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幾乎大部分能夠被公開歌頌的現象基本都與“情懷”二字沾邊,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一旦是以“情懷”為出發點的,就好比那句“愛笑的人運氣都不會差”那樣總會有一個好的結果。最近,在筆者參加的一場手機新品發布會上,本應給人以冰冷科技感的手機卻與“情懷”二字擦出了火花。事情的起因,就是某位運動員因長期訓練的原因,手指上的指紋已經被磨平,所有那些配備了實體指紋識別的手機對于他來說就等于是個擺設。正因為此,該手機廠商不顧成本也要為這一類人在新品之中加入人臉識別功能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不過除了人臉識別外,近期另一項全新的技術——屏幕指紋也來到了我們面前,作為實體指紋識別的升級版,雖然看上去并沒有與“情懷”二字有任何關系,但是在沒有人臉識別的設備出現之前,屏幕指紋曾被認為是解決全面屏手機生物識別技術的最佳解決方案。現在,屏幕指紋活生生的站在我們面前時,無疑已經基本滿足了我們曾經對于未來的幻想,所以筆者認為屏幕指紋也是一個具有“情懷”的技術。那么現在問題來了,作為目前兩個最炙手可熱的生物識別技術,兩種完全不同的使用方式下,你站誰呢?
實體指紋識別:受制于時間
目前來看,指紋識別技術包含實體指紋識別以及屏幕指紋識別兩種,其中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的實體指紋識別甚至有聲音表示即將成為過去式。但是就目前手機的發展來看,屏幕指紋受制于成本以及體驗不會大規模出現在量產機型上。所以實體指紋識別依舊是不和或缺的重要角色,甚至它的存在也依舊與“情懷”二字有關。
記得網絡中有這樣一張照片,邊防戰士在零下40多度的環境下是需要佩戴面罩來防止凍傷的,因此那些具備人臉識別功能的設備對于他們來說同樣就是個擺設。所以,對于這類人群來說,技術更成熟的實體指紋識別依舊有它存在的價值。現在,已經有不少設備在具備人臉識別功能的同時也會保留實體指紋識別,雖然“情懷”味兒十足,但實際卻是為了掩蓋人臉識別安全等級不足的尷尬。
近期,多款還未上市的全面屏產品再被曝光的諜照中幾乎都還具備實體指紋識別按鍵,所以短時間內,實體指紋識別依舊會是最佳的生物識別功能之一,如果要問它何時會被取代,就要看屏幕指紋以及人臉識別技術的技術以及成本何時能夠大規模量產了。在這以前,實體指紋識別按鍵依舊會大量存在與市場當中。
屏幕指紋:受制于技術
屏幕指紋技術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就外觀設計而言,屏幕指紋無需后置機身背面,這使得全面屏手機ID設計會變得更加完整,更加一體化。而且,解鎖的時候,屏幕指紋的引導圖形UI也可以制作的得非常炫酷。
同時,正面指紋也比背面指紋使用更方便,更符合用戶操作習慣,使用場景更豐富。按理說,屏幕指紋應該像傳統實體指紋識別一樣支持多個指紋錄入,這比只能錄入一個面部信息的人臉識別要方便一些。此外,屏幕指紋也會比面部識別更安全,用戶可以更放心的支付。當然,屏幕指紋也不是沒有缺點。最主要的一個問題是,如果用戶手指上有太多油污,對目前屏幕指紋的技術來講是無法解鎖的。
可以預見,在2018年,沒有屏幕指紋的全面屏手機一定會比實體指紋識別的手機更容易吸引人的目光。據了解,三星需要等到下半年才能量產搭載屏幕指紋的產品,更別提國內其他廠商。在這段時間里,對于擁有屏幕指紋技術的品牌來講,優勢不言而喻,而唯一可以與其一較高下的就是就被安全級別較高的人臉識別技術了。
表面上看,屏幕指紋和實體指紋在體驗上的差別并不大。但在全面屏時代,有無屏幕指紋,對產品的外觀以及體驗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對消費者而言,屏幕指紋可以給他們帶來趨近于完美的全面屏體驗。不僅如此,由屏幕指紋開始,未來的生物安全識別還將有更大的變革。目前已經量產的屏幕指紋設備只能在固定屏幕區域識別,但從vivo發布的APEX全面屏概念機的“半屏”指紋識別技術來看,全屏幕任意位置即可指紋識別的新體驗遲早會到來。
人臉識別:受制于成本
