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程改制T50表頭,所以沒有相關軟件配套。只是為了驗證電流擋位切換使用。
前言:
一般市面上的電流表都是一個擋位(萬用表不算,算也沒用,這里討論的是自動量程),比如各家的USB表頭,量程從2A-5A,分辨率0.01A-1ma都有,甚至是那種幾百塊的高價USB表頭,雖然使用的是高位ADC,但是速度啊最小量程啊都會有局限,比如鴨掌心的表頭,最小分辨率是10uA。如果用來測量幾個ma以上還好說,用來測量某些設備的靜態電流幾個uA就沒戲了。
本文講解一種低成本的2擋位(多擋位也只需要簡單的增加采樣單元就行)大跨度量程的電流表。
設計:
先來說電流,一般測量電流就是測量采樣電阻兩端產生的壓降,然后比例放大后送單片機ADC。但是一個采樣需要用至少21位ADC才能分辨1ua-2A的量程。高速高位的ADC價格昂貴,本文不采用這種方案。不能采用1個采樣1個高位ADC,那么勢必是有多個采樣來切換各種量程,就像萬用表一樣,不過萬用表是手動方案。下面以1-5000uA,1-2700ma,片內12位ADC來設計的兩個擋位自動量程電流表。(也可以設計5000ma。12位校準的好也基本滿足1個ma的顯示)
首先采樣電阻是串聯在電路里的,這點很關鍵,如果是分辨接通采樣電阻的話,不管切換的多塊。間斷的時間會造成后級設備掉電,影響測量。
如上圖,GNDIN是輸入-。GNDOUT是輸出-。GND是模擬地,包括單片機的數字地供電也取自這里。
重頭戲來了。
上圖就是兩個擋位的采樣放大。
這里的運放用到了反相放大。對沒錯。就是把負電壓放大成正電壓。一般單電源供電的運放都會有-0.2V左右的共模輸入。0.2V足以用來反應大電流量程的壓降過程了。
大電流采樣0.01R用反相放大,小電流用正向放大。
兩組放大后的電壓分別送單片機。
下面說擋位識別部分。
上圖就是用電壓比較的方法來確定換擋電流點。
因為兩個采樣電阻是串聯的。電流都是相等的,所以采集0.01R采樣電阻上的6mA電流點作為比較對象。換擋點要比小電流量程略高。
當整個電流回路超過6ma時,電壓比較輸出高電平。驅動并聯在10R采樣電阻上的Nmos導通實現換擋。也就是讓電路能承受更大的電流。
當換擋完成后,小電流擋位就失效了。。但是大電流擋位依舊存在。或者說是說大電流擋位一直是存在的。只不過是增加了幾個小電流量程。
實際測試。
上圖是輸入5V。輸出加載2.3A負載時的電壓變化。大概有10ms的電壓降低情況。
上圖是輸出口負載500ma時的電壓下降情況。
2個測試都是經過了自動換擋的情況。
使用T50表頭改制方案。
實際驗證可以顯示1-5000ua,1-2700ma。精度也不錯
基本可以滿足日常測試需求。
總結:
再啰嗦下,自己也有個記錄。
當測量5ma一下電流時,單片機調用的是10R采樣的數據。當電流超過6ma時自動切換到大電流擋位。
因為小電流量程實際不止5ma。所以軟件上可以留出一個余量。
當小電流達到5ma時,軟件切換到大電流采樣繼續顯示5ma。
繼續增大電流到6ma時完成切換動作。使電路內阻降低,完全使用0.01R采樣的數據來顯示電流。
好了,上面就是大跨度量程電流表的設計思路。軟件部分不是我能搞的定的了。我就不參和了。
引申:
至于還要更多細分的擋位。仔細想想吧。只要串更多的采樣。然后用大電流反相放大的數據來區分擋位。切換不同的采樣電阻就行。不過第三個-更多擋位的采樣部分需要用差分放大比較好。
!注意:請使用瀏覽器自帶下載,迅雷等下載軟件可能無法下載到有效資源。
歡迎加入EEWorld參考設計群,也許能碰到搞同一個設計的小伙伴,群聊設計經驗和難點。 入群方式:微信搜索“helloeeworld”或者掃描二維碼,備注:參考設計,即可被拉入群。 另外,如您在下載此設計遇到問題,也可以微信添加“helloeeworld”及時溝通。
EEWorld Datasheet 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