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承泰科技在商用車毫米波雷達市場出貨量達到10多萬臺。
眾所周知,毫米波雷達市場一直由ABCD等國外巨頭壟斷。但是近年來,少數國內企業開始取得了量產突破,譬如承泰科技,2020年在商用車毫米波雷達市場出貨量達到10多萬臺,在國內廠商中處于第一。
承泰科技是如何突破國外廠商壟斷的?佐思汽研采訪了承泰科技的產品經理張問海先生。
張問海
2014 年開始進入汽車配件行業,負責車載傳感器的研發及研發管理工作,曾獨自逆向研發出國際一線品牌傳感器,打破其產品在國內的壟斷。從事研發管理工作后帶領團隊從 0 到 1 建立一條全新產品線。2020 年加入承泰科技,負責毫米波雷達產品規劃及管理。
國內毫米波雷達產業發展迅速,可否談談未來三到五年的發展趨勢?
張問海:
從產業鏈上游來看,隨著國家對芯片產業的重視,在未來三到五年,芯片廠商會越來越多。我國毫米波雷達芯片廠商,在未來三到五年的發展也會更成熟,包括在技術、價格、服務上都會做得更好;他們未來三到五年推出的產品,會比國際一線品牌性價比更高。
對于國際一線芯片廠商來說,無論是從技術服務的支持力度、價格的競爭優勢,還是供應鏈穩定等方面,后期也會做得越來越好;畢竟中國是一個比較大的市場,大家都不想失去。
隨著國家對汽車安全和自動駕駛技術的重視,相應法規會越來越完善,也就推動越來越多的商用車或者乘用車使用毫米波雷達,毫米波雷達以后會成為新車上市的標配。
國內毫米波雷達相關廠商越來越多,您覺得作為初創型公司,在生產經營、自動化能力、品控、成本等方面,需要具備哪些優勢才能突出重圍?
張問海:
首先,汽車行業不同于民用消費品行業,整個行業對生產體系要求比較高;比如生產經驗。初創公司應該在初始階段就引入有汽車行業背景的生產管理團隊,確保公司在初期就可以在行業賽道上有競爭力,而不是在沒有汽車行業生產經驗的情況下,盲目的去生產車規級別的雷達產品。
其次,在自動化方面,以我們的經驗,可以走一條循序漸進的路線。從人工生產到半自動化,再到全自動化,這樣一來可以避免前期資金投入太大,導致公司現金流不足。通過循序漸進的路線,使公司的產品日漸成熟,給公司一個成長和經驗積累的過程。毫米波雷達生產對國內企業來講,還是一個新事物。如果在自動化能力上,對毫米波雷達了解不夠,前期又投入很大,很容易陷入由于前期損耗過大,導致后續發展不足的情況。
再次,在品控方面,不管公司是創業型的,還是已經有一定規模的,都必須要嚴格遵守IATF16949的要求,遵守汽車行業開發流程,這是對自己的產品負責,也是對廣大消費者生命安全負責。
最后,在成本方面,目前國內的毫米波雷達產業已初步成型,價格上比國外的更有優勢。再考慮到當前國際上芯片的供應不足,或者一些政策的因素,在方案上選擇國產化,無論在成本還是發展可持續性上,都會更有優勢。
剛才您提到了毫米波雷達的生產自動化,可否大概介紹一下承泰科技目前自動化的程度?
張問海:
目前承泰已建成第三條毫米波雷達生產線,2020年12月份開始投產,已經實現了全自動化,組裝一臺雷達僅需要35秒,整條生產線只需要3到4名工作人員。承泰的自動化程度已不亞于國際一線的毫米波雷達生產廠商。
承泰的三條毫米波雷達產線,是否都屬于全自動化的產線?
張問海:
全自動化這條產線目前已經建立起來,深圳的產線定位仍是半自動化。但是其中一些關鍵的工序和關鍵的組裝過程,已經實現了很大程度自動化生產。
是否可以介紹一下現在三條線產能的情況?
張問海:
全自動化產線的產能大概是每個月能生產30K;半自動產線每個月15-20K;還有一條產線,籌劃在江浙一帶建設。
承泰現在的產品主要集中在商用車市場,能否具體介紹一下是哪些類型的商用車?