目前,大多數具備人臉識別功能的設備基本都是采用2D人臉解鎖的方案,這意味著這些手機在硬件配置上還是基于傳統的攝像頭硬件技術和配置,基于2D的人臉解鎖方案會面臨很大安全性問題,比如前段時間有新聞爆料三星的人臉識別解鎖用一張用戶的照片也可以解鎖。可見,在安全問題上,人臉識別并不如技術已經成熟的指紋識別可靠。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目前國內的2D人臉識別,大多只適用于屏幕解鎖方案,并且存在安全性問題。而iPhoneX的人臉識別,是物理學、生物學以及仿生學的應用,且已經涉及到刷臉支付,刷臉解鎖,人工智能等等等。據供應鏈透漏,一套 Face ID 級別的 3D 感應系統報價30到50美元,如果手機賣價在500美元以內,采購這套元件的成本壓力都是比較大的。除此之外,將 3D 感應元件安置在劉海內,同樣會使得手機的制造成本增加,這還不包括軟件適配的研發成本。
即便有手機廠商最終將其成功集成到旗艦機中,但價位對于 iPhone X 而言恐怕也沒有多少優勢,況且使用體驗上也很難超越甚至是追平。所以,對于多數安卓廠商尤其是國內品牌來說,更務實的選擇是等3D組件的價格在2018年晚些時候下跌之后再部署,但到時候恐怕蘋果又將 Face ID 的使用體驗提升了一個高度。所以,目前我們看到的大部分采用劉海+寬下巴設計的全面屏手機其中的劉海的噱頭其實更大于實際意義,而保留在下巴或者背面的指紋識別按鍵則依舊承擔生物識別安全的重任。
當然,成本對于蘋果而言幾乎是不用去考慮的,這從iPhone X的售價上就可以看得出來,而當用戶為之埋單的時候,我們得到的是比目前任何帶有劉海設計的安卓設備更大的劉海。劉海上的點陣投影器,是Face ID的重要模塊之一。它可以投射超過30000個肉眼看不見的光點,并對它們進行分析,為臉部繪制精確細致的深度圖,同時通過獨立的神經引擎即時處理用戶面部數據。蘋果官方聲稱,Face ID的出錯率只有百萬分之一,這比Touch ID的五萬分之一要低得多。這樣來看人臉識別似乎又比指紋識別更加高級且安全。
綜上所述,對于已經成熟的實體指紋識別而言,屏幕指紋以及人臉識別還算是個初出茅廬的新人,雖然二者看上去炫酷無比,但是實體指紋在目前這個市場當中卻依舊有著它存在的意義。不過對于未來而言,在人機交互上更上一層樓的屏幕指紋以及人臉指紋必將會取代實體指紋成為新的生物安全技術,至于“兩雄相爭,必有一傷”的局面筆者倒覺得不一定會出現,因為“情懷”二字一直在那里,同時也沒有最適合用戶的功能,只用更適合用戶的功能。
上一篇:萬物互聯時代 區塊鏈技術為安防添一大利器
下一篇:最后一頁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Aearo Technologies在能量控制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公司研發的新型材料不僅能夠有效控制噪聲和振動,還能提高產品的耐用性和可靠性。這些技術優勢使得公司的產品在航空航天、軍用防護以及消費電子等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通過不斷拓展市場,Aearo Technologies逐漸成為了能量控制技術的領導者。
CMD公司在數據存儲領域不斷創新,推出了一系列高性能的產品。其微開放系統、高性能工作站等產品為LAN和PC提供了先進的數據存儲技術。同時,CMD還致力于發展、生產、銷售高性能ASIC和板級產品,其IDE/UltraATA芯片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廣泛應用。
在電子行業中,產品質量和客戶服務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CCS公司始終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建立了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和客戶服務體系。公司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都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確保產品的質量和性能達到客戶的期望。同時,CCS公司還提供了全方位的客戶服務,包括售前咨詢、售后服務和技術支持等,為客戶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幫助。
