程
除了復位以外.對MF RC500的絕大多數控制是通過讀寫MF RC500的寄存器來實現的。MFRC500共有64個寄存器,分為8個寄存器頁,每頁8個.每個寄存器都是8位。單片機將這些寄存器作為片外RAM進行操作。最常用的是FIFODATA(數據堆棧)、COMMAND(命令)、FIFOLENGTH(堆棧長度)和PRIMARYSTATUS(標記)等。要實現某個操作.只需將該操作對應的代碼寫入對應地址即可。例如MF RC500休眠模式對應的控制寄存器名為Contr01,地址為09H的bit4且為1有效,那么讓MFRC500進入休眠模式的指令為mov RO,#OgH;mov@RO,#Oxxxx lxxxb。
當對應的。RFlD卡S50進入閱讀器的有效范圍時,天線的能量使 RFID卡耦合出自身工作的能量,并建立通信。MF RC500對卡的操作主要是通過寫通訊命令、參數和數據到FIFODATA,再通過寫命令到120MMAND,實現與RFID卡的通訊。系統工作流程如圖 5所示。

5 結束語
本文介紹了基于Philips公司MF RC500型讀卡器和AT89S51型單片機的RFID閱讀器的低成本軟硬件設計。經實踐驗證,本系統可成功實現對符合IS014443協議的 MifareS50卡的讀寫,并且能對范圍內的多個卡準確無誤地讀寫,讀寫距離達到8 cm。如果對天線系統進行優化還可以達到9 cm—lO cm。本系統成本低廉,可靠性高,操作便利,可以方便地和包括PC在內的有申口的設備連接。它可以作為簡單模塊與其他系統相連.對RFID的推廣有重要意義。
上一篇:噓,AI正在悄悄聽懂你的話,無聲語音識別或變成真·氣功
下一篇:公租房人臉識別系統有哪些技術要求?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
昆泰芯微電子實行立體作戰的研發模式,整合了芯片設計、電子應用設計、工業設計等多家專業設計公司。這種研發模式不僅為公司帶來了更多的創新機會,也為工程師們提供了更多的挑戰和成長機遇。公司注重員工的培訓和發展,有專員負責新人的崗前培訓,進行崗位知識的輸送以及疑難問題的解答。同時,公司也鼓勵員工參與實際項目,由專業領域的前輩進行引領,讓員工在實踐中快速成長。
eBay一直致力于創新和改革,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例如,eBay推出了“新賣家金鷹計劃”,旨在通過多項專屬服務扶持新賣家拓展全球市場。此外,eBay還不斷更新其技術平臺,提高交易效率和用戶體驗。這些創新和改革措施使eBay能夠在競爭激烈的電子行業中保持領先地位。
在被美光收購后,ELPIDA的技術和人才得到了保留和傳承。美光利用ELPIDA的技術優勢和市場經驗,繼續推出了一系列高性能的DRAM產品。同時,ELPIDA也在新的領域進行探索和嘗試,如生物生產等。這些努力不僅為美光公司帶來了新的增長點,也為ELPIDA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上五個故事概述了ELPIDA公司在電子行業中的重要發展歷程。這些故事反映了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的起伏和挑戰,以及公司在技術和市場上的不斷探索和創新。
2012年,由于無法承受巨大的財務壓力和市場競爭壓力,ELPIDA宣布破產保護。隨后,美國美光科技公司(Micron Technology)以較低的價格收購了ELPIDA。這一事件標志著日本在DRAM領域的徹底失敗,同時也為美光公司帶來了重要的技術和市場資源。
Fukushima Futaba Electric Co., Ltd.(以下簡稱“Futaba Electric”)的創立可以追溯到1948年,由熊本縣出身的衛藤五郎和北海道出身的細矢禮二在千葉縣共同創立。公司名“Futaba”取自兩人故鄉的首字,寓意著雙葉的結合與協作。初期,Futaba Electric專注于電氣設備的制造與研發,憑借創始人的遠見卓識和不懈努力,逐漸在電子行業嶄露頭角。這一時期,公司主要生產基礎的電氣元件,如電阻器、電容器等,為后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當今日新月異的科技時代,Eris Tech始終堅持以創新驅動為發展動力。公司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積極引進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推動產品升級和產業升級。同時,Eris Tech還注重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吸引了一批高素質的人才加入公司。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和人才的不斷積累,Eris Tech將在未來電子行業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請注意,以上故事為虛構內容,旨在展示Eris Technology Corp公司可能的發展路徑和成就。實際情況可能因市場變化、技術演進和公司策略調整而有所不同。
CP1L中plc link實現1:N通訊。 請問主站發送的數據是發給第一個從站后返回給主站后 在發送數據給第二從站 以此類推?還是主站是一次同時發給N個從站 然后數據依次返回?… 查看全部問答∨ |
|
wince中文系統,微軟拼音輸入法在explorer下無效,在其他打開的WORD就可用。好像是沒有加到explorer這個組件的管理。請知道的指導下,已經能夠搞了兩天了。… 查看全部問答∨ |
我想將串口數據轉換為RF信號轉發出去.在具體實現過程中遇到了這個問題: 目前做法是在MCU中設置串口緩沖區大小為128bytes,通過中斷方式接收串口數據,通過輪詢方式將緩沖區中數據由RF發送出去.這樣的話,如果一次連續發送大批量的數據(>128bytes) ...… 查看全部問答∨ |
小弟現有一個勤研的2410開發板 但是沒有顯示器,板上提供的LCD接口是那種40針的IDE線,我弄了個LCD,不知道怎么接?請了解的給與幫助,,先在此謝過!… 查看全部問答∨ |
組播發送錯誤: error ;0x41 是否與局域網 ?路由器 ? 雙網卡?有關?: -> ifShow fei (unit number 0): Flags: (0x8063) UP BROADCAST RUNNING ARP MULTICAST Type: ETHERNET_CSMAC ...… 查看全部問答∨ |
不記筆記真的不行,以前學會的東西,過幾天就又忘了。家里電腦上裝的ubuntu 10.04版本。VIM默認用的是vim-7.2。在公司電腦虛擬機上裝的ubuntu 10.10版本。沒想到vim默認用的是tiny版本。用的很不習慣。我把他卸載了。下面說明ubuntu 10.10下的vim安 ...… 查看全部問答∨ |
[學習筆記]基于LM3Sxxx的USB開發筆記-第一部 USB開發基礎知識 近期寫的關于USB開發的學習筆記,先共享出第一部分,雖然本筆記是基于LM3S 的芯片來寫的,實際上第一部分是介紹USB的相關知識,對任何開發USB的同學都是有幫助的。 下載: 【摘要】 TI 收購LM后繼承 ...… 查看全部問答∨ |
- 英飛凌與馬瑞利在2025上海車展展示MEMS激光束掃描技術, 攜手開啟汽車座艙設計新紀元
- AI時代芯片設計將何去何從?破局之道都在Arm這份報告中
- 邁來芯攜硬核產品亮相2025慕展,開啟中國戰略新征程
- 英特爾正式公布Intel 18A、14A路線圖:三大EDA巨頭同時站臺
- 英特爾談 Intel 14A 可能使用 High NA EUV:兩種光刻技術設計規則兼容
- 臺積電美國三座晶圓廠開建:輸出更先進工藝
- 美國又在關稅上讓步 將對進口汽車零部件提供關稅補償
- 英特爾代工:明確重點廣合作,服務客戶鑄信任
- 阿里Qwen3登頂全球開源王座,海光DCU“光速”完成無縫適配
- 破局AI眼鏡空間難題,小型化CIS封裝實現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