張問海:
目前主要是重型卡車,具體用來做物流,還是別的應用場景,主要是看整車廠對車的應用定位。
承泰是跟其他商用車ADAS集成商,聯合去推解決方案么?
張問海:
是的。目前前向雷達還是要結合視覺傳感器來做融合方案,比如1R1V的使用。我們也接到客戶的需求,要求做到L3級別的。
達到L3級別,承泰解決方案是什么樣的配置?
張問海:
按目前商用車市場需求來看,L3肯定至少是3R1V的,一個前向雷達,再加上兩個前向的角雷達。
您能否透露一下,在不同的自動駕駛等級上,商用車的毫米波雷達配置數量?
張問海:
分兩個點來談,第一個,如果是L3以下輔助駕駛,對于高配的商用車,前向一般是1R1V,再加上兩個后方的BSD雷達(用來做報警),這是一個標配。對于乘用車現在的趨勢是5R1V。
在L3以上,自動駕駛對毫米波雷達的需求如何?
張問海:
L3以上,對于低配版,前向雷達至少要三個,1個前向雷達,加兩個角雷達,后方左右各放一個BSD雷達。對于高配版,因為還要考慮汽車的側面,在側面也會再配兩個Radar,所以總共加起來會有7個。
您覺得毫米波雷達是否會成為未來商用車的標配?
張問海:
答案是肯定的,依據就是我們國家已經發布了商用車的前向毫米波雷達強制安裝標準,至少對于商用車,已經成為標配了;對于角雷達而言,我國在今年已經正式發布了一項“道路車輛盲區監測系統性能要求及實驗方法”的法規,今年6月份的時候會正式實施。它不是強制性的,但是對以后的新車會作為一個加分項,也會推進商用車對角雷達的使用。根據這個趨勢來看,不管是BSD雷達,還是前向雷達,都會成為未來汽車的標配。
承泰已經發布了兩款4D毫米波雷達,能否請您介紹一下在4D雷達的幾個技術發展方向中,它們都有什么優勢,您更看好哪一個技術方向?
張問海:
目前主流的有三個發展方向,第一個是軟件加獨特的天線方案,第二個是多發多收天線集成芯片,第三個是超級天線陣,超材料范疇的。
首先對軟件加獨特天線方案,目前也是市場的主流方案,技術相對比較成熟,也有一定的市場認可度,這是它的一個優勢。像我所了解的法雷奧24GHz的雷達,采用它自己獨特的天線方案,用的相控陣的方法,再加上它自己的軟件算法。承泰也是采用軟件加獨特天線方案的主流設計方案。
第二對于多發多收天線集成芯片,這個方向來看是可以大大降低雷達廠商對天線方案的設計難度,同時也會讓成本更加低廉,又可以保證性能。未來這個技術方向我們是比較看好的,因為在天線這一塊,是一個比較關鍵的Knowhow所在。但是(這個技術方向)把多發多收天線集成到芯片里去,相當于把難度轉移到了芯片設計廠商。芯片設計廠商的技術實力,以及對這一塊的技術投入,會遠遠大于一般的雷達廠商,所以它也是能給市場帶來實際好處的一個方案。
第三關于超材料方向。我們現在理解的就是,超材料所涉及到的技術難度和制造水平,成本其實是不具有太大的優勢。它存在的意義,更多是為前沿科學提供一種思路和方法,不太容易真正大規模推向市場的,所以我個人不太看好超材料方向的發展。
關于多發多收芯片,主要是采用多芯片級聯的方式嗎?
張問海:
多芯片級聯,只能算是多發多收天線的一種。多發多收的級聯方案就是你把多個芯片集成在一起,因為市場沒有成熟的(多發多收)芯片集成方案推出來,多芯片級聯方案這相當于是一個過渡階段的產品。
4D成像雷達,會不會成為以后自動駕駛主流的傳感器?
