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紅外、微波類探測器和電子圍欄類探測器它們的共同點是作為前端探測設備都能方便地與報警控制系統在硬件上整合在一起,安裝都比較簡單,防范作用明顯,所以已得到不少用戶的青睞。
周界防范產品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應用得相當普遍,如在軍工廠、軍隊、機場、港口、政府機關等高端領域都可見其“蹤影”,并在這些領域保持著相當高的應用增長速度,如紅外對射、震動電纜、埋地感應電纜、脈沖式電子圍欄等都被大量使用。
隨著人們安防意識的增強,除了上述高端領域安裝周界報警系統外,周界防范系統還被普及應用到住宅小區。國內一些地區已制訂出相應的安防標準來規范周界報警系統的設置,例如上海市于2003年制定的地方標準《住宅小區安全技術防范系統要求》(DB31/294-2003)就規定住宅小區的圍墻或柵欄要強制安裝周界防范系統,并指出前端宜安裝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并采用交叉安裝的方式,探測器探測距離以≤70m為宜等等。另外,上海市經過多年的實踐比較,于2007年8月制定標準,凡需安裝周界報警系統的場合原則上都要求安裝電子脈沖圍欄,并在2008年8月修訂此標準,要求安裝高壓電子脈沖圍纜,并對圍欄的安裝要求,包括電纜的安裝高度、角度、間距、根數等都作出了詳細的規定。由此上海市確立了周界報警系統前端探測器選擇以電子圍欄類探測器為主、主動紅外類探測器為輔的總體策略,以組成完善的周界保護網。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周界防范系統已朝民用市場靠攏。
面對蓬勃發展的周界安防市場,國內外不少公司逐步開發出具有高性價比的產品。如以色列RBTEC公司推出的多款可安裝于籬笆、墻體及刀片圈網障礙圍欄上的振動傳感器、麥克風線型傳感器以及磁力埋地傳感器線纜,這些傳感器都具有高靈敏度,當有入侵時,會產生振動/引發磁場變化,并準確地發出報警。系統安裝快捷方便,并具極高的檢測率和極低的誤報率。另外較具特色的是,其公司開發的配套氣象偵測系統可與本公司的周界報警系統同步安裝,將氣象探測器也安裝在周界前端,采集氣象信息,并通過專門的分析軟件對周界區域的氣象狀況進行分析,再將分析結果發送至周界報警系統,最終由周界報警系統(軟件)依據自身探測到的報警信號,并結合參考氣象系統的分析數據,作出是否是真實報警的裁決。這種可根據周界區域天氣狀況修整周界報警系統判斷是否報警的軟件算法降低了報警系統的誤報率。
防盜報警系統聯網功能的發展情況
當前防盜報警系統采用的聯網方式主要有電話線、專用總線(RS485、CAN BUS等)、網絡、電力線、以及電信無線網絡等多種方式,而在我國應有最廣泛的仍是電話線和總線制兩種方式。
目前電話線是國內外報警聯網最主要的方式。安裝報警器的用戶通過市話網與地區報警中心聯網,地區報警中心負責對用戶報警的接警處理。電話線報警聯網的優點是:不需另外布線、傳輸網絡可靠、只要有市話網的地方都可直接接入,具有最成熟的接處警軟件、由于具有現成并成熟的接處警平臺所以可以方便且相對容易地與城市其它安防系統進行集成(視頻監控系統、卡口系統等)實現報警聯動。其缺點是運行費用相對較高,安裝報警器的住戶要付月租話費,聯網速度較慢(上海地區規定≤10秒)。電話聯網報警系統已被廣泛地應用于各行業,特別是金融業的銀行等。另外國內外著名廠商的報警控制器其報警聯網接口和協議無不是依據電話網設計的,只要是一款正宗的報警控制器都有電話聯網接口,這就足以證明電話聯網的重要性和必配性。
專用總線(RS485、CAN BUS等)也是報警的一種聯網方式,其主要優點是速度快(≤2秒)、運行成本低、用戶無月租費用支出等。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其有一些不可忽視的缺陷:所涉范圍很小(只適用于小區)、線路敷設可靠性差、傳輸易受干擾、無語音通訊功能、接處警軟件尚未成熟、集成能力差等。因此,該種方式目前僅僅被應于建筑物內部、或建筑物間,至多被應用于住宅小區。
近年來隨著IP網絡的盛行,不少報警控制器廠家也開始采用有線或無線的IP網絡聯網方式。此種聯網方式早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即在歐美國家使用,而我國近年來隨著IP網絡(有線或無線)的發展,業內也有躍躍欲試的沖動。固然TCP/IP報警聯網方式具備安裝靈活、方便快捷、穩定性及可靠性高的優勢,也已獲得不少用戶的喜愛。然而TCP/IP報警現在多使用于居民小區,無線網絡方式接入也多使用于某些住戶已裝修好不方便另外布線的區域,這種網絡方式易受到網絡病毒的影響,容易泄露報警信號,因此目前國內即使小區也仍以專用總線制居多,更不要說市域報警聯網了。
另外,隨著社會對報警重要性認識的強化,為了提高報警聯網的可靠性,電信運營商也看中報警聯網這塊“肥肉”,已悄然進軍該領域,因此以電信運營商為主的GSM、CDMA等的報警聯網方式正悄然興起。此種以運營商為主的報警方式是在聯動部分采用無線聯動模塊,即前端探測器在探測到警情后,即將警情信號傳輸給報警控制主機,報警主機便借助無線發送模塊經電信平臺將報警信息發送給接處警中心。但由于GSM方式網絡運行環境千差萬別,信號尚欠穩定,又由于尚未見到成熟的基于電信無線傳輸網的管理平臺管理軟件出臺,所以目前仍未見大規模經營,但基于電信無線傳輸網的報警聯網方式是今后的發展方向。
上一篇:第九屆成都安博會3G實現聯網報警成熱點
下一篇:技術方案:大學新校區防盜報警系統綜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