近年來,隨著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Echelon也積極布局該領域。公司在嵌入式系統部門收購了Echelon Corporation后,成立了新的物聯網業務部門,并推出了SmartServer物聯網平臺。該平臺采用了開放、可擴展的體系結構,可以連接、監控商業和工業物聯網部署設備,并提供智能化和自動化的決策支持。SmartServer平臺的推出,使得Echelon在物聯網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隨著ANYSOLAR的產品在市場上取得一定的成功,公司開始考慮市場拓展。李明帶領團隊深入調研國內外市場需求,發現歐洲市場對高效、環保的光伏材料有著巨大的需求。于是,ANYSOLAR開始積極尋求與國際企業的合作機會。
經過多次洽談和協商,ANYSOLAR最終與一家歐洲知名光伏企業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共同投資建立生產線,共同開拓市場。這一合作不僅為ANYSOLAR帶來了穩定的訂單和資金支持,也提升了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CMOS圖像傳感器行業也面臨著深刻的變革。CMOSIS公司敏銳地把握住了這一趨勢,積極調整戰略方向,加大了在人工智能算法、低功耗設計等方面的研發投入。通過不斷創新和優化產品,公司成功應對了行業變革帶來的挑戰,保持了穩健的發展態勢。
關鍵字:彩轉黑攝像機 近年來,隨著芯片技術的更新換代,彩轉黑攝像機的整體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高感度,低照度”是各大廠家力推的產品特色,可以說是對弱光環境的一次集體的叫板。 對于安防監控來說,對圖像品質 ...… 查看全部問答∨ |
|
在做2.4G射頻識別時,發現有源射頻識別系統的角度很難控制,尤其當標簽距離識別設備小于10米時,角度基本上都是360。 在網上看到有些高人說,射頻角度可以控制在15°...有誰有這方面的經驗沒有?如何有效控制有源射頻的識別角度。 我的想法是這樣 ...… 查看全部問答∨ |
向大家請教個問題:默認情況下,4G的內存,核心內存和用戶態內存分別是2G,現在我寫了一個驅動,需要更多的核心內存,因此想把核心內存調整的大些,應該如何做到呢? 另外,我還有個機器是8G內存,跑wxp64位系統,也想調整核心內存更 ...… 查看全部問答∨ |
將手機和PC機用USB相連: 當先將未開機的手機用USB線連到PC上,再打開手機時,從PC上向手機發送AT指令,手機能向PC返回OK;可是當先將手機開機,再將手機用USB線連接到PC機時,從PC上向手機發送AT指令,手機卻不能向PC返回任何東西。不知以上是什么 ...… 查看全部問答∨ |
|
請問ioctl返回的地址是虛擬地址還是物理地址? 小弟在做dm6446上的resize,用ioctl返回的resize驅動中申請的buffer的地址是在用戶空間是不能用的? 大家指教。 ioctl返回的地址問題?初學者,高人指點。… 查看全部問答∨ |
- 禮從天降 ee驚喜回饋
- 有獎直播:如何利用瑞薩電子的GreenPAK™平臺優化混合信號電路設計
- TI有獎直播:使用 MSPM0 AEC-Q100 MCU 設計更智能的汽車系統
- ADI有獎下載活動之25:ADI汽車傳感器和傳感器接口解決方案
- 看視頻贏京東卡 | 泰享實測之水哥秘籍第二期
- 以科技之力,成就安全 PI與您一起駕馭明天的智慧 答題贏好禮!
- 免費申請| Microchip WBZ451 Curiosity
- TI 嵌入式主題直播月——為高效、智能、低功耗系統設計助力
- TI DLP 有獎創意征集
- 有獎直播【Keysight World Tech Day 2023分論壇——汽車自動駕駛與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