張問海: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4D雷達作為一個車載傳感器,它相較于視覺傳感器、激光雷達還有超聲波雷達,綜合性能更強。超聲波有天然的缺陷在,比如它的探測距離不足;視覺傳感器應對復雜天氣(比如霧霾)時能力受限。激光雷達成本的下降會不會導致對4D毫米波雷達的打擊?我覺得是不會的,因為激光雷達不管成本降到哪個程度,在成本上都沒有辦法做到和毫米波雷達成本同一個級別。其次,激光雷達做得再好,也不能像4D毫米波雷達一樣,能夠應對各種復雜天氣狀況。所以我認為4D雷達會成為自動駕駛的主要傳感器。
目前4D雷達的成本能做到什么程度?
張問海:
以目前市場上已經推出的4G雷達,比如大陸的ARS540,它的方案基于Xilinx的FPGA,因此成本很難下得來。目前像恩智浦推出了新一代S32R294,宣布可以實現真正的4D雷達應用。從我所了解的情況來看,它可能會比之前芯片方案的價格下降30%。如果該信息是準確的話,我覺得考慮中國的天線因素,還有4D雷達的一些信號處理,其4D雷達可能跟現在的3D雷達價格上不會有太懸殊的差異。
承泰客戶目前集中在商用車,能否透露一下除了東風外,其他的客戶還有哪些?在乘用車市場的進展如何?
張問海:
乘用車的應用還處在開發階段,因為簽了保密協議,不方便透露出來的。我們在商用車市場已經為三個客戶開發產品,而且已經完成了兩三輪的樣品送樣。順利的話,今年下半年就會進入正式的量產階段。乘用車目前也有兩個客戶,根據我們的項目計劃,大概在今年的5、6月份就會實現量產。
跟國際大廠相比,承泰在爭取客戶方面,怎樣體現出競爭優勢呢?
張問海:
跟國際大廠相比,首先我們在成本上有比較大的優勢。因為我們向市場推廣的一些產品,主要采用國產芯片方案,價格上就會比國際大廠有很大的優勢。
其次在技術服務方面我們也有優勢。因為很多國際一線大廠核心的研發都會放在國外,中國這邊更多的是項目管理,或者說售后服務的團隊。對于國內的主機廠而言,要想把毫米波雷達用好、理解透,通過國際一線大廠的話,就會很難。對比我之前的經驗,如果(使用雷達)出現了什么問題,國際大廠去到國內客戶那邊,了解問題后,又把這個問題返回到國外。國外做事的進度,跟中國企業不能比。這就導致很多國內車廠對國際大廠的技術服務反饋特別不好。
而承泰就有比較好的優勢,因為我們不管是前端的算法還是后端的信號處理,我們都是百分之百自己的技術和方案,所以我們對客戶能提供更好的技術服務和技術支持。
此外,國際大廠推出的產品和方案往往不完整,比如它往往只有BSD雷達和前向雷達的其中之一。但是現在國內客戶更多的要全套的方案,前向要,BSD也要,前角雷達也要,相當于定制化的一整套方案。國外一線公司在靈活度和理解國內市場需求上,會比我們國內的公司慢很多。
請問一下承泰現在有多少人?
張問海:
目前研發這一塊,已經有快60人了。眼下生產我們是找第三方來生產,委托別人管理,但是所有的設備,所有的產線,都是我們自己的。
在融資方面,承泰有哪些進展,其主要用途在哪?
張問海:
目前我們正在進行B輪的融資,融資主要用于團隊的擴建,日常的一些運營,還有市場的拓展,以及供應鏈的儲備。
承泰在商用車毫米波雷達市場上,處于國內廠商的第一位嗎?
張問海:
對,是的。
這是個很不錯的成績,方便透露一下去年的出貨量嗎?
張問海:
大概有十多萬臺。
比如人才方面,未來有什么樣的發展規劃?
張問海:
在人才方面,我們打算今年組建一個技術預研團隊。因為我們的核心創始人都是華為出來的,這個預研團隊有一點像華為的中央研究院。團隊存在的意義是去攻克一些雷達的技術難點,對前沿技術,比如像4D雷達,做一些技術預研的工作。
上一篇:Allegro推出無芯霍爾效應電流傳感器,可降低系統BOM
下一篇:最后一頁
推薦閱讀
史海拾趣
在電子行業,尤其是工業自動化與控制領域,Foxboro I C T Inc(現為施耐德電氣旗下的一部分,通常簡稱為Foxboro)的發展充滿了創新與挑戰。以下是五個與Foxboro在電子行業里發展起來相關的故事,每個故事均基于事實進行描述:
1. Foxboro的起源與早期創新
Foxboro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08年,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怂共?,E.H.和B.B.兄弟聯手開設了商店,并逐漸發展成為一家專注于工業控制自動化的公司。1920年代,Foxboro推出了其第一款Model 10 Stabilog比例加復位控制器,這標志著公司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的初步探索。此后,Foxboro持續在控制技術上取得突破,如1950年代發布的全尺寸圖形面板儀表和首款磁流量計,這些創新為公司在工業控制領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參考來源:Foxboro官網及相關歷史資料)
2. 分布式控制系統的先驅
進入1970年代,Foxboro推出了SPEC 200系統,這是全球第一款真正的分布式控制系統(DCS)。該系統通過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理念,極大地提高了工業生產的效率和可靠性。SPEC 200系統的成功推出,不僅鞏固了Foxboro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的領先地位,也推動了整個行業向更加智能化、自動化方向發展。(參考來源:知乎專欄及相關行業報告)
3. 進入中國市場,引領自動化發展
1983年,在中美貿易合作的大背景下,Foxboro與中國上海儀電控股(集團)公司共同投資成立了上海??怂共_有限公司(即Foxboro中國)。作為最早的中美合資企業之一,Foxboro中國迅速將最新技術和產品引入中國,推動了中國過程自動化行業的蓬勃發展。在成立初期,Foxboro中國就完成了最新技術和產品向中國本土的轉移,所生產的成套系統裝置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電力等多個行業。(參考來源:國際能源網及相關報道)
4. ISO 9001國際質量認證的歷史性突破
1991年12月,Foxboro中國成為中國首個獲得ISO 9001國際質量合格證書的企業。這一歷史性突破不僅標志著Foxboro中國在質量管理上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也為中國儀表行業乃至整個工業領域樹立了標桿。此后,Foxboro中國積極分享其質量管理經驗,幫助眾多中國企業取得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推動了整個行業的質量提升。(參考來源:知乎專欄及相關歷史資料)
5. 數字化時代的轉型與升級
2014年,Foxboro被施耐德電氣收購后,融入了施耐德電氣的一體化能源管理與過程自動化解決方案。在此背景下,Foxboro推出了新一代EcoStruxure Foxboro DCS過程自動化系統。該系統融合了Foxboro I/A Series控制系統的可靠性和施耐德電氣的數字化能力,為企業客戶提供了一站式的平臺服務。EcoStruxure Foxboro DCS的推出,標志著Foxboro在數字化時代邁出了重要一步,也為公司在全球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參考來源:施耐德電氣官網及相關產品介紹)
在被ON Semiconductor收購后,Aptina作為ON Semiconductor的一部分,繼續保持其技術優勢和市場競爭力。ON Semiconductor對Aptina進行了整合與發展,將其納入公司的整體戰略中。通過資源共享、技術互補和市場協同,Aptina在ON Semiconductor的支持下實現了更快速的發展,并繼續為全球客戶提供高質量的圖像傳感器產品。
綜上所述,Aptina (ON Semiconductor)公司的發展歷程充滿了挑戰與機遇。從初創時期的艱難起步到技術突破與專利積累,再到與索尼的專利交叉許可和被ON Semiconductor收購,每一個階段都見證了公司的成長與蛻變。如今,作為ON Semiconductor的重要一員,Aptina將繼續在圖像傳感器領域深耕細作,為全球消費者帶來更多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為了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可靠性,CalRamic Technologies在公司成立不久后,就開始著手建立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他們引入了國際先進的質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對每一個生產環節進行嚴格把控。這一舉措大大提高了產品的合格率和客戶滿意度,為公司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鞏固了國內市場地位后,CalRamic Technologies開始將目光投向國際市場。公司積極參加各類國際電子元器件展覽會,與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通過與國際大廠的深入交流,公司不僅拓寬了銷售渠道,還引進了國際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進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競爭力。
某EPC公司始終將品質放在首位,建立了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和嚴格的質量控制標準。公司注重從源頭上控制產品質量,通過嚴格篩選原材料、加強生產過程監控和檢測等措施,確保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同時,公司積極響應客戶需求和反饋,不斷改進產品和服務質量,贏得了客戶的廣泛贊譽和信賴。憑借卓越的品質和口碑效應,公司逐漸在電子行業中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Eska公司注重技術傳承與創新發展。作為奧地利唯一一家仍在為手套制造業培訓學徒和技術工人的企業,Eska堅持手套傳統工藝和技術的秉承。同時,公司也積極引入新技術和新材料,不斷提升產品的性能和質量。這種技術傳承與創新相結合的發展模式,使得Eska在保持傳統優勢的同時,也能不斷適應市場的變化和發展。
問題細節如下(寫得較多,麻煩您了): 我們使用的是ep3c40系列的FPGA芯片。項目中FPGA的基本任務是實現網絡數據收發和處理。3個月前,第一塊板子焊接好之后,一直到兩周前,板子的硬件工作都比較正常,可是兩周前,芯片莫名的燒壞 ...… 查看全部問答∨ |
|
void DS1302InputByte(unsigned char d) //實時時鐘寫入一字節(內部函數) { unsigned char i; ACC = d; for(i=8; i>0; i--) { ...… 查看全部問答∨ |
DHCP、BOOTP和TFTP在以太網bootloader升級中的分析 到目前為止,開發板要得到IP地址可以通過兩種協議,BOOTP和DHCP,都是基于客戶端到服務端的模式,都是用UDP傳輸。 先分析一下DHCP協議,開發板使用LwIP協議棧,默認首先采用DHCP協議獲取自己的IP地址。 DHCP client:Lm3 ...… 查看全部問答∨ |
輸入14V直流電壓,輸出是多少呢? 如何轉換的,求詳細過程 重新修改了下,求高手解答~ [ 本帖最后由 leif_qian 于 2010-11-9 19:36 編輯 ]… 查看全部問答∨ |
在學校參加本科生實踐活動,想在ARM板上寫一個簡單的AD驅動,結果在QT圖像界面顯示,對于整個流程不是很熟悉,求前輩以前做過的項目代碼,熟悉一下~ 感謝對新人的栽培~~~… 查看全部問答∨ |
$(\'swf_Ibx\').innerHTML=AC_FL_RunContent(\'width\', \'550\', \'height\', \'400\', \'allowNetworking\', \'internal\', \'allowScriptAccess\', \'never\', \'src\', encodeURI(\'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MzOTAzMzI4/v.sw ...… 查看全部問答∨ |
最近在做紅外管觸摸屏的時候碰到了一個這樣的問題,同樣的電路,用別人寫好的程序,讀取出來的每一個通道的值都比較穩定; 但是,我自己的程序,讀取到的值,總是會出現間歇性的抖動,懷疑是電源電壓不穩定,就想到用內部1.2V參照電壓來修正讀取的 ...… 查看全部問答∨ |
- 國產MEMS慣性導航產品打破進口依賴,開拓導控實現“高精度·全替代”
- 思特威推出3MP高性能車規級CMOS圖像傳感器新品SC360AT
- Allegro 擴展其電機控制和熱管理解決方案,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動汽車和自動化市場
- Allegro MicroSystems 攜新型 XtremeSense? TMR 電流傳感器 亮相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從樓層定位到水下探測:兆易創新MEMS氣壓傳感器的無限可能
- Melexis推出32×24紅外陣列傳感器芯片MLX90642,樹立熱成像感應技術的新標桿
- Diodes 公司推出先進的銻化銦霍爾器件傳感器,適用于旋轉和電流檢測產品應用
- 如何在明場顯微鏡中通過特勵達的INFINITY色彩預設實現色彩精度
- Vishay推出符合AEC-Q100標準的性能領先的超小型RGBIR顏色傳感器